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2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1267134.9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在电网侧,通过进行扰动试验,基于电网响应确定电网暂态稳定主导发电机,在发电机侧,通过在实际机组上进行扰动试验,计算基于主导发电机响应的暂态功角稳定量化指标,根据发电机暂态功角稳定量化指标,计算发电机稳定量化指标对参数灵敏度,并根据所述指标对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参数灵敏度对参数进行差异化优化,从发电机侧提升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本发明从网源协调的角度研究发电机暂态功角稳定性能优化方法,基于性能差异化思想提出提升暂态稳定性能优化技术,解决了如何针对不同电网的不同主导稳定问题进行差异化控制的现有技术难点,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6656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1256730.3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383 , F16K1/00 , F16K1/32 , F16K1/36 , F16K27/02 , F16K27/08 , G05D7/0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气体流量调节阀,包括流量阀、先导伺服阀以及位移传感器,流量阀包括阀体、阀座、阀套、阀芯、阀套端盖、下端盖、弹簧导向套和复位弹簧,阀体下端面固定有下端盖,位移传感器固定在下端盖上,阀体的轴向通孔内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弹簧、弹簧导向套、阀套端盖、阀套、阀芯以及阀座,阀芯外壁包套有阀套,阀芯外壁具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位于阀套的下孔内并将下孔的容腔分为控制腔a和控制腔b,阀体壁面上设置有第二、第三孔道,第二孔道连通控制腔a,第三孔道连通控制腔b,先导伺服阀包括三位四通电-气伺服阀、第一、第二电磁开关阀及连接阀块。本发明的高压气体流量调节阀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38226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10292.4
申请日:2016-09-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动开关阀,具体公开了一种外控先导式高压气动电磁开关阀,其主要包括主阀阀体、直流电磁铁和工作口连接件,该主阀阀体一侧设置有先导阀体,所述主阀阀体内有一空腔,该空腔分别与主阀阀体上的通孔、工作口和入气口连通,还单独设置有控制口与主阀阀体上的阀口连通,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主阀阀芯,所述主阀阀芯设有开放的控制腔与通孔连通;通过直流电磁铁的通断电推动先导阀阀芯,同时配合高压气体和弹性元件的作用,可推动主阀阀芯移动,从而实现气体通断的目的。本发明外控先导式高压气动电磁开关阀密封性能好,采用外控式结构可保证该电磁阀具有较小的开启压力,实现高压气体的快速通断,且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合大规模产业化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66189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10634020.X
申请日:2013-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水推进型深海滑翔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外部的滑翔翼和尾鳍、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池包、导航控制中心、质心调节装置、浮力调节装置、喷水推进装置、卫星通讯天线、抛载装置和观测仪器,壳体包括耐压壳体和非耐压壳体,耐压壳体分为前段和后段,前段和后段均为圆柱状和曲线状的结合结构,非耐压壳体设置于耐压壳体的前段和后段之间,且为圆柱状结构,滑翔翼固定安装在非耐压壳体外部的两侧,用于为喷水推进型深海滑翔机提供升力,尾鳍固定安装在耐压壳体后段的尾部,用于稳定航向,电池包用作质心调节的质量调节块,并与质心调节装置集成为一体。本发明具有低功耗、长航期、远航程、低噪声、高隐蔽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0200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18169.2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气压模拟的伺服控制系统,包括正压源,负压源,以及依次相连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伺服阀,所述伺服阀包括第一伺服阀与第二伺服阀,所述第一伺服阀以及第二伺服阀分别用于将所述正压源以及所述负压源向气压模拟腔连通,从而改变所述气压模拟腔的模拟气压P,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模拟气压P并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指令信号I控制伺服阀的开口量,从而改变所述模拟气压P升高或者降低的速率。