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1580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1133334.2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舱内空气调节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船舶用分离式双壳程式空调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集液腔、集汽腔、冷媒水腔、热管管路和冷媒水管路,集汽腔和集液腔间通过热管管路连接,冷媒水腔通过冷媒水管路连接;蒸发器呈双壳程复合结构,内壳程中设置有热管管路,外壳程中设置有冷媒水管路;蒸发器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内壳程连通,出气口与外壳程连通,内壳程上设置有缺口,高温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内壳程后,与热管管路进行热交换,然后从缺口处进入外壳程中与冷媒水管路进行二次热交换,最后冷却后的空气从出气口流出。通过本发明,解决了船舶空调系统换热效率低以及能耗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7363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504692.7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9/18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加工残余应力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通过参数反演计算调控残余应力加工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从残余应力分布曲线中获取表示该残余应力分布特点的特征指标;(b)分别预设调控残余应力加工参数的初始值,并计算特征指标的初始值,绘制特征指标随加工参数变化的曲线并得到拟合曲线;(c)分别建立加工参数各自的特征指标增量和拟合曲线的关系式;(d)赋值并反演计算得到所需加工参数。通过本发明,实现定量调控加工残余应力,该算法操作简便,减少试验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件加工残余应力分布,提高零件抗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6437.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组织和器官3D打印的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3D生物打印得到的仿生瓣膜类器官及相应的3D打印墨水,其中,用于形成生物仿生瓣膜类器官的3D打印墨水,是通过将可光固化生物材料分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生物墨水,然后加入光引发剂溶液,混合均匀,排出气泡,接着,加入细胞球得到的;细胞球是在细胞培养基参与下,利用琼脂糖模具培养瓣膜间质细胞,从而得到的直径为微米量级的瓣膜间质细胞细胞球;琼脂糖模具具有微米量级的孔洞。本发明通过对瓣膜间质细胞的负载方式进行改进,以细胞球为最小打印单位,避免细胞3D打印期间的损伤,加强细胞间相互作用,刺激其分泌细胞外基质,完成细胞外基质重塑。
-
公开(公告)号:CN1171592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74870.8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F2/24 , A61L27/40 , A61L27/18 , A61L27/58 , A61L27/52 , A61L27/54 , B29C64/118 , B29C64/135 , B29C64/171 , B29C64/20 , B33Y1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仿生瓣膜的静电直写可降解高分子纤维复合生物活性水凝胶支架,其中的仿生瓣膜的可降解高分子纤维支架依次包括纤维丝横向排列层、纤维丝X交叉形排列层和纤维丝纵向排列层,纤维丝分别为横向平行排布、按第一倾角平行排布、按第二倾角平行排布、纵向平行排布。本发明通过对支架的组成结构进行改进,利用依次为横向排列、X交叉形排列和纵向排列可降解高分子纤维丝设计的三层纤维结构,仿生瓣膜三层结构(即,纤维层周向结构、松质层随机结构和心室层径向结构),得到的支架强度高达7MPa,具备与人体瓣膜相似的力学拉伸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27363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04692.7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加工残余应力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通过参数反演计算调控残余应力加工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从残余应力分布曲线中获取表示该残余应力分布特点的特征指标;(b)分别预设调控残余应力加工参数的初始值,并计算特征指标的初始值,绘制特征指标随加工参数变化的曲线并得到拟合曲线;(c)分别建立加工参数各自的特征指标增量和拟合曲线的关系式;(d)赋值并反演计算得到所需加工参数。通过本发明,实现定量调控加工残余应力,该算法操作简便,减少试验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件加工残余应力分布,提高零件抗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6186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12619.6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L27/22 , A61L27/20 , A61L27/24 , A61L27/18 , A61L27/38 , A61L27/40 , A61L27/52 , A61L27/54 , A61L27/58 , B33Y10/00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组织和器官3D打印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仿生瓣膜的多喷头3D生物打印支架及其应用,其中支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彼此间牢固连接的弹性蛋白层、多糖层和胶原纤维层;任意一层均是由至少两种材料交替3D打印构建得到的;这至少两种材料中的一者为用于提供力学支撑的光固化水凝胶材料,其他另一者为混合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光固化水凝胶材料;并且,弹性蛋白层、多糖层和胶原纤维层中对应使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互不相同。本发明通过对3D生物打印支架的结构、组成进行改进,仿生瓣膜三层结构和成分,设计弹性蛋白层、多糖层和胶原纤维层三层结构的支架,为细胞提供特定的感知微环境,刺激其分泌相应的细胞外基质,完成细胞外基质重塑。
-
公开(公告)号:CN1110770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96225.2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IPC: G01N3/08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和材料工程的微型试验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轻型单向加载试验装置及其应用,其包括机体、试样固定组件、力传感器和加载组件,机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的顶板、上连接杆、缸体、下连接杆和底座,缸体下端依次固定有缸底盖和外筒;试样固定组件包括试样管套、杯头螺丝和传力导杆,试样管套固定在顶板上,其允许X射线穿过;杯头螺丝安装在试样管套上端,传力导杆位于试样管套内部,共同在试样管套内形成封闭空间;力传感器上端与传力导杆相连,下端与加载组件相连;加载组件用于带动传力导杆运动。本发明解决了在CT扫描下的微型材料学试验中无法直观观测颗粒材料力学行为的问题,为解释颗粒材料微观力学行为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27966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56607.X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超市系统,该超市系统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包括工作区,工作区包括暂存入库区、线下零售货物分拣装置和线上商品出货系统;下层包括入库服务区、出库服务区、仓储区和零售出货区;暂存入库区包括货物托盘、第一货物信息注册装置、第一入库服务台和入库输送装置,货物托盘上贴有RFID标签,第一货物信息注册装置用于将货物信息与所述货物托盘建立对应关系进行注册,第一入库服务台包括第一计算机和第一RFID检测装置。本系统高度自动化,能够极大的减少员工的数量,能够减少大量的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86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75209.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细胞力学微环境的可控多通道三维动态培养系统,包括驱动平台、柔性驱动器和细胞培养盒,其中,柔性驱动器具有平面状的基底和设置有周期性突起结构的外壁,具有作为气室的中空结构,一端通过气孔通道与气路模块相连接,另一端保持密封;平面状的基底的外表面上还开设有凹槽,用于容纳待培养的细胞;柔性驱动器气室能够充压或泄压,从而按预设频率加强弯曲程度或减轻弯曲程度,产生力学微环境。本发明所构建的三维动态培养系统,能够模拟细胞力学微环境,实现对细胞的动态培养,促进细胞增殖和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并且,该系统可方便的设计为多通道培养,具有非常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1580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33334.2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舱内空气调节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船舶用分离式双壳程式空调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集液腔、集汽腔、冷媒水腔、热管管路和冷媒水管路,集汽腔和集液腔间通过热管管路连接,冷媒水腔通过冷媒水管路连接;蒸发器呈双壳程复合结构,内壳程中设置有热管管路,外壳程中设置有冷媒水管路;蒸发器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内壳程连通,出气口与外壳程连通,内壳程上设置有缺口,高温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内壳程后,与热管管路进行热交换,然后从缺口处进入外壳程中与冷媒水管路进行二次热交换,最后冷却后的空气从出气口流出。通过本发明,解决了船舶空调系统换热效率低以及能耗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