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3713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711417200.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电池浆层纸卷绕缺陷检测的视觉传感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视觉传感器、环形光源、支架、转盘、三个同步触发传感器,待检测的干电池放置在转盘中心,转盘保持绕中轴线匀速旋转,三个同步触发传感器按120度的间隔均匀分布在转盘侧面,环形光源置于视觉传感器前端,视觉传感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末端的轴线与竖直方向成固定夹角且其延长线与干电池的轴线相交于干电池的顶端;视觉传感器与同步触发传感器、环形光源连接,用于解决干电池定位、光源控制以及图像采集的高速同步问题。该发明解决了当前只能利用人眼视觉检查干电池是否存在浆层纸卷绕缺陷的问题,具有完全自动化、检测速度快、系统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3480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61410.6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K4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通式双电极片电流体动力微泵与方法。包括上下电极片、两片硅胶片、以及流入端管道及其接合块、流出端管道及其接合块;两片硅胶片对称夹持在上电极片与下电极片的两侧缘之间,形成一个两端带有渠口的由上下电极片和两片硅胶片构成的电极密封腔;腔体内置有一附着在上电极片与下电极片对应面上的梳齿状电极阵列;电极密封腔腔体两端呈锥形的流道结构,使电极密封腔的腔体内部从流入端管道至流出端管道的方向上,形成“窄-宽-窄”的流道结构,使电极片的作用效果最大化,同时,液体工质在流入流出的过程中实现平滑过渡。使得微泵具有电极片作用范围更大,沿程损失更小的流道空间,有效增强电流体动力微泵的驱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432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6534.5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5 ,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蠕动泵驱动的闭式单向运行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及方法;盘绕式真空闭式脉动热管回路的两个端口之间连接有一段硅胶管;硅胶管嵌入蠕动泵的泵壳内壁与转子之间,转子转动时,转子依次循环挤压硅胶管的管壁,使硅胶管内的工质向着蠕动泵电机的电机轴旋转方向流动;转子包括三个滚轮;通过三个滚轮依次循环挤压硅胶管壁,使硅胶管内的工质在盘绕式真空闭式脉动热管回路内单向循环运行。本系统通过蠕动泵驱动热管内部气液相隔的工质单向循环运动,提升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运行可靠,且其工作不受重力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71236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710352747.7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底板、兼做腔壁的密封硅胶垫、盖板;下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引流的窄腔,窄腔为工质流动的过渡曲面;各窄腔分别与导入管和导出管连通;密封硅胶垫的中部为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形成一空腔,空腔的面积覆盖并连通左右两端的窄腔;盖板的下表面刻蚀有梳状电极阵列;梳状电极阵列置于密封硅胶的空腔围成的区域内;下底板、密封硅胶垫和盖板之间密封结合,使梳状电极阵列被密封在由密封硅胶垫的空腔围成的密封腔体内,构成电液动力微泵加速区的流道。本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在微流体驱动领域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2362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52747.7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675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底板、兼做腔壁的密封硅胶垫、盖板;下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引流的窄腔,窄腔为工质流动的过渡曲面;各窄腔分别与导入管和导出管连通;密封硅胶垫的中部为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形成一空腔,空腔的面积覆盖并连通左右两端的窄腔;盖板的下表面刻蚀有梳状电极阵列;梳状电极阵列置于密封硅胶的空腔围成的区域内;下底板、密封硅胶垫和盖板之间密封结合,使梳状电极阵列被密封在由密封硅胶垫的空腔围成的密封腔体内,构成电液动力微泵加速区的流道。本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在微流体驱动领域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3713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417200.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电池浆层纸卷绕缺陷检测的视觉传感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视觉传感器、环形光源、支架、转盘、三个同步触发传感器,待检测的干电池放置在转盘中心,转盘保持绕中轴线匀速旋转,三个同步触发传感器按120度的间隔均匀分布在转盘侧面,环形光源置于视觉传感器前端,视觉传感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末端的轴线与竖直方向成固定夹角且其延长线与干电池的轴线相交于干电池的顶端;视觉传感器与同步触发传感器、环形光源连接,用于解决干电池定位、光源控制以及图像采集的高速同步问题。该发明解决了当前只能利用人眼视觉检查干电池是否存在浆层纸卷绕缺陷的问题,具有完全自动化、检测速度快、系统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94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53934.7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K4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状电极串联式电流体动力微泵与方法;包括左电极支撑导杆、右电极支撑导杆;沿左电极支撑导杆的轴线方向,阵列、间隔分布有多个网状发射极;沿右电极支撑导杆的轴线方向,阵列、间隔分布有多个网状集电极;网状发射极和网状集电极彼此相互交错排布,形成正负极轴向交错排布的梳状电极阵列;左电极支撑导杆和右电极支撑导杆伸出梳状电极阵列之外的空余端,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梳状电极阵列所包围的空间,形成网状发射极和网状集电极的工作区域以及工质的流通通路。梳状电极阵列面积大,增加了电流体动力作用的范围,增强了离子拖拽效应,同时针状结构增强尖端放电,提高电流体动力微泵的动力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6834972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556155.2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K4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状电极串联式电流体动力微泵;包括左电极支撑导杆、右电极支撑导杆;沿左电极支撑导杆的轴线方向,阵列、间隔分布有多个网状发射极;沿右电极支撑导杆的轴线方向,阵列、间隔分布有多个网状集电极;网状发射极和网状集电极彼此相互交错排布,形成正负极轴向交错排布的梳状电极阵列;左电极支撑导杆和右电极支撑导杆伸出梳状电极阵列之外的空余端,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梳状电极阵列所包围的空间,形成网状发射极和网状集电极的工作区域以及工质的流通通路。梳状电极阵列面积大,增加了电流体动力作用的范围,增强了离子拖拽效应,同时针状结构增强尖端放电,提高电流体动力微泵的动力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834168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554982.8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底板、兼做腔壁的密封硅胶垫、盖板;下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引流的窄腔,窄腔为工质流动的过渡曲面;各窄腔分别与导入管和导出管连通;密封硅胶垫的中部为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形成一空腔,空腔的面积覆盖并连通左右两端的窄腔;盖板的下表面刻蚀有梳状电极阵列;梳状电极阵列置于密封硅胶的空腔围成的区域内;下底板、密封硅胶垫和盖板之间密封结合,使梳状电极阵列被密封在由密封硅胶垫的空腔围成的密封腔体内,构成电液动力微泵加速区的流道。本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在微流体驱动领域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368859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1329980.5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K4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通式双电极片电流体动力微泵。包括上下电极片、两片硅胶片、以及流入端管道及其接合块、流出端管道及其接合块;两片硅胶片对称夹持在上电极片与下电极片的两侧缘之间,形成一个两端带有渠口的由上下电极片和两片硅胶片构成的电极密封腔;腔体内置有一附着在上电极片与下电极片对应面上的梳齿状电极阵列;电极密封腔腔体两端呈锥形的流道结构,使电极密封腔的腔体内部从流入端管道至流出端管道的方向上,形成“窄‑宽‑窄”的流道结构,使电极片的作用效果最大化,同时,液体工质在流入流出的过程中实现平滑过渡。使得微泵具有电极片作用范围更大,沿程损失更小的流道空间,有效增强电流体动力微泵的驱动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