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于光伏制氢系统的高增益双极性并网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9298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91527.4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于光伏制氢系统的高增益双极性并网逆变器,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两相交错逆变单元、三电平整流单元、半桥逆变器,其中,所述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联,次级线圈反方向串联;两相交错逆变单元用于将光伏电源分别与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交错并联,并将光伏输出的直流电的电流纹波进行互补;三电平整流单元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电压升高,并将电压升高后的交流电转换为具有双极性特性的直流电进行输出;半桥逆变器用于将三电平整流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输出到制氢电网。本发明可以抑制漏电流、成本低、体积小、实现了三电平输出。

    一种构网变流器的耦合摆映射模型及其暂态轨迹刻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384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75471.2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变流器的耦合摆映射模型及其暂态轨迹刻画方法,本发明以多构网型变流器并网暂态稳定性分析为目标,将传统构网型变流器功频模型映射至经典耦合摆模型,并通过耦合摆的动力学运动方程来刻画构网型变流器在扰动后的状态量暂态轨迹,从而分析大扰动下多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稳定性。该方法将构网型变流器控制模型与机械摆系统运动模型进行对比,创新性地将构网型变流器并网暂态稳定性问题转化为机械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从而避免构造复杂的Lyapunov函数,同时可将耦合摆系统的分析方法用于电气系统,为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新思路。

    一种计及低压台区源荷特性的中低压柔性互联设备多层协同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43349.1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低压台区源荷特性的中低压柔性互联设备多层协同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上层低压FID规划配置模型,步骤2:中层中压SOP规划配置模型,步骤3:下层中低压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步骤4:将中层模型和下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采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和二阶锥规划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求解,本发明能够弥补现有配电网中柔性互联设备规划中的不足,从台区源荷特性出发,符合配电网实际运行状况,规划方案科学性与适用性更强,深度挖掘配电网中的源荷互补性,实现中低压柔性互联,适应柔性配电网发展趋势。

    一种构网变流器的耦合摆映射模型及其暂态轨迹刻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38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75471.2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变流器的耦合摆映射模型及其暂态轨迹刻画方法,本发明以多构网型变流器并网暂态稳定性分析为目标,将传统构网型变流器功频模型映射至经典耦合摆模型,并通过耦合摆的动力学运动方程来刻画构网型变流器在扰动后的状态量暂态轨迹,从而分析大扰动下多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稳定性。该方法将构网型变流器控制模型与机械摆系统运动模型进行对比,创新性地将构网型变流器并网暂态稳定性问题转化为机械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从而避免构造复杂的Lyapunov函数,同时可将耦合摆系统的分析方法用于电气系统,为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新思路。

    考虑电-氢-热互补的微网系统及其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44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79563.X

    申请日:2023-08-25

    Inventor: 吕振宇 丁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氢‑热互补的微网系统及其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以经济性最优、供电稳定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最高为目标,采用电‑氢‑热多能互补的控制策略,建立一种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氢‑热多能互补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SAPSO)对目标问题进行求解。该方法可以实现社区微网热电联储联供,有效降低社区微网“弃风弃光”,提高了社区微网多能源耦合利用效率、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该方法被应用到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应用场景下的园区微网中,对提高系统经济性、供电可靠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提升终端能源利用效率都具有积极作用。

    基于多代理系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直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384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6599.4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直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以基于分布式控制架构的孤岛直流微电网电压稳定和电流均流为目标,引入多代理系统的管理体系及通信机制,同时采用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对直流微电网进行控制,以实现目标任务。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的局限性,可以解决孤立微电网负荷分配无法同时满足高精度功率均衡及调压要求,极大提高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

    基于多代理系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直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3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676599.4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直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以基于分布式控制架构的孤岛直流微电网电压稳定和电流均流为目标,引入多代理系统的管理体系及通信机制,同时采用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对直流微电网进行控制,以实现目标任务。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的局限性,可以解决孤立微电网负荷分配无法同时满足高精度功率均衡及调压要求,极大提高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

    孤岛经柔直系统外送的耗能电阻故障穿越控制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35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05848.3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孤岛经柔直系统外送的耗能电阻故障穿越控制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耗能电阻计算步骤:受端电网发生短路故障后,柔直系统的直流电压上升到第二安全阈值时,记录对应的第二时刻,在柔直系统的直流电压达到安全临界值,记录对应的第三时刻;计算第二时刻柔直系统已充电能量和第二时刻到第三时刻之间柔直系统在耗能电阻模块投入后剩余的可充电容量;耗能电阻模块设置为在第二时刻投入,在第三时刻全部投入;计算耗能电阻模块的安全等效电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柔直系统自身的可充电容量,计算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必要的耗能电阻模块的最大等效电阻,减少柔直系统故障穿越过程中,耗能电阻造成的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