-
公开(公告)号:CN1197468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86806.5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吸附PFOA的多层次改性蛭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依次使用氯化钠、三氟乙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蛭石进行改性,得到多层次改性蛭石材料,该材料可高效吸附去除PFOA。
-
公开(公告)号:CN11231689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1135272.4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降解场地异味物质的膨润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采用有机改性剂与壳聚糖对膨润土进行插层改性,在获得改性膨润土后,利用原位反应工艺,以氯化钙和过氧化氢为制备原材料,碱性条件下通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促进作用,在膨润土层状结构间原位生成纳米~微米级过氧化钙颗粒,最终制得一种改性膨润土负载过氧化钙复合材料。本膨润土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层间距与比表面积,在保证异味物质高效吸附的同时,负载的微纳米级过氧化钙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释放过氧化氢,实现异味物质的氧化降解、保证吸附点位的持续供给,可用于农药行业场地非扰动界面土壤异味物质的吸附降解及其大气散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88176.1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1G45/12 , B01J23/889 , B01J23/34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锰基立方尖晶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氯化锰和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获得无定形二氧化锰纳米粒子前驱体,而后以金属盐作为过渡金属供给源,在过量硼氢化钠溶液的还原条件下,经反应合成具有立方结构的锰基尖晶石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锰基立方尖晶石材料具有较低的电子传递阻力,过渡金属与锰氧化还原对再生循环的提升存在协同增益,因此本发明制备的锰基立方尖晶石材料可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18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1422522.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炭基固定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剂,包括生物炭基材料,以及生物炭基材料上吸附的菌株。所述生物炭固化菌剂用于降解多环芳烃。本发明通过优化固化培养基、固化时间制备出附着微生物量最大、去除效果最佳的生物炭固化菌剂,此2种菌剂16h对菲的去除率可分别达93.08%、66.36%;相较于游离菌在室温下7d后已基本失去活性,生物炭固化菌剂仍具备较好的去除效果,对菲的去除率仍分别可达71.78%、40.72%,明显可见生物炭可保持菌体活性、延长微生物的存活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2513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8296.5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02 , C02F3/34 , C02F101/32 , C12R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系物降解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所述筛选方法包括取污染土壤样品于密闭血清瓶中,经驯化、分离和纯化后获得,首次对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高效降解苯进行了系统性研究;AL‑5菌能在10h内完全降解100mg/L的苯,无毒性中间产物代谢积累,无二次污染物的产生;该菌为非致病菌,降解效果稳定,近50次转接和冷冻保藏后均能高效稳定降解苯;该操作成本较低,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小,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70929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1042017.9
申请日:2016-11-21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溴联苯醚污染的藓袋监测法,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多溴联苯醚污染的藓袋监测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大灰藓作为实验用的苔藓材料;(2)、用自来水清洗2‑4次;(3)、将调配好的1%稀硝酸溶液浸泡大灰藓20‑30小时;(4)、用蒸馏水对大灰藓清洗3‑4次,并用蒸馏水培养大灰藓1‑3天;(5)、用蒸馏水对培养后的大灰藓清洗1‑2次;(6)、通风环境下自然风干、均拌;(7)、选取5个监测点;(8)、将藓袋悬挂2个月后取回,置于‑20℃冰箱避光保存;(9)、对大灰藓中的丙二醛、脯氨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四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本发明具有简单方便,更加绿色环保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8929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14392.7
申请日:2014-01-1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N11/14 , C12N11/10 , C12N11/08 , B09C1/10 , C02F3/34 , C02F103/06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场地修复的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用于场地修复的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聚乙烯醇30-65%,海藻酸钠1-4%,活性炭粉末2-10%,还原铁粉1-10%氯代烃降解浓缩污泥15-6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具有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对微生物无毒、价格低廉,使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能够延长小球的使用寿命,使小球具有更好的工程化潜,对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具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51721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10242579.9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吕树光 , 臧学轲 , 林匡飞 , 顾小钢 , 邱兆富 , 隋倩 , 李琳 , 吴小亮 , 李文贞 , 陈姣 , 逯志昌 , 黄爽 , 何龙 , 陈诺 , 兰涛 , 杨帆 , 范吉 , 沈龙海
IPC: C02F1/72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氧化去除水中氯代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过碳酸钠(Na2CO3·1.5H2O2,SPC)的氧化作用,去除地下水中存在的几种氯代烃污染物,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处理过程中,保证过碳酸钠存在的条件下,对氯代烃进行处理;同时添加Fe2+来对氧化剂进行活化,加速化学氧化过程。本方法的优越性在于: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过碳酸钠作为一种绿色的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氯代烃的去除效率高,三氯乙烯的去除率达到99.9%;该方法脱氯速度快,三氯乙烯基本在5分钟内完全去除,没有中间产物的累积,无二次污染且造价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620952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90038.3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地下水样品的采样器及利用采样器的无扰动采集样品与样品测定方法,采集及测定方法包括洗井、采样前准备、采样、保存与运输、前处理及测定,在采样前先进行洗井,避免因降水进入地下水造成调查数据失真,使用自制采样器手动采集水样,用配有PTFE垫瓶盖的40mL的VOC样品瓶保存水样,立即放于冰箱中储存,回实验室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样品分析,准确了解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情况。本发明公开的整套方法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严格按照本发明公开的整套方法操作可以获得真实性较高的数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为氯代烃污染场地的场地调查提供第一手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372383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026568.7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2F9/08 , C02F101/36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代烃污染水体一体化修复系统,包含氯代烃污染水体吹脱、颗粒活性炭吸附和吸附饱和颗粒活性炭氧化再生三部分;该一体化修复系统按照氯代烃污染水体吹脱、颗粒活性炭吸附和吸附饱和颗粒活性炭氧化再生的顺序安装并由管道连接。本发明优点:体系设计完善,可操作性强,处理氯代烃污染地下水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同时该修复系统也可用于去除污染水体中的其它易挥发有机污染物,为污染水体修复提供了一种理想、经济高效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体化修复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