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92543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299381.2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77/50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噻唑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噻唑类化合物包括异长叶烷基噻唑类化合物和异长叶烯基噻唑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为先以异长叶烷酮或异长叶烯酮为原料,以酸作为催化剂,异长叶烷酮或异长叶烯酮与氨基硫脲反应制得异长叶烷酮缩氨基硫脲或异长叶烯酮缩氨基硫脲;然后与α-卤代芳基酮反应制得异长叶烷基噻唑类化合物或异长叶烯基噻唑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对真菌和细菌表现出良好的杀菌和抑菌活性,同时也对肝癌细胞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是极具潜力的抗真菌、抗细菌、抗肿瘤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330802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918890.9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G1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2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节油基聚氨酯催化剂及其应用,松节油基聚氨酯催化剂为松节油基哌嗪类叔胺化合物、松节油基吡嗪类叔胺化合物、松节油基吩嗪类叔胺化合物或松节油基喹喔啉类叔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松节油基聚氨酯催化剂不含重金属,对环境更为安全,不仅对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聚合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同时也对聚氨酯乳液的固化成膜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解决了聚氨酯催化效率的同时兼顾了环保安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50356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80119.4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49/747 , C07C45/74 , G01N21/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9/747 , C07C45/74 , G01N2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显示无色,在碱性环境中示橙黄色,该酸碱指示剂为3-(2′-羟基亚苄基)诺蒎酮。本发明提供的酸碱指示剂为新型蒎烷基指示剂3-(2′-羟基亚苄基)诺蒎酮,具有遇碱由无色变成橙黄色的指示剂性能,显色范围为pH≥8.4。该指示剂,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溶剂。合成简单、显色清晰、用碱量少、指示效果比酚酞灵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9656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926924.9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等离子体预处理木质纤维素的方法,将木质纤维素原料加入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装置中,分别以N2/纯净空气混合气氛、N2气氛、O2气氛或Ar气氛作为改性处理气氛进行预处理。本发明冷等离子体对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方法,预处理过程具有简单易操作、对环境无污染、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提高了木质纤维素的酶解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54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99381.2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77/50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7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噻唑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噻唑类化合物包括异长叶烷基噻唑类化合物和异长叶烯基噻唑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为先以异长叶烷酮或异长叶烯酮为原料,以酸作为催化剂,异长叶烷酮或异长叶烯酮与氨基硫脲反应制得异长叶烷酮缩氨基硫脲或异长叶烯酮缩氨基硫脲;然后与α-卤代芳基酮反应制得异长叶烷基噻唑类化合物或异长叶烯基噻唑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对真菌和细菌表现出良好的杀菌和抑菌活性,同时也对肝癌细胞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是极具潜力的抗真菌、抗细菌、抗肿瘤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294598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823705.8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85/14 , A01N43/828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合成方法为:异长叶烯酮与氨基脲盐酸盐进行缩合生成异长叶烯酮缩氨基脲,再与氯化亚砜进行缩合环化得到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5,5,9,9‑四甲基‑5,6,7,8,8a,9‑六氢‑6,8a‑桥亚甲基‑1,2,3‑萘并噻二唑。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重质松节油的异构化产物异长叶烯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5,5,9,9‑四甲基‑5,6,7,8,8a,9‑六氢‑6,8a‑桥亚甲基‑1,2,3‑萘并噻二唑,经研究证实该化合物可以作为杀虫剂对小菜蛾具有专一性毒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484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791195.0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45/63 , C07C49/643 , A01N35/0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S)‑(‑)‑6‑溴异长叶烯酮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该合成方法为:取异长叶烯酮与溴化铜在溶剂体系中进行溴代反应,得到(6S)‑(‑)‑6‑溴异长叶烯酮。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长叶烯的衍生物—异长叶烯酮为原料,通过立体选择性反应制得(6S)‑(‑)‑6‑溴异长叶烯酮;该化合物对紫薇长斑蚜虫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毒杀作用,当其浓度为50mg/L时,紫薇长斑蚜虫的致死率高达82.2%。因此该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具有高效、环保、方便使用等特点,且合成路线简单,成本低廉,有望作为新型杀虫剂使用,尤其作为专一性杀虫剂在消杀紫薇长斑蚜虫方面具备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1919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99828.1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48 , C08G63/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桐油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1)利用桐油、丙三醇和酸酐制得桐油醇酸树脂;(2)由改性单体将步骤(1)所得桐油醇酸树脂改性,即得改性桐油醇酸树脂,其中,改性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或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利用天然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合成改性桐油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合成步骤简单,醇酸树脂的耐热性、硬度、耐水性、固化速度等性能优良,解决了醇酸树脂存在的柔性大、硬度低并且耐热性较差等缺陷,同时兼顾了环保安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9459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23705.8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85/14 , A01N43/828 , A01P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85/14 , A01N4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合成方法为:异长叶烯酮与氨基脲盐酸盐进行缩合生成异长叶烯酮缩氨基脲,再与氯化亚砜进行缩合环化得到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5,5,9,9-四甲基-5,6,7,8,8a,9-六氢-6, 8a-桥亚甲基-1,2,3-萘并噻二唑。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重质松节油的异构化产物异长叶烯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5,5,9,9-四甲基-5,6,7,8,8a,9-六氢-6, 8a-桥亚甲基-1,2,3-萘并噻二唑,经研究证实该化合物可以作为杀虫剂对小菜蛾具有专一性毒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519199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999828.1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桐油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1)利用桐油、丙三醇和酸酐制得桐油醇酸树脂;(2)由改性单体将步骤(1)所得桐油醇酸树脂改性,即得改性桐油醇酸树脂,其中,改性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或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利用天然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合成改性桐油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合成步骤简单,醇酸树脂的耐热性、硬度、耐水性、固化速度等性能优良,解决了醇酸树脂存在的柔性大、硬度低并且耐热性较差等缺陷,同时兼顾了环保安全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