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9298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19044.3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 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58 , H01M4/136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二硫化三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泡沫镍薄片依次于无水乙醇中超声洗净,再于稀盐酸溶液中超声洗净,最后置于纯水中超声洗净;洗净的泡沫镍薄片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溶液,升温至120~180℃,保温12~20小时;取出泡沫镍薄片冷却至室温,经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通过一步水热法直接在泡沫镍的表面和内部生长出二硫化三镍正极材料,避免了集流体、导电剂、粘结剂与离子液体电解液的副反应;采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泡沫二硫化三镍正极材料与Al负极材料匹配成的铝离子电池拥有着优异的循环性能和高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1595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140788.5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加热的单传感器快速扫描量热仪,包括FSC样品室,位于FSC样品室内用于承载样品的芯片传感器、用于加热样品的激光加热器、用于拍摄样品图像的红外相机、通信终端以及控制电子元件;FSC样品室中心设有一作为光路通道的透视窗口,激光加热器、红外相机均位于透视窗口顶部;红外相机与通信终端连接;控制电子元件一端连接通信终端,另一端分别与激光加热器和芯片传感器连接。本发明快速扫描量热仪首次采用激光加热器对样品进行完全可控的快速加热,并使用红外相机来辅助激光瞄准,避免对样品周围区域加热;相比传统的传感器内加热,能够提供最直接的能量输入,避免传感器加热器和样品之间的热滞后,具有更高的温度控制响应速率,可实现更快的升降温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46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74688.1
申请日:2018-12-04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碳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对二氧化锡纳米颗粒进行包碳,避免了二氧化锡纳米粒子的团聚作用,减少了二氧化锡循环中的体积膨胀效应,制得的二氧化锡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采用所述二氧化锡碳纳米复合物与铝负极材料匹配成的铝离子电池拥有高放电容量、高倍率性能以及高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958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1018820.8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 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石墨烯‑碳纳米管柔性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取锡盐溶于纯水中,加热至90~230℃保温3~7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糖类物质搅拌溶解后加热至90~230℃保温1~72小时,再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短单壁碳纳米管、丁苯橡胶和氢碘酸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处理,混合液进行减压抽滤,得到复合膜后干燥即得。本发明柔性负极材料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通过三维碳骨架的构造,缓解了二氧化锡体积膨胀的问题;SBR的加入提高了膜的机械性能以至于可以在无集流体和粘结剂的情况下直接作为柔性电极材料;所制得的复合膜材料拥有着优异的循环性能、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以及高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46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811474688.1
申请日:2018-12-04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碳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对二氧化锡纳米颗粒进行包碳,避免了二氧化锡纳米粒子的团聚作用,减少了二氧化锡循环中的体积膨胀效应,制得的二氧化锡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采用所述二氧化锡碳纳米复合物与铝负极材料匹配成的铝离子电池拥有高放电容量、高倍率性能以及高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94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41373.X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 , 南京大学
IPC: G01N25/12 , G01N25/04 , G01N25/14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结构超快扫描量热仪,包括多功能样品室、样品环境控制模块、快速控制电子元件以及通信终端;通信终端、快速控制电子元件、多功能样品室依次信号连接;环境控制模块分别与通信终端、快速控制电子元件以及多功能样品室连接;多功能样品室内设有用于承载样品的芯片传感器。本发明模块结构化超快扫描量热仪能够根据不同实验要求更改各组件并进行多方组合,具有更高的灵活性、移动性和实验针对性:可切换使用模拟信号控制器或数字化微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能够针对性更改样品室体积、外观设计及环境控制方式可满足空间有限的苛刻、寒冷、高压或低压环境中的实验测试;同时,能够与其它辅助表征设备连用,原位测定样品的量热信息和光学信息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9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1018820.8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 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石墨烯‑碳纳米管柔性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取锡盐溶于纯水中,加热至90~230℃保温3~7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糖类物质搅拌溶解后加热至90~230℃保温1~72小时,再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短单壁碳纳米管、丁苯橡胶和氢碘酸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处理,混合液进行减压抽滤,得到复合膜后干燥即得。本发明柔性负极材料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通过三维碳骨架的构造,缓解了二氧化锡体积膨胀的问题;SBR的加入提高了膜的机械性能以至于可以在无集流体和粘结剂的情况下直接作为柔性电极材料;所制得的复合膜材料拥有着优异的循环性能、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以及高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47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44895.8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硫化锡/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氧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分散于去离子水,制得分散液;取SnCl2·2H2O晶体溶解于分散液,水浴反应,抽滤,制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通过液氮迅速冷冻4~6小时,再冷冻干燥;在氮气保护、550~650℃下烧结,制得二氧化锡/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向二氧化锡/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中加入升华硫粉,球磨共混均匀,得到掺硫粉末;将掺硫粉末在氮气保护、400~500℃下反应,保温。本发明生产过程成本低且安全性高,分散效果良好,提升了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导电性及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5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53797.3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38 , H01M4/44 , H01M4/133 , H01M4/137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嵌锂电位高熵氧化物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分子式为(Fe0.25Co0.21Ni0.21Mn0.21Cr0.12)3O4,晶体结构为立方尖晶石结构,颗粒平均粒径为100~200nm。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料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金属盐溶液,将混合金属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恒温底液中,搅拌沉淀;将沉淀后的混合液离心取沉淀物,将沉淀物多次洗涤后,鼓风干燥,研磨至细粉,压制为圆片;将圆片1050~1200℃快速热处理30~40s。本发明通过多种元素的掺杂,提高材料的构型熵,增加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循环稳定性;铬元素含量控制在合理范畴,促进电极能量密度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423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89043.2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15/08 , B32B15/20 , B32B15/082 , B32B7/10 , B29C45/14 , B29C45/78 , C25F3/20 , C25F3/18 , C25F3/22 , C25F3/24 , C25F3/26 , C25D11/08 , C25D11/10 , C25D11/16 , C25D11/26 , C25D11/30 , C25D11/34 , H05K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树脂复合体、表面处理方法以及高频高速信号传输印制电路板基材。表面处理的金属具有从金属表面向其内部垂直延伸用于填充树脂的纳米级孔洞阵列,所述孔洞的底部有从底部中心向孔口方向延伸的纳米柱。该“孔中柱”结构赋予进入孔洞内部的树脂对位于纳米孔外的树脂本体部分超高的锚定效果,在不使用T液、偶联剂等助剂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大幅提升树脂本体部分与金属基底的界面的抗拉粘接强度,还可以杜绝因金属和树脂巨大的热膨胀系数差异造成的复合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因环境温度差异大而导致的界面粘接接强度下降现象,显著提升金属和树脂复合材料连接强度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