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及具有其的轮辐式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220915018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539018.6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子和具有其的轮辐式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永磁体与转子铁芯沿转子的周向依次交替布置;转子铁芯包括铁芯本体和凸起,凸起设置于铁芯本体的外侧;凸起包括沿转子的径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靠近铁芯本体设置;第二部分远离第一部分的侧面为第二外轮廓面,第二外轮廓面为圆弧面,第二外轮廓面所在的圆柱的轴线与转子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二外轮廓面所在的圆柱的轴线设于转子的轴线靠近第二外轮廓面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用于轮辐式永磁电机时,能够降低轮辐式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和气隙谐波,从而削弱轮辐式永磁电机的转矩脉动。

    一种航空发动机引气冷却丝管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8653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75419.5

    申请日:2024-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热端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引气冷却丝管换热器,设置在双变循环发动机的主外涵道内,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换热器组,每个换热器组均包括多个沿主外涵道周向间隔设置的换热器模块,相邻换热器组中的换热器模块交错设置,所述双变循环发动机一端为进气道,另一端为喷口,双变循环发动机在主外涵道内侧设置有内涵道,内涵道中部依次设置有高压压气机、主燃烧室和高压涡轮,高压压气机、高压涡轮通过多个换热器组进行热量交换。本发明中,设置的微细管束相对换热面积更大,热阻更小,采用弧形微细管束,使进气集箱与出气集箱之间形成扭转角来应对来流畸变,减小丝管换热器对气流的阻力,增大换热效率。

    一种航空发动机引气冷却换热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49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347502.2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引气冷却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空‑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进气组件,其整体呈环形结构;出气组件,其整体呈环形结构,所述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同轴设置;换热管束,其设置在所述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之间,所述换热管束包括多个换热微管组,每个所述的换热微管组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螺旋状换热微管;在相邻的两个换热微管组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冷却介质通道;所述换热器为逆流换热器,本申请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引气冷却换热器能够大幅降低引气温度、提高引气品质,且具有流动阻力小、传热系数高的优点,同时,本申请所述的换热器还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在结构上能够与发动机涵道相适应的优点。

    一种耦合式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36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07658.1

    申请日:2024-10-28

    Inventor: 王宁生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耦合式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耦合式制冷系统包括热管散热系统、天空辐射制冷系统和机械制冷系统。热管散热系统包括重力热管;天空辐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回路和载冷介质,第一回路上还依次连接有辐射制冷模块、第一泵体和换热组件,换热组件与重力热管的冷凝端耦合用于带走重力热管冷凝端的热量,辐射制冷模块用于将载冷介质从重力热管冷凝端吸收的热量传递至外太空,第一泵体与换热组件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三换热器;机械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回路和制冷工质,第二回路上连接有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和节流机构,蒸发器与第三换热器耦合用于对载冷介质进一步制冷。本发明大幅降低了系统能耗,减少碳排放。

    一种具有多孔材料排液结构的涡流管及其气液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36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992970.9

    申请日:2022-08-18

    Inventor: 郭向吉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孔材料排液结构的涡流管及其气液分离方法,所述涡流管包括:旋流发生室、涡流管本体和排液结构,所述排液结构包括:多孔材料管,其设置在涡流管上、构成所述涡流管的其中一段,所述多孔材料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具有吸液能力的孔状结构,所述孔状结构连通所述多孔材料管的内壁和外壁,所述多孔材料管利用毛细力将涡流管中冷凝得到的液滴吸入多孔材料管中的孔状结构内,并依靠多孔材料管内、外侧的压强差将液体排出,实现气、液分离,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多孔材料排液结构的涡流管及其气液分离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气液分离效果好,尤其是湿组分脱除率高的优点。

    一种复杂金属表面热泄漏红外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83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614672.2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金属表面热泄漏红外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高温蒸汽发生单元;红外摄像单元,其包括红外摄像机,所述红外摄像机能够给测试样品拍摄红外序列图像;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单元先后两次向所述测试样品中充入高温蒸汽、对所述测试样品进行加热,且两次充入高温蒸汽加热时,所述测试样品中的压强不同;在两次充入高温蒸汽时,所述红外摄像机分别拍摄所述测试样品的红外图像序列,所述红外检测系统通过对两次加热过程中的红外图像序列进行求差分析对测试样品的泄漏点进行识别,本发明所述的复杂金属表面热泄漏红外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排除试件表面不同发射率的干扰,实现了对复杂金属表面热泄漏的精准、便捷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