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8187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0945073.1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全桥子模块的混合型MMC启动方法,属于柔性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不控充电阶段和控制充电阶段:不控充电阶段所有子模块闭锁,利用交流电网对子模块内电容进行充电。不控充电阶段结束后,进入控制充电阶段,换流器解锁,投入闭环控制环对子模块开关管进行控制,子模块电容进一步充电直至额定电压,当所有子模块电容电压都达到额定电压且直流侧电压达到额定直流母线电压,启动过程结束。本发明方法利用全桥子模块的负电平输出能力,在控制充电阶段控制换流器提压运行,提高交流侧输出电压,减小了交流电网在充电过程中的冲击电流,使限流电阻在低电流下切除,避免危害功率器件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14998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48515.2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MMC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包括:获取电气参数,根据电气参数以及设置的电容电压最大波动率ε,得到优化前子模块所需的电容容值;以优化前后不提高开关器件电流等级为前提,得到优化前后对桥臂电流的约束条件;基于约束条件和电气参数,以桥臂调制电压峰值和子模块的电容电压波动峰值均最小为目标,使用遗传算法得到帕累托解集;以桥臂调制电压峰值最小或子模块的电容电压波动峰值最小为优先目标,从帕累托解集中确定共模电压注入量和环流注入量,得到多目标优化后的桥臂调制电压;实现MMC的多目标优化。本申请利用遗传算法获得最优共模电压注入和环流注入量,从而使MMC得到合理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877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45073.1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全桥子模块的混合型MMC启动方法,属于柔性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不控充电阶段和控制充电阶段:不控充电阶段所有子模块闭锁,利用交流电网对子模块内电容进行充电。不控充电阶段结束后,进入控制充电阶段,换流器解锁,投入闭环控制环对子模块开关管进行控制,子模块电容进一步充电直至额定电压,当所有子模块电容电压都达到额定电压且直流侧电压达到额定直流母线电压,启动过程结束。本发明方法利用全桥子模块的负电平输出能力,在控制充电阶段控制换流器提压运行,提高交流侧输出电压,减小了交流电网在充电过程中的冲击电流,使限流电阻在低电流下切除,避免危害功率器件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17491.6
申请日:2022-10-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盾构隧道工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土质参数量化的地面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隧道结构数据、盾构运行数据和土质数据;采用多层土壤系统转化方法对土质数据进行转化,对转化后的土质数据和隧道结构数据、盾构运行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数据集;根据数据集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选取超参数最优的机器学习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将该预测模型用于预测盾构施工引起的最大地面沉降。本发明将隧道结构参数、盾构机运行参数和土质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特别对于土质数据,采用多层土壤系统转化方法处理横截面,能够提高对于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变形的预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34712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62139.8
申请日:2018-10-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Inventor: 文劲宇 , 周博 , 李铁 , 陈晓东 , 何晓洋 , 李琼慧 , 王彩霞 , 艾小猛 , 姚伟 , 姜枫 , 崔岱 , 潘鹏飞 , 黄佳伟 , 张彤 , 李昂 , 李蔚 , 肖黎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区域供电线路故障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收集所研究电力系统各元件参数与常用储能的经济技术指标,其次确定区域电网线路故障及供电恢复流程,然后建立考虑发电单元响应时间与重要负荷供电需求指标的电力系统运行及储能配置模型,再以复合储能投资总费用、储能全寿命周期内区域供电线路故障后的期望运行惩罚以及运行成本的加权和最小为配置目标,最后求解模型得到储能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综合利用不同类型储能的特点,以最小的复合储能投资,应对输电线路故障后可能发生的潮流越限问题和供电需求问题,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所提出的方法对影响储能配置结果的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1405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26454.1
申请日:2021-11-27
Applicant: 湖北锐世数字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重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生成方法以及成像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成像目标的扫描数据;判断扫描数据中是否存在DOI信息,若存在DOI信息,则将DOI信息应用至图像重建;若不存在DOI信息,则利用系统响应矩阵进行图像重建。通过对DOI信息的利用,以构建面向不同需求场景的图像重建算法支撑,从而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重建图像,解决图像重建时内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47127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262139.8
申请日:2018-10-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Inventor: 文劲宇 , 周博 , 李铁 , 陈晓东 , 何晓洋 , 李琼慧 , 王彩霞 , 艾小猛 , 姚伟 , 姜枫 , 崔岱 , 潘鹏飞 , 黄佳伟 , 张彤 , 李昂 , 李蔚 , 肖黎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区域供电线路故障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收集所研究电力系统各元件参数与常用储能的经济技术指标,其次确定区域电网线路故障及供电恢复流程,然后建立考虑发电单元响应时间与重要负荷供电需求指标的电力系统运行及储能配置模型,再以复合储能投资总费用、储能全寿命周期内区域供电线路故障后的期望运行惩罚以及运行成本的加权和最小为配置目标,最后求解模型得到储能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综合利用不同类型储能的特点,以最小的复合储能投资,应对输电线路故障后可能发生的潮流越限问题和供电需求问题,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所提出的方法对影响储能配置结果的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0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6952.3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中的盾构施工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盾构施工参数多目标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采集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多个盾构参数和控制目标值的数据,构建预测模型;S2构建优化模型,求解该优化模型对应的控制参数的可行解形成帕累托解集,根据该帕累托解集可行解绘制掘进速度‑地表沉降解集二维图;S3对于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设定掘进速度和地表沉降的权重比值,构建斜率为所述权重比值的直线,该直线与二维图中帕累托前沿首次相切的切点作为最优解,即为当前实际情况下对应的最优掘进速度和地表沉降。通过本发明,解决盾构施工中最优操作参数的难以确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4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65338.3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E21D9/09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盾构施工安全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盾构推进压力控制方法与设备,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复合地层土性参数不确定性对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构建复合地层开挖面三维旋转体破坏结构模型;(2)构建开挖面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指标体系,计算得到可靠性指标下的土性参数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复合地层极限支护压力的取值;(3)构建盾构推进系统的负载计算模块并建立盾构液压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继而构建盾构推进系统的控制模型,控制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推进力控制;其中,该控制模型以盾构液压推进系统的比例溢流阀的输入电压为输入,以盾构推进系统的推进压力为输出。本发明能准确控制推进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75556.6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低温框架复合物前驱体基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以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铁源和碳源、磷酸二氢锂作为磷源和锂源,将两者进行充分球磨或研磨处理,得到混合均匀的物料粉末;再通过固相合成法或者水热合成法进行充分合成反应,制备得到高纯度的耐低温框架复合物前驱体基磷酸铁锂。本发明使用的原料种类仅为上述两种,富含目标产物的各种元素,两者在水热和固相烧结过程中能充分进行反应,获得高纯度且大比表面积的磷酸铁锂,可实现原料的最大化利用,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该磷酸铁锂具有良好的离子运输通道孔径,同时也拥有较好的电导率,显示出比商业磷酸铁锂材料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