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995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432024.5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合氧化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境功能材料与水污染控制领域。本发明以向日葵茎髓为载体,通过常温浸渍的方法将水合氧化铁高度分散负载到农林生物质内外表面,解决了浸渍法合成复合材料中水合金属氧化物难以分散成纳米颗粒的难题,材料的制备方法十分简便,成本低,环境友好。本发明的向日葵茎髓具有类海绵结构,利用其孔隙率高、比表面积较大的特点,作为分散水合氧化铁的模板,使水合氧化铁以纳米颗粒形式负载在生物质表面,极大提高了Fe的负载量和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从而显著提升了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和去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13456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52982.4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B79/02 , C09K17/02 , C09K101/00 , C05F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6 , Y02E50/343 , Y02W30/47 , A01B79/02 , C05F9/04 , C09K17/02 , C09K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林土壤质量的改良方法,采用沼液和生物质炭对于人工林土壤进行混合喷施,实现改良土壤的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以及有效磷的改良。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土壤限制性营养元素的种类不同,采取不同的施用比例,迅速提高土壤活性碳、氮、磷元素的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两种原料各自在土壤改良方面的优势,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工艺简便,同时能资源化利用有机质发酵后的液体残留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55166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0564022.6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土壤脂肪酸甲酯的定量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37种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品作为外标,在GC‑MS上确定运行参数,建立测定脂肪酸甲酯的方法,采用十九烷酸甲酯内标和37种脂肪酸甲酯外标的混合溶液确定外标中脂肪酸甲酯的校正因子,提取土壤中磷脂脂肪酸并进行甲酯化,结合外标中脂肪酸甲酯的保留时间和NIST谱库检索,对待测样品中碳原子数为9‑19的脂肪酸甲酯进行类型的定性分析,利用前述所得外标中脂肪酸甲酯的校正因子并结合待测脂肪酸甲酯的化学结构确定样品中碳原子数为9‑19的脂肪酸甲酯的校正因子,最后通过得出的校正因子计算土壤中碳原子数为9‑19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从而实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更准确的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6484997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610886061.1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克里金插值的水岸带淤泥厚度计算及出图方法:首先使用船载RTK和声呐进行点数据采集;然后,分别对高频和低频点数据进行普通克里金格网插值,形成两个频段的规则格网数据;最后,结合杆高等固定参数设置,计算淤泥顶和淤泥底数据,得到淤泥厚度,并使用ArcGIS进行栅格计算,得到空间淤泥厚度图。本发明的基于克里金插值的水岸带淤泥厚度计算及出图方法,将无人船应用于河道的淤泥厚度测绘中,能够提高测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度。通过对南京水西门河段进行实地测试和出图验证,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能够较好的完成典型水岸带河底淤泥的精确测定,能够为水岸带土壤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867180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84456.X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UAV与LIDAR的森林林分特征反演方法,通过结合UAV与LiDAR数据提取典型林分特征,利用特征点匹配算法和空中三角生成研究区三维点云作为数字表面模型结合LiDAR提取的数字地形模型计算树冠冠层模型,再结合地面实测林分调查数据与联合提取的点云变量构建多元回归估算模型并验证其精度。一方面冠层点云采用UAV数据,相对于LiDAR,具有灵活性高,廉价等特点,数据获取方便,具有长期定时重复观测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利用LiDAR的穿透性获取地形数据,而地形相对稳定,可以作为长期观测的数据基础。二者结合,各取所长,是一条廉价、灵活的森林状态监测方式,相关分析表明联合提取的点云变量与森林垂直信息(树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5166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564022.6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土壤脂肪酸甲酯的定量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37种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品作为外标,在GC-MS上确定运行参数,建立测定脂肪酸甲酯的方法,采用十九烷酸甲酯内标和37种脂肪酸甲酯外标的混合溶液确定外标中脂肪酸甲酯的校正因子,提取土壤中磷脂脂肪酸并进行甲酯化,结合外标中脂肪酸甲酯的保留时间和NIST谱库检索,对待测样品中碳原子数为9-19的脂肪酸甲酯进行类型的定性分析,利用前述所得外标中脂肪酸甲酯的校正因子并结合待测脂肪酸甲酯的化学结构确定样品中碳原子数为9-19的脂肪酸甲酯的校正因子,最后通过得出的校正因子计算土壤中碳原子数为9-19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从而实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更准确的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4867180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284456.X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UAV与LIDAR的森林林分特征反演方法,通过结合UAV与LiDAR数据提取典型林分特征,利用特征点匹配算法和空中三角生成研究区三维点云作为数字表面模型结合LiDAR提取的数字地形模型计算树冠冠层模型,再结合地面实测林分调查数据与联合提取的点云变量构建多元回归估算模型并验证其精度。一方面冠层点云采用UAV数据,相对于LiDAR,具有灵活性高,廉价等特点,数据获取方便,具有长期定时重复观测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利用LiDAR的穿透性获取地形数据,而地形相对稳定,可以作为长期观测的数据基础。二者结合,各取所长,是一条廉价、灵活的森林状态监测方式,相关分析表明联合提取的点云变量与森林垂直信息(树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8499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86061.1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1S15/025 , G01S15/08 , G01S19/43 , G01S19/45 , G06F22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克里金插值的水岸带淤泥厚度计算及出图方法:首先使用船载RTK和声呐进行点数据采集;然后,分别对高频和低频点数据进行普通克里金格网插值,形成两个频段的规则格网数据;最后,结合杆高等固定参数设置,计算淤泥顶和淤泥底数据,得到淤泥厚度,并使用ArcGIS进行栅格计算,得到空间淤泥厚度图。本发明的基于克里金插值的水岸带淤泥厚度计算及出图方法,将无人船应用于河道的淤泥厚度测绘中,能够提高测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度。通过对南京水西门河段进行实地测试和出图验证,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能够较好的完成典型水岸带河底淤泥的精确测定,能够为水岸带土壤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66338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911094415.9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7/06 , G01N21/3504 , G01V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13C同位素标记装置,涉及同位素标记技术领域。包括标记装置、鼓风机、红外气体分析仪、气体吸收装置、温度计、调压装置、控温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所述标记装置包括三通管、四通管、PVC管、聚乙烯套袋和聚乙烯薄膜,所述三通管与四通管之间通过PVC管相互插接,所述三通管、四通管和PVC管的表面均与聚乙烯套袋的内部套接,所述聚乙烯套袋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聚乙烯薄膜。通过设置三通管、四通管和PVC管,标记装置的高度等于三米,可将田间种植的高达两点七米的植物成功标记,解决了一般标记装置只能标记低矮盆栽植物的问题,拓宽了13C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42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1482287.8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俗腔蚓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多态性引物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检测领域。本发明利用RAD‑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从通俗腔蚓基因组DNA中筛选出12个微卫星位点,分别为Mv01、Mv02、Mv03、Mv04、Mv05、Mv06、Mv07、Mv08、Mv09、Mv10、Mv11、Mv12,其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2所示;并根据微卫星位点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36所示,使用所获得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多态性和稳定性,可适用于通俗腔蚓种群遗传多样性检测,个体鉴定以及分子辅助育种领域,为通俗腔蚓的微卫星多态性检测奠定坚实的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