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2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77413.3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B01J37/02 , B01J8/10 , B01J8/00 , B01J27/24 , C07D313/04 , C07C51/235 , C07C5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氮掺杂碳‑泡沫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联产ε‑己内酯和丙酸的方法。本发明的氮掺杂碳‑泡沫金属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泡沫金属基体、附着在泡沫金属基体表面的多孔氧化铝层和原位生长在泡沫金属基体表面的氮掺杂碳纳米管。本发明的联产ε‑己内酯和丙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氮掺杂碳‑泡沫金属复合材料安装在反应器的搅拌轴上,再将环己酮、丙醛和有机溶剂加入反应器,再充入氧气进行反应,即得含ε‑己内酯和丙酸的反应液。本发明的氮掺杂碳‑泡沫金属复合材料具有对环己酮和丙醛的氧化反应催化活性好、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与反应物易分离、不易磨损和流失等优点,且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26424.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己酮单加氧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ε‑己内酯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饱和突变技术构建了CHMO突变体的基因文库,筛选得到八株有益突变菌株并以60mM环己醇为底物进行全细胞催化摇瓶验证,各突变菌株ε‑己内酯产量与出发菌株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优CHMO突变体重组菌株CA‑7的ε‑己内酯产量可达42.6mM,是出发菌株产量的1.54倍。本发明促进了从环己醇经由环己酮到ε‑己内酯的过程,为ε‑己内酯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同时,本发明所述ε‑己内酯的生物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在ε‑己内酯生产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745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32321.4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采用100%的人胶原蛋白序列,无免疫原性和内毒素;水溶性较好,可塑性强,具有可加工性;存在三螺旋结构,能够促进成人成纤维细胞和HaCaT细胞增殖,具有应用于组织工程等领域的潜在价值;并且利用毕赤酵母进行分泌重组表达,产物结构单一,分离纯化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工业规模的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1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79849.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洋微生物脂肪酶嵌合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脂肪酶嵌合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编码脂肪酶嵌合体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NO.2所示。构建方法如下:(1)pcr扩增出GMGL的N端前160个氨基酸肽段;(2)无缝克隆方式将步骤(1)的氨基酸肽段替换到CoMGL对应肽段得到重组质粒;(3)将测序成功的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细胞内进行异源表达与纯化,得到脂肪酶嵌合体160。改造后的嵌合体160在最适条件的比酶活为741.8U/mg,是野生型CoMGL的4.9倍,是野生型GMGL的2.7倍;最适反应温度为70℃,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2995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710432097.7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甘露聚糖酶工程菌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β‑甘露聚糖酶的表达菌在含有台酚蓝的KT平板上培养,直至平板上产生水解圈;(2)测量水解圈直径与微生物菌落直径,以二者大小的比值作为β‑甘露聚糖酶的酶活指数,该指数与酶活正相关。本发明无需对工程菌裂解,即可实现胞内β‑甘露聚糖酶酶活的快速检测。所需步骤简单,耗时短,成本低廉,且利于高通量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8421040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195740.3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兼具双光子成像和光动力疗效的共轭高分子的纳米光敏材料及制备与应用。所述纳米光敏材料为水溶性纳米颗粒,其内部含有共轭高分子、光敏剂以及红光发光化合物,共轭高分子为能量给体材料,光敏剂以及红光发光化合物为能量受体材料;纳米颗粒的壳层由表面活性剂形成,纳米颗粒的表面经过含有对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识别作用的官能团的修饰剂修饰。本发明的纳米光敏材料生物相溶性好,易于进入细胞,具有高效双光子成像功能和双光子光动力疗效;而且能跟癌细胞选择性结合,可采用同步双光子成像的光动力治疗法治疗肿瘤,治疗效率高,副作用少。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条件温和,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38481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64104.7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基因组编辑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以gRNA编码质粒P为出发载体,在该载体的复制起始点Ori两端分别引入同向34bp的LoxP序列,并在质粒P骨架位置引入Cre重组酶基因表达盒,获得酵母基因组编辑载体。该载体在以CRISPR/Cas9为媒介的基因编辑中的应用,能实现对酿酒酵母基因组的高效、多轮编辑。
-
公开(公告)号:CN106906209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38812.6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损伤检测响应元件及其应用,其基因序列如SEQ ID 1所示。所述的DNA损伤检测响应元件在遗传毒性物质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是将该元件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并将该重组载体转入到大肠杆菌,得到重组大肠杆菌,再将该重组大肠杆菌应用于遗传毒性物质快速检测。该检测方法操作便利、耗时短、无需额外添加化学试剂、不受色素干扰,易于实现高通量样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581215.3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快速同化甘露醇能力的酿酒酵母及其在生产萜类化合物中的应用,属于合成生物学及工业微生物学技术领域。该酿酒酵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N9A,保藏编号:GDMCC No:62101。本发明通过适应性进化获得突变株BN9A,该突变株表现为酿酒酵母甘露醇代谢的天然阻遏被有效解除,甘露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的转录水平提高50~420倍不等;可高效快速同化甘露醇,遗传稳定性好,产量性状稳定,应用于工业化发酵价值较高。本发明菌株可大大提高目标萜类化合物的产量及碳转化率,具有充足的乙酰辅酶A前体供应,是一株优秀的萜类化合物生产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09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513854.4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长效、高强度的杂合启动子及其重组菌株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在天然启动子PDC1p的基础上,添加了Cat8与Adr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获得杂合启动子;操作对象为酿酒酵母组成型启动子,它是合成生物学领域使用较广泛的调控工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PDC1p相比,杂合启动子的调控能力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发酵后期的强度得到了显著增强,使得重组菌株的基因转录水平提升了22倍,发酵后期产物的比生产速率提高了3.2倍,显著地增加了目标产物(瓦伦西亚烯)的产量。因此,重组菌株能够在整个发酵周期持续生产瓦伦西亚烯,进一步提高了瓦伦西亚烯的产量,为目标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