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55128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0457810.8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1D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渐进成形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多线圈耦合的无模电磁渐进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a)提供无模电磁渐进成形装置,其包括多个成形线圈、上和下内置线圈;(b)构建无模电磁渐进装置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待成形板材的电磁渐进过程,以此获得模拟成形零件和有限元模型中成形线圈、上和下内置线圈中的模拟参数;(c)将待成形板材放置在上和下内置线圈之间,按步骤(b)中获得的模拟参数设定相应的参数实现待成形板材的压紧和电磁渐进成形,由此获得预成形零件;(d)在多个成形线圈中选取上下两侧的成形线圈,使得成形线圈沿预成形零件的成形曲面移动进行整形。通过本发明,轻量化成形装置,获得的零件表面质量好、成形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030172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710331863.0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1D2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背景磁场下管材的电磁无模成形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包括亥姆霍兹线圈系统,支撑杆,上、下支撑板,驱动杆,脉冲放电电路和成形线圈。本发明将背景磁场和脉冲磁场相结合实现了管材(如铝合金管)的电磁均匀胀形。借助高速变形的管材在背景磁场中,因电磁阻尼而形成的不均匀阻力场,阻碍其相应塑性变形区的不均匀流动,使管材不出现局部减薄或胀裂,从而获得塑性流动均匀的合格胀管件。本发明所采用的亥姆霍兹线圈系统可以准确控制背景磁场的输入能量,使管材的最终成形形状得到精准控制,从而避免了传统电磁自由胀形工艺中胀形件尺寸波动大、工艺可重复性差等不足,有利于实现该工艺的批量化、机械化和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807825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0234966.5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零件成形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电磁渐进柔性复合成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包含有放电组件、型面由多个离散的基本体组成的多点支撑模具及四个液压缸的电磁成形装置;调整基本体以形成顶层型面,液压缸通过移动以压紧板件;放电线圈沿着顶层型面逐次移动,放电组件随着放电线圈的移动逐次放电,板件逐渐朝远离放电线圈的方向运动,直至板件与顶层型面相贴合;重新调整基本体的高度以形成新的顶层型面后,并重新夹紧板件;放电线圈重新移动,放电组件也逐次放电,直至板件与新的顶层型面相贴合;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板件的形状为目标形状。上述方法避免了起皱,减小了变薄量与回弹,实现了板件的均匀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855512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57810.8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1D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渐进成形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多线圈耦合的无模电磁渐进成形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a)提供无模电磁渐进成形装置,其包括多个成形线圈和上下内置线圈;(b)构建无模电磁渐进装置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待成形板材的电磁渐进过程,以此获得模拟成形零件和有限元模型中成形线圈和内置线圈中的模拟参数;(c)将待成形板材放置在内置线圈之间,按步骤(b)中获得的模拟参数设定相应的参数实现待成形板材的压紧和电磁渐进成形,由此获得预成形零件;(d)在多个成形线圈中选取上下两侧的成形线圈,使得成形线圈沿预成形零件的成形曲面移动进行整形。通过本发明,轻量化成形装置,获得的零件表面质量好、成形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41391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498012.5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塑性加工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管材电磁胀形成形装置,包括脉冲放电电路、模具组件及非等匝间距螺旋管线圈,所述非等匝间距螺旋管线圈与所述脉冲放电电路相连,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成形模具,所述成形模具设有成形内孔,所述成形内孔具有大端和小端;所述非等匝间距螺旋管线圈置于所述成形模具的成形内孔中,其包括成形线圈,所述成形线圈靠近所述成形内孔小端的一端为导线密绕部,该成形线圈的另一端为导线疏绕部,所述导线密绕部的匝间距小于所述导线疏绕部的匝间距。本发明通过电磁胀形,并在惯性牵引和模具约束的同时作用下,实现材料由下向上依次成形。因此,这种成形力场需求与非等匝间距螺旋线圈的电磁力场分布规律相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43781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117088.7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塑性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柔性电磁成形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台,其上设有卡槽;两个分别设于底座两端部的X轴方向的第一横梁;跨接于两第一横梁并与第一横梁滑动连接的Y轴方向的第二横梁;与第二横梁滑动连接并沿Z轴方向的主轴,主轴上设有梯形丝杠,所述梯形丝杠带动主轴上下运动;设于主轴端部的万向线圈连接结构,万向线圈连接结构上设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包括绕z轴旋转的旋转凸台和锁紧圈;旋转凸台与线圈通过万向轴连接,或者与平移横梁固定连接,平移横梁下表面连接至少一个线圈。本装置可以实现对大尺度、高性能构构件的成形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787848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10542534.5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1D2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板材成形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控制U形件回弹的磁脉冲弯曲装置及成形方法,该弯曲装置包括成形单元、压紧单元和调节单元,成形单元包括凸模和电磁成形组件,凸模用于控制待成形板料弯曲形状,电磁成形组件用于对板料进行磁脉冲弯曲成形;压紧单元用于将压紧力施加于U形件底部的中心区域;调节单元用于调节电磁成形组件相对于待成形板料的位置。所述成形方法采用所述磁脉冲弯曲装置进行两步磁脉冲弯曲成形,完成U形件的弯曲成形。本发明可有效控制U形件弯曲成形后的回弹现象,极大简化了模具结构和工艺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01406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05193.7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板料冲裁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集磁器的电磁冲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的模具单元包括上模板、凸模和下模板,凸模与上模板连接并置于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电磁单元与下模板连接,待冲裁板料置于凸模与电磁单元之间,电磁单元包括集磁器和线圈,集磁器将线圈产生的脉冲电流进行集聚,并在待冲裁板料表面形成电磁力从而完成冲裁过程获得成形板料;脉冲放电单元与电磁单元连接,用于向线圈放电形成脉冲电流。本发明采用“无间距”冲裁,避免了传统冲裁的凸凹模间距导致的毛刺问题,为材料轻量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可根据冲裁件的形状更换线圈的形状、集磁器靠近待冲裁板料侧的形状和凸模的形状,同时满足了结构轻量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6817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32435.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塑性成形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厚板件或厚弧形件的电磁脉冲翻孔成形装置,其中用于厚板件的成形装置包括线圈和位于线圈一侧的集磁器(103),集磁器(103)呈圆盘状,且具有表面积互不相同的两个圆盘表面;记表面积较大的为A面,表面积较小的为B面,A面更靠近线圈,B面用于靠近待成形的工件;利用面积差在集磁器(103)靠近B面的一端将产生更大的电流密度,使待成形的工件受到更大的电磁力,从而便于电磁脉冲翻孔成形。本发明通过对装置的整体结构设计等进行改进,在线圈与板料之间加集磁器,配合多层线圈,尤其通过存在表面积差异的集磁器A面、B面设计,使电磁力集中在集磁器B面所对应的成形区域,能够达到良好的成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964684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209354.0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零件成形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板材工件的复合多步局部塑性电磁成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凹模和压边块将待成形的工件进行装配及定位,同时将成形线圈与所述工件进行定位及紧固,将电磁成形机与所述成形线圈连接;(2)所述电磁成形机放电,所述工件受到的背离所述成形线圈的电磁力驱动其局部材料朝向所述凹模的型腔变形;(3)用与变形后的所述工件的形状相适应的成形线圈替换上一成形线圈,并重新设定所述电磁成形机的放电能量,以使所述工件再次进行成形;(4)重复步骤(3),直至所述工件贴附所述凹模。通过上述的方法控制了工件变形区域部分材料的非均匀变形,降低了工装装配精度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