通过本发明,利用多个控制阀代替实现单个控制阀充、抽气的关联调节,补偿被控容腔充抽气热力学过程的差异,避免了阀的错误动作对压力控制的影响,使被控容腔的压力变化更加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65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94645.2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稳定器,包括加法器、临界增益提升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测量模块、增益模块、第一隔直模块、相位补偿模块和第一输出限幅模块;临界增益提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增益模块的输出端,临界增益提升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输出限幅模块的输出端;临界增益提升模块用于提升3Hz~20Hz频段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相位特性并输出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加法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出限幅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与第二电压控制信号相加后输出电压控制信号。本发明在抑制低频振荡的同时又能抑制励磁模式振荡的电力系统稳定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器增益边界,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52752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62631.0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合肥华升泵阀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4D29/52 , F04D29/043 , F04D13/02 , B63H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水推进泵。本发明包括泵体以及布置于泵体泵腔处的泵轴组件,泵轴组件至少包括泵轴以及布置于泵轴上的动叶轮;泵轴呈两端轴承固接的简支梁结构,其尾端与喷水推进泵的动力源间构成传动配合,其首端沿其轴向顺延并与泵体上的轴承组件间构成轴承配合;喷水推进泵以动叶轮轮体为界划分为连通泵体进液口的进水区及用于出水的出水区,进水区及出水区间布置有用于降低轴承组件处水推力的回流通路,所述泵体进水区、泵体出水区、轴承组件的待润滑间隙以及回流通路依次连通并形成循环流道。本发明结构合理而实用,可有效保证了泵体的整个出水区内部件的高效能工作目的,其工作使用面广而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8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38348.1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V8/1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8/24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形不同材质目标的红外宽光谱分类方法及系统,属于红外光电成像与目标分类识别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一维离散光谱信号归一化到0‑1范围内;将归一化处理后的一维离散光谱信号采用EMD分解出本征模态信号;将本征模态信号通过三次样条插值,获取i×n大小的光谱信号插值矩阵;将光谱信号插值矩阵与全光谱权重矩阵点乘,获取光谱特征矩阵;将光谱特征矩阵输入至光谱分类模型中获取光谱类别。本发明可有效提取光谱中真实信息的同时抑制光谱中的噪声,在少样本情况下采用神经网络名可保证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47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39010.6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中长波红外光谱字典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属于红外物理学与光电探测交叉领域,方法包括:采用红外三原色传感器组的红外光谱响应曲线构建红外三原色色品图;对红外光谱响应曲线加权组合;并将红外三原色色品图多尺度离散化处理,对离散生成的色度坐标聚类成不同群组,将群组中各点色度坐标对应的红外光谱响应曲线进行加权组合,生成新的像方红外光谱添加至初始像方红外光谱字典中;将三个不同温度的物方普朗克曲线进行加权组合,构建物方普朗克光谱字典;采用最终的像方红外光谱字典和物方普朗克光谱字典构建短中长波红外光谱字典。本发明适用远距离动目标和动态现象的实时光谱获取,对于普适的计算成谱具有更好的推广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8009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595021.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乾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16H37/06 , F16H1/28 , F16H1/32 , F16H57/022 , F16H57/025 , F16H57/038 , H02K7/116 , B01F35/33 , B01F35/30 , B01F35/40 , B01F27/90 , B01F27/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混合传动系统,包括传动箱和齿轮传动机构,传动箱包括第一转轴和圆筒状的箱体,箱体可绕第一转轴转动,齿轮传动机构安装于箱体的内部并包括驱动齿轮和传动链,驱动齿轮与箱体内侧的内齿圈传动连接,传动链包括动力传动系、锥齿轮系和三个动力输出轴,锥齿轮系包括传动轴和三个锥齿轮组,传动轴可转动的安装于箱体内且横向设置,第一转轴通过动力传动系与传动轴驱动连接,每个锥齿轮组包括安装于传动轴的主动锥齿轮和固定套设于动力输出轴上端的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对应的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动力输出轴的下端伸出箱体;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分支路线长、轴固定困难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