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1702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493576.5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7C43/23 , C07C41/01 , C07C39/06 , C07C37/00 , C07C49/84 , C07C45/51 , C07C47/575 , C07C69/734 , C07C6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质素甲基化串联还原两步法降解木质素制备单苯环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将木质素、甲醇和催化剂加入到微波反应罐中,设置微波反应功率为50‐10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15Hz,在100‐250℃下反应10‐120min制得苄醇甲基化木质素;随后将冷却的反应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并加入5%Pd/C和甲酸,在200‐350℃下反应0.5‐6.0h;反应完后,冷却、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含单苯环化合物的溶液。本发明利用微波选择性地将木质素中的苄醇甲基化,随后再降解苄醇甲基化木质素,方法可以促进木质素降解并得到更高收率且含氧量更低的单苯环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41889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1025637.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紫外光固化无卤阻燃低收缩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该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原料配方组成为:50%~70%含磷阻燃环氧树脂预聚物、11%~30%活性稀释剂、5%~20%螺环单体和2%~4%阳离子光引发剂;含磷阻燃环氧树脂预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环氧树脂E‐51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混合,升温后反应制得。本发明产物不仅阻燃效率高,而且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影响小,当组合物中磷含量为1.3%时,固化产物LOI达到34%,垂直燃烧通过UL94V‐0级,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快速固化,固化成型过程中体积收缩率极低,甚至可达到零收缩。
-
公开(公告)号:CN105461546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93555.0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7C51/47 , C07C65/03 , C07C65/21 , C07C45/79 , C07C47/565 , C07C47/58 , C07C49/825 , C07C47/575 , C07C59/52 , C07C49/84 , C07C59/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47 , C07C45/79 , C07C65/03 , C07C65/21 , C07C47/565 , C07C47/58 , C07C49/825 , C07C47/575 , C07C59/52 , C07C49/84 , C07C59/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凝胶柱层析分离木质素降解产物中单苯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Sephadex G-10葡聚糖凝胶为固定相,使用体积浓度为10~60%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在流速为0.1~0.7mL/min条件下对木质素降解产物中单苯环类化合物进行洗脱分离,木质素降解产物进样量为柱体积的0.05~0.1倍,流动相用量为柱体积的0.75~1.5倍,当洗脱时间达到80~300min时,开始收集木质素降解产物中单苯环类化合物60~250min。该分离方法与传统的溶剂萃取、膜分离等方法相比,不仅能同时保证单苯环类化合物的高回收率和高纯度,而且对于木质素降解的任何一种方法产生的单苯环类化合物都可以分离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5418892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1025637.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59/304 , C08G59/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紫外光固化无卤阻燃低收缩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该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原料配方组成为:50%~70%含磷阻燃环氧树脂预聚物、11%~30%活性稀释剂、5%~20%螺环单体和2%~4%阳离子光引发剂;含磷阻燃环氧树脂预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环氧树脂E‐51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混合,升温后反应制得。本发明产物不仅阻燃效率高,而且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影响小,当组合物中磷含量为1.3%时,固化产物LOI达到34%,垂直燃烧通过UL94V‐0级,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快速固化,固化成型过程中体积收缩率极低,甚至可达到零收缩。
-
公开(公告)号:CN103437357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381562.0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E02D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非挤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对于石灰岩地区,基岩面倾角大于或等于60°,基岩上表面上有一层软弱夹层,该地区的非挤土桩施工复合地基,对施工后经检测非挤土桩的承载力不达标的桩体,在非挤土桩上安装静压桩机和送桩器,静压桩机通过送桩器分2~4次对非挤土桩进行复压,每次复压的过程,静压桩机液压装置由零逐渐增加压桩力,直到最大压桩力,在最大压桩力稳定稳压时间,卸载到零,紧接着进行下一次复压。本发明通过复压改变非挤土桩桩端支撑条件,使非挤土桩桩端与基岩充分接触,且周围软弱土被一定程度上压密,从而大大提高基桩承载力。单桩承载力可提高1~3倍,复合地基承载力也相应地增大1~3倍。