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3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64167.X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CCER‑CEA交易方法,其所述区块链包括用户链和交易链;所述用户链存储记录有用户信息;所述交易链存储记录有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定义买方用户节点与卖方用户节点;所述方法包括:当时间到达到交易周期时,所述交易链接收交易订单并调用智能合约,以对买卖双方进行匹配,获得最佳匹配值。本发明基于区块链设计了CCER‑CEA交易方法,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CCER与CEA市场信息沟通不畅、交易处理速度较慢等技术问题,本发明还通过连续竞价过程实时披露行情信息,市场主体可随时申报,交易系统即时匹配成交,有助于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削弱市场信息不对称,促进市场充分竞争,同时碳产品在联合交易市场中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出清。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54024.7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4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电‑热‑碳耦合的协同交易方法,首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单个能量枢纽进行运行成本的建模,包括:燃气轮机和燃气锅炉的爬坡约束和输出功率约束、电储能和热储能约束、物理网络约束和碳排放约束等,接下来,以整个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考虑园区中多种实际存在的约束建立整个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碳、热流耦合的模型,通过ADMM算法设计电‑碳‑热耦合的多能源交易方法,从而得到日前的交易结果。为了进一步更准确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交易量与交易价格,采用分布式算法获得交易过程中的损耗系数,最后执行动态更新损耗系数的交易方法获取最终的交易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92032.5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储能变流系统的三相四线拓扑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变流器与储能电池系统相连,并进行结构拓扑;完成连接后,通过控制算法的调整,对电池簇的均衡控制。在现有三相三线制拓扑结构的变流器增加和直流中点连线后即可改造为三相四线制拓扑,对变流器直流母线电容的纹波电流耐受能力要求小,直流中点受电池系统直流中点钳位,中点波动小,不平衡带载能力强,控制算法可选择面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47811.3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微网合作运行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根据各微电网的新能源预测功率、储能约束参数、需求响应参数、传输约束参数,构建各微电网的微网运行约束;根据各微电网的主网交换成本参数、储能成本参数、电碳因子参数、碳排放成本参数,构建合作运行成本函数;根据合作运行成本函数和各微网运行约束,构建多微网合作运行模型;以使合作运行成本函数最小作为优化目标,使用引入自适应参数更新机制和误差校正机制的分布式交替方向乘子法对多微网合作运行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各微电网之间的目标电能交换参数。采用本方法能够高效地得到使各微网之间实现最优合作运行的目标电能交换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46567.0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9/40 , H04L9/08 , H04L9/32 , H04L67/12 , H04L67/109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行业领域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物理层、硬件层、网络层、应用层、安全与隐私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新加入计量设备时预分配的唯一标识符,验证设备身份并为通过验证的设备生成密钥对,数据上传区块链;调用已部署的计量设备新增智能合约并进行验证,使用智能电表的MAC地址生成区块链地址;当智能电表成功添加到设备管理侧链时,将智能电表的信息同步更新到设备管理系统中并发送新增成功通知。本发明确保数据的实时性,解决传统系统数据更新延迟的问题,确保参与方能够查看和验证实时交易信息,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吞吐量,确保在不同的执行环境之间有足够的隔离,防范潜在的攻击,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82951.1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N5/022 , G06F18/23213 , G06F18/22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迹聚类方法的产业链知识库构建方法及系统,涉及知识库构建技术领域,包括结合流程实例的属性对事件日志分别从三个角度构建空间向量模型;从三个角度分别构建每个角度下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加权聚合后得到加权聚合相似性矩阵;对得到的加权聚合相似性矩阵使用K均值的高斯混合模型聚类划分日志,并根据属于同一个变体的迹在各个簇中所占的比例对由K均值的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结果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本发明能够针对产业链的工作特点对用电量需求进行多角度预测分析,最终有效构建产业链细分的知识图谱。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38272.7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沈鑫 , 李家浩 , 尹钰君 , 方俊 , 徐飞 , 谭太洋 , 王帮灿 , 陈然 , 骆钊 , 张绍芳 , 杨璇 , 刘清蝉 , 林聪 , 赵毅涛 , 张一竞 , 纪思 , 张建伟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GDIM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及系统,其中研究方法包括,获取相关数据,计算火电行业的碳排放量;构建广义迪氏指数GDIM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基于广义迪氏指数GDIM模型,构建八因素模型;基于广义迪氏指数GDIM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计算八因素对碳排放的驱动效应;本发明通过构建的广义迪氏指数GDIM分解模型,使模型更加灵活;通过构建新的雅可比矩阵,提出八因素的广义迪氏指数GDIM模型,将火电行业的碳排放分解为三个绝对因素(即:火电需求、能源消耗、经济发展)和五个相对因素(即:碳强度、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电力产出效率、能源效率)的综合作用,实现了相对因素与绝对因素的关系灵活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393746.9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F18/21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视角时间特征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属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通过对历史电力负荷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结合分钟、小时和天三个时间视角进行建模。针对不同的时间视角,采用了适应性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分钟负荷值利用LSTM网络提取连续性和序列相关性特征,小时负荷值采用CNN网络提取周期性和规律性特征,而天负荷值则通过MMP网络提取全局性特征。同时,引入了多视角特征合并模块,以提高分钟负荷值的预测准确性。该方法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93825.1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排放统计测算与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提出不同碳源碳排放量的估算方式,整合多源数据,科学建立碳排放统计指标体系,考虑不同碳源特点来确定碳排放指标权重,最终确定碳排放综合评价方法,对碳排放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本发明通过考虑对不同碳源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可以采取相应有效的减排措施,降低环境影响,同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评价指标实现了对碳排放情况的全面、准确评估,能够为碳减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034088.4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节点碳势隐私的分布式碳排放流计算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网络,电力系统网络包括多个节点及连接多个节点中各节点的多个路径,该方法包括基于电力系统网络的潮流分布,判断电力系统网络中各节点的节点级别;通过各节点的节点级别确定各节点的碳势计算顺序;通过碳排放流加密算法获取各节点流入的碳排放流;根据各节点流入的碳排放流、各节点输入的潮流及碳势计算顺序计算各节点的碳势。本发明的方案一方面避免了现有集中式算法稳定性差、可拓展性低的缺点,另一方面保护了参与计算的各节点碳势数据的隐私,提高了数据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