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009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97487.9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63/24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恶唑烷酮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利用氢键供体(HBD)和氢键受体(HBA)双官能催化缩水甘油与异氰酸酯生成恶唑烷酮。通过五氯环丙烷与市售的胺反应直接得到目标催化剂,步骤简单,处理方便,产率高。粗品直接通过萃取烘干即可用于催化,无需继续进行柱层析等后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81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240698.X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C07D317/4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催化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式III或IV所示的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经式I或式II所示的催化剂催化得到所述环状碳酸酯,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重复使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95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84435.8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317/36 , C07C221/00 , C07C225/20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催化合成技术领域,采用有机强碱与方酰胺反应制备方酰胺阴离子催化剂,方酰胺阴离子催化剂催化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发生环加成反应得到环状碳酸酯。该方法所用催化剂不含金属和卤素、易得、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且催化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812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52677.X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317/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属于绿色催化合成技术领域。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经本发明的催化剂催化得到所述环状碳酸酯,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催化剂具有无金属、无卤素的特点、反应条件温和。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81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40698.X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C07D317/4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催化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式III或IV所示的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经式I或式II所示的催化剂催化得到所述环状碳酸酯,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重复使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45422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128289.0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郭凯 , 高罗玉 , 李振江 , 罗子堃 , 张磊 , 王海鑫 , 郭天佛 , 高宇 , 朱玥嘉 , 张婵 , 姚志威 , 刘博 , 周方园 , 张智浩 , 李洁 , 胡永铸 , 颜蕊 , 陈恺 , 李永强 , 童昊颖
IPC: C07D239/9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采用CO2及氨基苄腈类化合物为原料,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式I的催化剂反应得到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该方法所用试剂廉价易得,且为一步法即可合成产物,不需要高压高温的苛刻条件,整个反应体系中没有金属残留,所使用的催化剂还可以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0931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353276.X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317/3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状碳酸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在式II所示的催化剂催化下,式I所示的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目标产物。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产物产率高,纯度高,且催化剂成本低,合成条件温和,所得产品无金属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1145422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28289.0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郭凯 , 高罗玉 , 李振江 , 罗子堃 , 张磊 , 王海鑫 , 郭天佛 , 高宇 , 朱玥嘉 , 张婵 , 姚志威 , 刘博 , 周方园 , 张智浩 , 李洁 , 胡永铸 , 颜蕊 , 陈恺 , 李永强 , 童昊颖
IPC: C07D239/9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采用CO2及氨基苄腈类化合物为原料,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式I的催化剂反应得到2,4-(1H,3H)-喹唑啉二酮及其衍生物。该方法所用试剂廉价易得,且为一步法即可合成产物,不需要高压高温的苛刻条件,整个反应体系中没有金属残留,所使用的催化剂还可以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031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28992.1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317/36 , B01J31/02 , B01D53/86 , B01D53/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催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固定二氧化碳的方法,在60-120℃条件下,采用式II所示的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在式I所示的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环状碳酸酯类化合物。采用该方法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高,反应无金属残留,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更加容易制备,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497487.9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63/24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恶唑烷酮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利用氢键供体(HBD)和氢键受体(HBA)双官能催化缩水甘油与异氰酸酯生成恶唑烷酮。通过五氯环丙烷与市售的胺反应直接得到目标催化剂,步骤简单,处理方便,产率高。粗品直接通过萃取烘干即可用于催化,无需继续进行柱层析等后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