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嘧啶盐高分子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88572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610123907.2

    申请日:2006-11-30

    Inventor: 刘新星 黄玮 童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磺胺嘧啶盐高分子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溶解于丙烯酸中,再将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入丙烯酸中,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和壳聚糖乙酸溶液,搅拌均匀后得溶液A;将磺胺嘧啶盐粉末分散于甘油中得溶液B;将过硫酸钾水溶液,剩余的水混合至充分溶解得溶液C;将溶液A缓慢滴加到溶液B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溶液C,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加热反应得磺胺嘧啶盐高分子水凝胶敷料,用于烧烫伤的治疗,能倒模成型和自粘贴,并且对皮肤无刺激,透气性好,载药量大,给药方便,给药量可控,可增加药物与患面的接触时间,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限,且不污染衣物,换药方便,克服现有磺胺嘧啶盐的其他剂型使用不便的缺陷。

    磺胺嘧啶盐高分子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0092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23907.2

    申请日:2006-11-30

    Inventor: 刘新星 黄玮 童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磺胺嘧啶盐高分子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溶解于丙烯酸中,再将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入丙烯酸中,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和壳聚糖乙酸溶液,搅拌均匀后得溶液A;将磺胺嘧啶盐粉末分散于甘油中得溶液B;将过硫酸钾水溶液,剩余的水混合至充分溶解得溶液C;将溶液A缓慢滴加到溶液B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溶液C,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加热反应得磺胺嘧啶盐高分子水凝胶敷料,用于烧烫伤的治疗,能倒模成型和自粘贴,并且对皮肤无刺激,透气性好,载药量大,给药方便,给药量可控,可增加药物与患面的接触时间,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限,且不污染衣物,换药方便,克服现有磺胺嘧啶盐的其他剂型使用不便的缺陷。

    阿昔洛韦高分子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0091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23906.8

    申请日:2006-11-30

    Inventor: 童真 黄玮 刘新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阿昔洛韦高分子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溶解于丙烯酸中得溶液A;将阿昔洛韦粉末溶解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得溶液B;将聚乙烯醇水溶液,甘油,过硫酸钾水溶液,剩余的水混合至充分溶解得溶液C;将溶液A缓慢滴加到溶液B中,充分反应后加入溶液C,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加热进行聚合交联反应得阿昔洛韦高分子水凝胶敷料,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与现有阿昔洛韦药物相比,其具有能倒模成型和自粘贴性的优点,并且对皮肤无刺激,透气性好,载药量大,给药方便,给药量可控,可增加药物与患面的接触时间,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限,且不污染衣物,换药方便,避免了现有阿昔洛韦的其他剂型使用不便的缺陷。

    阿昔洛韦高分子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23786C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610123906.8

    申请日:2006-11-30

    Inventor: 童真 黄玮 刘新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阿昔洛韦高分子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溶解于丙烯酸中得溶液A;将阿昔洛韦粉末溶解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得溶液B;将聚乙烯醇水溶液,甘油,过硫酸钾水溶液,剩余的水混合至充分溶解得溶液C;将溶液A缓慢滴加到溶液B中,充分反应后加入溶液C,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加热进行聚合交联反应得阿昔洛韦高分子水凝胶敷料,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与现有阿昔洛韦药物相比,其具有能倒模成型和自粘贴性的优点,并且对皮肤无刺激,透气性好,载药量大,给药方便,给药量可控,可增加药物与患面的接触时间,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限,且不污染衣物,换药方便,避免了现有阿昔洛韦的其他剂型使用不便的缺陷。

    一种民航维修工具配送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22097528U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20655597.2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民航维修工具配送机器人,用于民航维修领域的工具配送。包括:轮胎设置在车架的底部,电机与轮胎驱动连接;工具箱用于容纳维修工具,GPS模块、激光雷达和惯性测量单元均分别与微型计算机连接,GPS模块用于获取工具配送机器人当前的经纬度信息,激光雷达用于获取配送机器人的周边环境信息,惯性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工具配送机器人的加速度、角加速度与地磁场方向并计算得到配送机器人的实际航向角;微型计算机基于生成周边地图并进行导航,输出主速度和航向角;单片机用于基于主速度和航向角得到电机的转速并控制电机运动。本工具配送机器人能够根据配送需求自主进行较长距离的工具搬运,减少维修的时间和人工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