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ODIPY类酸性pH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682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347492.4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ODIPY类酸性pH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该荧光探针通过2,6‑二乙炔基噻吩BODIPY衍生物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缩合反应制备。本发明所述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纯化步骤简便,且在很窄的酸性pH范围(pH=1.7‑3.5)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该探针在结合H+前后颜色变化明显,可裸眼识别,可通过溶液的颜色变化定性判断环境的pH值,是一种较好的可视化pH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在化学反应、环境监测、生态保护等方面对酸度的检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2,6-二乙炔基三聚茚基BODIPY类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634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07532.9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6-二三聚茚基乙炔基BODIPY类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通过如下方法实现:式(II)所示2-碘代三聚茚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得到式(III)2-三甲基硅乙炔三聚茚;然后式(III)所示化合物在四丁基氟化铵作用下反应得到式(VI)2-乙炔基三聚茚;最后式(VI)所示化合物与式(V)2,6-二碘代BODIPY衍生物发生Sonogashira偶联反应得到如式(I)所示的2,6-二三聚茚基乙炔基BODIPY衍生物。该化合物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且吸收范围宽(250-800nm)、吸收强度高,在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天线、近红外荧光材料等领域应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一种BODIPY类酸性pH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682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47492.4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ODIPY类酸性pH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该荧光探针通过2,6-二乙炔基噻吩BODIPY衍生物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缩合反应制备。本发明所述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纯化步骤简便,且在很窄的酸性pH范围(pH=1.7-3.5)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该探针在结合H+前后颜色变化明显,可裸眼识别,可通过溶液的颜色变化定性判断环境的pH值,是一种较好的可视化pH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在化学反应、环境监测、生态保护等方面对酸度的检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长波长BODIPY类荧光染料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5379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996289.1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波长BODIPY类荧光染料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醛基三聚茚衍生物,与BODIPY衍生物在对甲苯磺酸和哌啶催化作用下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该制备方法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该类荧光染料具有高的摩尔消光系数、较好的溶解性和光稳定性等优异的光物理性能,其紫外吸收红移到580nm以上,荧光发射波长超过600nm,是非常有前景的有机荧光染料。在细胞成像、生物标记或者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应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一种2,6-二乙炔基三聚茚基BODIPY类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634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1507532.9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6‑二三聚茚基乙炔基BODIPY类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通过如下方法实现:式(II)所示2‑碘代三聚茚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得到式(III)2‑三甲基硅乙炔三聚茚;然后式(III)所示化合物在四丁基氟化铵作用下反应得到式(VI)2‑乙炔基三聚茚;最后式(VI)所示化合物与式(V)2,6‑二碘代BODIPY衍生物发生Sonogashira偶联反应得到如式(I)所示的2,6‑二三聚茚基乙炔基BODIPY衍生物。该化合物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且吸收范围宽(250‑800nm)、吸收强度高,在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天线、近红外荧光材料等领域应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