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位机的移动机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9250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63176.0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位机的移动机架,包括:两个变截面的板式支柱、连接梁以及数个脚轮,所述两板式支柱通过连接梁连接,所述脚轮分别连接于板式支柱以及连接梁的底部,每个板式支柱呈C字形,主要由平行设置的上横梁、下横梁以及连接上横梁、下横梁的倾斜设置的竖梁组成,所述上横梁、下横梁的截面面积由与竖梁连接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递减,竖梁上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下端的横截面积,上、下横梁与竖梁的连接部为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过渡,形成不等的受力截面。有益效果:使用变截面的板材作为支撑柱有助于确保支撑柱各部位的承重负荷都能达到设定的需求。

    一种适应人体多姿态的移位机

    公开(公告)号:CN11029249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563164.8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人体多姿态的移位机,包括移动机架、设置在移动机架上并具有垂直升降端面的升降机构、承载人体的吊具、连接吊具于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面上的数个吊带,吊具随升降机构的升降做垂直升降移动。本发明通过具有垂直升降端面的升降机构来吊起需位移的人体,由多个平行的起吊点共同作用于吊具,使移位中的人体不会晃动,且移动的重心始终处于移动机架所形成的支承面上,使人体移动十分平稳,不需要操作人员除推动移位机的动作外再有稳定起吊人体的动作;同时,起吊平面大,适合人体各种姿态下的移位,尤其是需要起吊平面大的人体姿态,例如平躺姿态的平稳移位,因而适应于不同的使用场景。

    一种移位机的移动机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925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563176.0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位机的移动机架,包括:两个变截面的板式支柱、连接梁以及数个脚轮,所述两板式支柱通过连接梁连接,所述脚轮分别连接于板式支柱以及连接梁的底部,每个板式支柱呈C字形,主要由平行设置的上横梁、下横梁以及连接上横梁、下横梁的倾斜设置的竖梁组成,所述上横梁、下横梁的截面面积由与竖梁连接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递减,竖梁上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下端的横截面积,上、下横梁与竖梁的连接部为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过渡,形成不等的受力截面。有益效果:使用变截面的板材作为支撑柱有助于确保支撑柱各部位的承重负荷都能达到设定的需求。

    一种用于人体移位机机架的支架板及其包边型材

    公开(公告)号:CN11023681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63165.2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人体移位机机架的支架板,包括按连接件、包边型材、胶条及设定轮廓切割形成的蜂窝复合板,包边型材包嵌于蜂窝复合板的切割边,若干连接件穿接包边型材连接蜂窝复合板中的蜂窝材料,胶条嵌接包边型材并覆盖在连接件的上端。有益效果:通过使用切割蜂窝复合板材料并在切割面上连接包边材料来形成底座,既可大大减轻移位装置的质量,使移位装置移动更轻便,同时还可大大降低使用蜂窝复合板的成本,使之用于低利润的民品上成为可能。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传动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454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711006333.5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传动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上方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左支撑座、右支撑座,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之间安装有长导柱,长导柱的下方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开关支撑座、右开关支撑座,左支撑座、右支撑座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左丝杆固定座、右丝杆固定座,左丝杆固定座、右丝杆固定座之间安装有丝杆,丝杆上套接有塑料螺母。本发明不需要数据推导,测量装置和门传动系统的接触形式一致,通过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准确的接触刚度值和接触阻尼值。

    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

    公开(公告)号:CN10691568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710312490.2

    申请日:2017-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包括车架、平衡板、用于与导轨装配的滚轮组和用于握持的扶手,所述滚轮组固定在平衡板上,平衡板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平衡板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车架刚性连接,导轨与车架的角度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调节,车架底部安装有可向上折叠的踏板,踏板和车架铰接。本发明滚轮组件与车架分块设计,导轨与车架的角度可以通过平衡板的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调节,使得车架及展开的踏板始终保持水平的同时,滚轮组件可以在不同角度的导轨上运动,以适应不同的楼梯角度,通用性较高,且占用楼道空间小,简化了结构,踏板也能够更薄,折叠轻便,进一步减小了对楼道空间的占用。

    一种智能楼道移动单元及使用该单元的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04512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313671.7

    申请日:2017-0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9/0807 B66B9/08 B66B11/04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楼道移动单元及使用该单元的装置及系统,包括安装在楼梯扶手侧的导轨、可沿导轨滑动的承载小车、安装在楼道平台处的电机、用于驱动电机启停的驱动控制器以及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齿形链、链轮和安装在楼道平台处的涡轮蜗杆减速器,电机与涡轮蜗杆减速器相连,涡轮蜗杆减速器通过链轮带动齿形链拖拽承载小车沿着导轨上下运动。本发明采用齿形链和链轮进行传动,更稳定,安全性更高;电机安装在楼道平台处,使得承载小车的厚度压缩到最薄,减小对楼道空间的占用;相邻的两个智能楼道移动单元共用同一个电机和涡轮蜗杆减速器,同时牵引上下两层楼梯的小车相向而行,降低了成本并且节能环保,运送效率较高。

    轮椅电机断电制动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2131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710323874.4

    申请日:2017-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椅电机断电制动器,包括电机、设有卡槽的旋转盘、调节螺钉、套筒、制动杆、电磁铁和弹簧;旋转盘固定在电机轴,始终与电机保持同步运动;旋转盘内设有轴承件,制动杆从套筒一端内穿出后与轴承件内圈固连;制动杆另一端与电磁铁连接,电磁铁紧靠弹簧,弹簧可由旋接在套筒另一端的调节螺钉调节压紧力;电磁铁和制动杆均可在套筒内沿x轴滑动;通电时,电磁铁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向后压缩弹簧,轴承件保持在旋转盘中心,电机运转;断电时,电磁铁的磁场作用消失,弹簧释放压缩力,磁铁推动制动杆带动轴承件卡进旋转盘的任一卡槽,使得旋转盘停止转动,电机停止。本发明能降低制动电机功耗,节约电能,降低成本。

    一种适应人体多姿态的移位机

    公开(公告)号:CN11029249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63164.8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人体多姿态的移位机,包括移动机架、设置在移动机架上并具有垂直升降端面的升降机构、承载人体的吊具、连接吊具于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面上的数个吊带,吊具随升降机构的升降做垂直升降移动。本发明通过具有垂直升降端面的升降机构来吊起需位移的人体,由多个平行的起吊点共同作用于吊具,使移位中的人体不会晃动,且移动的重心始终处于移动机架所形成的支承面上,使人体移动十分平稳,不需要操作人员除推动移位机的动作外再有稳定起吊人体的动作;同时,起吊平面大,适合人体各种姿态下的移位,尤其是需要起吊平面大的人体姿态,例如平躺姿态的平稳移位,因而适应于不同的使用场景。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传动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454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06333.5

    申请日:2017-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27 G01M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传动系统的接触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上方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左支撑座、右支撑座,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之间安装有长导柱,长导柱的下方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开关支撑座、右开关支撑座,左支撑座、右支撑座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左丝杆固定座、右丝杆固定座,左丝杆固定座、右丝杆固定座之间安装有丝杆,丝杆上套接有塑料螺母。本发明不需要数据推导,测量装置和门传动系统的接触形式一致,通过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准确的接触刚度值和接触阻尼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