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1207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087992.1
申请日:2013-03-20
Inventor: 张洋 , 周定国 , 王思群 , 江华 , 钟小仙 , 吴娟子 , 吴羽飞 , 李文定 , 阮重坚 , 吴英山 , 黄润州 , 周兆兵 , 贾翀 , 崔举庆 , 吴燕 , 刘聪 , 田野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狼尾草人造板加工剩余物改善其产品表面性能的方法,工艺步骤:1)利用豆胶或脲醛胶狼尾草人造板加工过程中产生微小颗粒状剩余物,制造狼尾草纳米纤维素;2)先采用亚硫酸钠溶液,处理狼尾草人造板加工剩余物;3)再采用稀碱液处理;4)再通过高压纳米均质器,制备出分散在水中的狼尾草纳米纤维素材料;5)在光敏涂料中添加狼尾草纳米纤维素;6)将光敏涂料施加在狼尾草人造板产品表面;使狼尾草人造板产品表面具有一定的色彩。优点:纳米纤维素具有很高的强度,其弹性模量达到150GPa,可用来增强无醛豆胶或脲醛胶狼尾草人造板产品表面耐磨强度和耐老化性能,使狼尾草附加值提高、无醛豆胶或脲醛胶狼尾草人造板产品用途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112072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87992.1
申请日:2013-03-20
Inventor: 张洋 , 周定国 , 王思群 , 江华 , 钟小仙 , 吴娟子 , 吴羽飞 , 李文定 , 阮重坚 , 吴英山 , 黄润州 , 周兆兵 , 贾翀 , 崔举庆 , 吴燕 , 刘聪 , 田野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狼尾草人造板加工剩余物改善其产品表面性能方法,工艺步骤:1)利用豆胶或脲醛胶狼尾草人造板加工过程中产生微小颗粒状剩余物,制造狼尾草纳米纤维素;2)先采用亚硫酸钠溶液,处理狼尾草人造板加工剩余物;3)再采用稀碱液处理;4)再通过高压纳米均质器,制备出分散在水中的狼尾草纳米纤维素材料;5)在光敏涂料中添加狼尾草纳米纤维素;6)将光敏涂料施加在狼尾草人造板产品表面;使狼尾草人造板产品表面具有一定的色彩。优点:纳米纤维素具有很高的强度,其弹性模量达到150GPa,可用来增强无醛豆胶或脲醛胶狼尾草人造板产品表面耐磨强度和耐老化性能,使狼尾草附加值提高、无醛豆胶或脲醛胶狼尾草人造板产品用途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168524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576065.X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江苏洛基木业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秸秆单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秸秆单板由秸秆纤维自粘结形成,所述单板经过高温热处理。在本申请的秸秆单板由秸秆纤维自粘结形成,单板中仅包括秸秆纤维,所以能够实现秸秆的大量、产业化应用;同时,多层胶合板的价值相对较高,所以能够实现秸秆的高附加值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57758.6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能型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竖木板材,所述竖木板材的至少一个表层是通过功能型药剂浸渍而成的功能型浸渍层;所述竖木板材包括主体单元、填充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木段和/或部分木段,所述木段的纵向与所述复合板材的表面呈角度;所述填充单元是填充物质与胶粘剂的混合物,经密实压制后填充在相邻的所述木段和/或所述部分木段的空隙中并粘结连接所述木段和/或所述部分木段。通过填充单元中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化木段端部吸收药剂后膨胀而发生的它两端的直径大于中段的形态变化,避免浸渍时吸湿和浸渍后干燥发生的在木段纵向不均匀的形态变化而脱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7282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038379.X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纤维秸秆刨花人造板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纤维与秸秆刨花的混合工序、施胶工序、以及成型热压工序,所述施胶工序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取2~3份预处理液,散布在350~450份纤维与秸秆刨花的混合材料上;(2)搅拌后密闭存储于容器中,储存温度为20℃~50℃;(3)存储4h~6h后,分二至四次向所述容器中投放脲醛树脂胶黏剂或酚醛树脂胶黏剂;所述预处理液由组分A、组分B和水搅拌混合而成,所述A包括用于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或木质素的酶粉或菌粉,所述组分B包括水溶性营养粉,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与水的质量份之比为(1~4):(18~20):(130~160)。具有生产成本低、可工业化实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72821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037131.1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秸秆刨花预处理液,包括组分A和水,所述组分A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或木质素降解的酶粉或菌粉,该种处理液还包括组分B,所述组分B包括水溶性营养粉;该处理液由组分A、组分B和水搅拌混合而成,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与水的投放质量份之比为(1~5):(10~18):(130~160)。具有酶粉或菌粉投放量小、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66755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1033031.8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97/02 , C08L1/04 , C08L23/06 , C08L25/06 , C08L27/06 , C08K3/36 , C08K3/32 , C08K3/22 , B29C47/06 , B29C47/90 , B32B27/32 , B32B2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芯层同步共挤阻燃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阻燃木塑复合材料为表芯层结构,表层采用聚烯烃塑料、木质纤维、纳米阻燃剂、润滑剂、偶联剂为原料,芯层采用聚烯烃塑料、木质纤维、纳米晶态纤维素/聚磷酸铵胶体、润滑剂、偶联剂为原料。原料按比例经过初混,表层原料置于单螺杆挤出机、芯层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塑化后同步挤出、定型、冷却,制成表芯层结构的阻燃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表芯层结构阻燃木塑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力学强度,并且具备较好的表面硬度、表面耐摩擦性和抗阻燃剂流失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0210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32985.7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12 , B29C47/0004 , B29C47/065 , C08L23/06 , C08L25/06 , C08L97/02 , C08L2201/04 , C08L2205/03 , C08L1/02 , C08K3/04 , C08K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抗静电的共挤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抗静电的共挤木塑复合材料为表芯层结构,表层为抗静电木塑复合材料层,以聚烯烃塑料、木质纤维、抗静电剂、润滑剂、偶联剂为原料;芯层为木塑复合材料层,以聚烯烃塑料、木质纤维、润滑剂、偶联剂为原料。原料按比例经过初混,表层原料置于单螺杆挤出机、芯层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塑化后同步挤出、定型、冷却,制成表面抗静电的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木塑复合材料具备较高的表面抗静电能力,力学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4119488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340371.4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沉淀的合成方法,甲醛溶液用强酸调到pH值1-5;按摩尔比甲醛/三聚氰胺=0.5-1,将三聚氰胺添加入甲醛溶液中;在30-90℃、搅拌条件下反应,降温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沉淀溶液;将得到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沉淀溶液经超声震荡均质化处理;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沉淀溶液抽滤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沉淀并水洗至中性,在30-7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还公开了上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沉淀作为胺基树脂胶粘剂改良剂的应用。本发明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沉淀能明显提高胺基树脂胶粘剂的耐水性,极大提高胶合强度,降低甲醛释放量,且不改变目前人造板工业胺基树脂胶粘剂的使用工艺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08741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41771.0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无机填料降低竹/塑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一、取原料,塑料(聚乙烯和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1:9)R-PP&PE、沉淀碳酸钙PCC、竹纤维RBF竹颗粒GBP和经硅烷处理过的竹纤维TRBF和竹颗粒TGBP;二、塑化造粒,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以转速90r/min、温度为155℃-180℃进行塑化造粒;三、制成的基体颗粒在85℃条件下干燥24h;四、试样制备,五、试样制备完成后在室温下冷却72h。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无机填料的使用,使得竹塑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得到降低。本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竹(木)塑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