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2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21579.7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南京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彩色Micro‑LED微型投影引擎高效率合束装置,包括若干片单色Micro‑LED屏幕,以及与单色Micro‑LED屏幕一一对应的透镜,各个透镜将与其对应的单色Micro‑LED屏幕发出的单色光束反射或透射到同一方向发生合束。透镜为反射式透镜、透射式透镜,或是由反射式透镜和透射式透镜上下复合而成的复合式透镜;反射式透镜、透射式透镜对应的单色Micro‑LED屏幕分别位于透镜的下方、上方。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合束装置设计灵活性差,以及亮度不足的问题。Micro‑LED有多种排列方式可以选择,数量也可以根据需求增加,大大提高了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82152.4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射式液晶投影显示系统及区域背光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输入的图像获得合理的背光分区数量,根据每一分区类的像素的色坐标得到每一子场每一分区的背光新的三基色从而确定背光的色彩信息,然后获取每一场所有分区的背光亮度矩阵。然后针对每一子场的三基色背光亮度矩阵采用基于超分辨率的背光模拟方式得到真实的分区背光图像,有效的降低系统卷积运算的维度,并更加客观准确地表征了背光的实际分布情况。最后,综合考虑了像素过补偿的截断问题,采用了改进的灰阶补偿方案实现了像素的补偿。在保证图像色彩还原度的前提下,基本上实现了色彩分裂现象的抑制,提升了场序显示设备的图像的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器件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7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39081.0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理想体全息光栅仿真模型的优化方法,包括体全息折射率公式的傅里叶展开,采样点的选取,采样点的非对称修正。本发明能够对在引入光栅倾斜偏差的非理想体全息光栅进行精确的模型计算和仿真,对目前针对理想光栅的计算公式进行优化,使仿真模型更贴合光栅实际参数指标,大大提高了光栅仿真的精度,从而提高了光栅仿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4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64509.8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变焦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包括挡风玻璃和变焦成像系统,所述变焦成像系统由成像显示单元、光学变焦模块、次级反射镜及主反射镜组成。光线从成像显示单元发出,经光学变焦模块进行焦距调制后,依次通过次级反射镜、主反射镜及挡风玻璃反射至驾驶员眼盒位置,形成可调成像距离的虚像。光学变焦模块通过Alvarez自由曲面透镜或液体透镜实现焦距动态调整,结合车载传感器实时获取前车距离信息,同步调节虚像显示距离(5‑20m连续可调),使虚像与背景景物贴合,减少视觉疲劳。系统采用紧凑式设计,将变焦功能集中于光学模块内部,避免传统机械结构导致的体积膨胀,适配车载空间限制,提升驾驶安全性与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89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3216.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IPC: H04N13/128 , H04N13/139 , H04N13/156 , H04N13/194 , H04N13/1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硬件兼容性实现高分辨率超宽视角三维显示的视频图像传输格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场景的三维模型或光场信息,并进一步获得场景的多个视点正交RGBD图像;2)对获得的深度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并将RGB图像和包含深度信息的图像进行排序,形成一个图像集合;3)将集合中所有图像的相同行像素信息重新排列,并存储在图像数据的几行中进行传输,确保硬件设备能够在有限存储带宽内高效读取所有视点的相同行像素数据。本发明适配现有主流的视屏压缩编码,大幅提升了视频数据的传输效率,并有效满足了高分辨率、超宽视角三维显示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93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66225.X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区背光液晶显示器光晕的测量方法及系统,搭建暗室环境和光晕测量装置,测量暗室环境下Mini‑LED区域背光显示器显示图片时显示亮度分布情况,确定亮度分布数据,从一维方向上对Mini‑LED区域背光显示器某一行或某一列像素的光晕亮度变化趋势进行单一提取分析并绘制背光显示器光晕亮度分布情况效果图。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帮助分区背光显示器设计开发人员有效评估显示器的光晕水平,根据光晕的亮度值和宽度来主要作为评价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开发和质量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光晕指标测量,帮助显示设备制造商优化改善分区背光显示器的光晕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04696.6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 东南大学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ni‑LED显示屏动态光晕自动捕捉方法及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高速相机和光晕捕捉的客户端主机和用于控制创建测试白盒动画的服务器端主机,客户端主机与服务器段主机通过局域网实现同步控制。客户端主机发送自动捕捉命令的同时将测试白盒的属性发送给服务器端并记录时间戳t1,收到服务器端白盒创建完成的回应后记录时间戳t2。基于时间戳进行时间补偿,最终延时时间达到后自动进行光晕捕捉,此时测试白盒刚好点亮预期像素点区域,从而实现被测显示屏的任意像素点点亮及对应动态光晕的自动捕捉。本发明可对被测显示屏指定像素区域进行点亮并实现毫秒级的动态光晕自动捕捉,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捕捉,提高了动态光晕的捕捉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96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40505.6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对迭代FGSM反取证攻击鲁棒的像素级定位取证方法,构建像素级定位取证模型,该模型由特征提取模块、多尺度模块、解码器模块三部分组成;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图像的RGB色彩特征和SRM噪声特征,在提取出的RGB色彩特征后使用多尺度模块,该模块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密集特征设计,让模型在更大的感受野下提取多尺度特征。解码器模块由基于残差块的上采样单元组成,其中每个单元都使用了注意力机制SCSE层。解码器模块与特征提取模块的对应部分使用跳跃连接相连,解码器模块输出预测的取证定位掩码。像素级定位取证模型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取得了较好的取证效果,且在基于迭代FGSM的反取证攻击下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94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5109.3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 东南大学
IPC: H10H20/01 , H10H20/8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Micro‑LED器件中优化p‑GaN与ITO接触的快速退火热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特定气氛下进行快速热处理(RTP),在550℃下分别退火1分钟和5分钟,以提高p‑GaN与ITO之间的接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O2气氛下退火1分钟时,单个Micro‑LED像素的电流密度达到0.4624A/cm2,透光率为80.33%。在优化RTP退火条件下,蓝光Micro‑LED的单个像素具有前向开启电压约为3V,发射波长的峰值为449.87nm,主波长为455.11nm,半宽为17.75nm。单个像素的侧壁在RTP优化后显示良好的外观,未出现ITO碎屑附着,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因ITO刻蚀引起的侧壁损伤和漏电通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64508.3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公开了一种紧凑式波导用准直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系统沿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光阑、第二透镜组、棱镜等效透镜、窗口保护片和像面位置。第一透镜组通过双层正光焦度弯月透镜与胶合透镜组合,有效矫正像差和色差;第二透镜组采用负光焦度双凹透镜扩束并结合对称结构透镜,降低像差矫正难度。系统全部采用球面镜和玻璃材料,通过优化光焦度、面型及相对位置,实现高准直度、高相对照度、低畸变、结构紧凑且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光波导显示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