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032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06620.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控制装置,包括:壳体、配置在壳体内部的强电控制模块、薄膜电容、放电板、母线组件、直流接触端子、以及配置在强电控制模块上方的且被电磁辐射挡板包裹的弱电控制模块;强电控制模块包括增程模块和驱动模块;增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母线组件与直流接触端子电气连接,增程模块的输入端用于通过第一交流接触端子连接发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通过母线组件与直流接触端子电气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用于通过第二交流接触端子连接驱动电机,直流接触端子用于连接蓄电池;薄膜电容并在所述直流接触端子和所述放电板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存在线束布置复杂,且易通过线束形成传导辐射的问题。

    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032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906620.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控制装置,包括:壳体、配置在壳体内部的强电控制模块、薄膜电容、放电板、母线组件、直流接触端子、以及配置在强电控制模块上方的且被电磁辐射挡板包裹的弱电控制模块;强电控制模块包括增程模块和驱动模块;增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母线组件与直流接触端子电气连接,增程模块的输入端用于通过第一交流接触端子连接发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通过母线组件与直流接触端子电气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用于通过第二交流接触端子连接驱动电机,直流接触端子用于连接蓄电池;薄膜电容并在所述直流接触端子和所述放电板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存在线束布置复杂,且易通过线束形成传导辐射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