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671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429705.6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F290/14 , C08F212/08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30 , C08G77/28 , C08G77/20 , C08G77/14 , C08L69/00 , C08L51/08 , C08L27/18 , C08L2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苯基磺酸盐硅丙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含苯基磺酸盐硅丙接枝共聚物以含苯基磺酸盐聚硅氧烷为主链,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酯通过加聚反应形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接枝在含苯基磺酸盐聚硅氧烷上。该方法将非离子乳化剂、盐酸和水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苯基三烷氧基硅烷、带双键三烷氧基硅烷和含苯基磺酸钠甲基二烷氧基硅烷,反应,加入封端剂,得到含苯基磺酸聚硅氧烷乳液;加入引发剂以及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接枝共聚物乳液,加入金属盐水溶液,破乳,清洗,干燥得到含苯基磺酸盐硅丙接枝共聚物;本发明含苯基磺酸盐硅丙接枝共聚物对PC具有高效催化阻燃作用,与聚四氟乙烯抗滴落剂复配对PC阻燃作用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622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287725.4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L23/06 , C08L23/08 , C08L23/16 , C08K5/5425 , C08K5/5313 , C08K5/5398 , C08K5/5397 , C08K5/5399 , C08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硅烷接枝料A料和催化剂母料B料,所述B料中的阻燃剂为含羟基有机无卤阻燃剂;将A料和B料充分混合,成型后,放置1~3天,即制得有机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阻燃元素、阻燃基团之间的高效协同阻燃功能使制得的聚乙烯在含有较少阻燃元素的情况下氧指数达到27以上,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且力学、绝缘、耐热等性能不受影响,可用于制造电缆或管材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671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29705.6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F290/14 , C08F212/08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30 , C08G77/28 , C08G77/20 , C08G77/14 , C08L69/00 , C08L51/08 , C08L27/18 , C08L2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苯基磺酸盐硅丙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含苯基磺酸盐硅丙接枝共聚物以含苯基磺酸盐聚硅氧烷为主链,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酯通过加聚反应形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接枝在含苯基磺酸盐聚硅氧烷上。该方法将非离子乳化剂、盐酸和水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苯基三烷氧基硅烷、带双键三烷氧基硅烷和含苯基磺酸钠甲基二烷氧基硅烷,反应,加入封端剂,得到含苯基磺酸聚硅氧烷乳液;加入引发剂以及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接枝共聚物乳液,加入金属盐水溶液,破乳,清洗,干燥得到含苯基磺酸盐硅丙接枝共聚物;本发明含苯基磺酸盐硅丙接枝共聚物对PC具有高效催化阻燃作用,与聚四氟乙烯抗滴落剂复配对PC阻燃作用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0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5880.5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珠海市横琴瑢盛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腰楼盖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细腰楼盖为界,将结构分塔定义为“弱侧结构+细腰楼盖+强侧结构”三部分,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获得各部分各振型的地震作用;仅保留弱侧结构的地震作用,重新进行静力分析,获得细腰楼盖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并进行CQC振型组合,获得细腰楼盖振型组合地震作用效应,再与其他荷载工况的效应进行组合得到细腰楼盖的抗震设计结果;最后与传统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结果进行包络,得到细腰楼盖最终的抗震设计结果。本发明的细腰楼盖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前提假定少,可充分反映细腰楼盖两侧结构的错动变形,激发细腰楼盖的不利状态,解决了目前细腰楼盖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工程推广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61170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93576.5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7C43/23 , C07C41/01 , C07C39/06 , C07C37/00 , C07C49/84 , C07C45/51 , C07C47/575 , C07C69/734 , C07C6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01 , C07C37/00 , C07C45/51 , C07C67/00 , C07G1/00 , C08H6/00 , C07C43/23 , C07C39/06 , C07C49/84 , C07C47/575 , C07C69/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质素甲基化串联还原两步法降解木质素制备单苯环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将木质素、甲醇和催化剂加入到微波反应罐中,设置微波反应功率为50‐10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15Hz,在100‐250℃下反应10‐120min制得苄醇甲基化木质素;随后将冷却的反应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并加入5%Pd/C和甲酸,在200‐350℃下反应0.5‐6.0h;反应完后,冷却、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含单苯环化合物的溶液。本发明利用微波选择性地将木质素中的苄醇甲基化,随后再降解苄醇甲基化木质素,方法可以促进木质素降解并得到更高收率且含氧量更低的单苯环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