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15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66309.5
申请日:2023-08-01
IPC: G01S19/37 ,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N3/0464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孤立森林及深度学习的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及装置,属于土壤湿度监测领域,旨在提高土壤湿度预测的精度;所述方法包括:基于GNSS监测站接收到的卫星原始数据和精密星历,得到多个测量数据;从第一信噪比数据中,截取特定高度角方位角的第二信噪比数据,并提取出反射信号信噪比分量;对反射信号信噪比分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反射信号的特征参数组;采用孤立森林算法,分别剔除每种特征参数分量中的异常值后,将多个特征参数组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训练集,对多个预设模型进行模型训练,并采用测试集确定每个训练完成的预设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预测精度,从多个训练完成的预设模型中确定土壤湿度反演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38455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59607.5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洋贝壳类废弃物粉碎至微粉,然后将海洋贝壳类废弃物微粉与水、多糖按比例混合,分散均匀后进行预冻,预冻后进行升温冻干,最后经冻干后磨成粉,即得海洋贝壳类废弃物超微活性碳酸钙冻干粉;(2)制备改性花生壳多孔材料;(3)将改性花生壳多孔材料、酵母残渣、海洋贝壳类废弃物超微活性碳酸钙冻干粉和蒙脱石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发酵,最后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8%,即得土壤调理剂。本发明优点在于(1)原料简单易得且环保。(2)显著抑制和杀灭病虫害,增加有益菌群,维持土壤健康,提高植物免疫能力。(3)具有优良的保肥、保水、透气、吸附固化的固液气三相结构,能极大地原位修复了有机污染土壤。
-
公开(公告)号:CN11219829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1052823.0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有机碳矿化能力的测定方法。本发明基于MCMC算法,通过数据同化的方法反演模型参数,将模型与实验数据结合,实时获取模型预测结果,并进行同期验证,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大大缩短实验时间,达到通过短期实验获取长期土壤有机碳矿化能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39414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1303780.9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植物叶片吸水现象及其占比的方法,包括对所述待测植物在预设周期内按不同土壤含水量分别进行控水培养;获取第一组样本;测量所述第一组样本的同位素含量,得到降雨前各部分同位素值;采用含有稳定氢同位素的标记水对待测植物进行降雨测试,降雨测试以预设强度和预设时间进行;获取第二组样本;测定第二组样本的同位素含量,得到降雨后各部分同位素值;利用二元线性混合模式,得到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待测植物叶片吸水分占比;本申请提供一种准确且方便的方法来确定叶片吸水现象,用于农林灌溉节水、森林培育等方面,为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森林结构调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33567.0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丘陵山区结构化植被指数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定不同植被层的植被盖度,以及收集文献中不同植被结构的地表径流数据和土壤侵蚀量数据;(2)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减流率、单位盖度减流率或单位盖度减蚀率的计算;(3)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各覆盖层的水土保持作用系数;(4)依据水土保持作用系数构建不同植被类型的结构化植被指数模型。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植被垂直结构中各层次的水保作用,有效的表征植被水土保持效益,弥补传统植被盖度评价植被防蚀功能的不足,为水土流失治理的植被措施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植被与土壤侵蚀模型提供了新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41649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52105.7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B7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与缓冲带耦合减控竹林氮径流损失的方法,属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施用生物炭:在竹林的径流产生区内施用生物炭,生物炭的施用量为0.5~3kg/m2;(2)设置缓冲带:在竹林径流区较低坡度的下水端划出缓冲带区,缓冲带的规格设计为:长度与径流区的长度一致,宽度为0.5~3.5m,在缓冲带区内种植黑麦草、狗牙根或结缕草。本发明基于生物炭与缓冲带耦合技术,对其应用于集约化经营竹林以减少控制土壤氮素径流损失的效果进行监测并进行机理解析,从而更加有效地从“源头减量”与“过程阻断”两个环节上减少竹林土壤氮径流损失,进而达到提高竹林投入氮肥的利用效率,保护水体环境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7269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878008.6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透水混凝土按照质量份数包括:水泥6~15份、骨料30~45份、生物质炭0.8~1.5份、着色剂0.8~1.5份、减水剂0.1~0.5份以及水2~4份。本发明的透水混凝土通过加入适量的生物质炭,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增强了透水混凝土的通气性和渗水性,能够在雨天及时地吸水、蓄水和渗水的同时过滤和吸附径流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且可以吸附环境中的噪音,解决了城市地表硬化、生态边坡破坏、大气循环不畅、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而且颜色丰富,能够适应市政工程、园林景观和生态道路等多种环境,为多功能透水混凝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788615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259059.3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称重排液式树干径流测定系统,包括树干径流采集器和集液桶,在集液桶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和自动排液装置;所述的称重传感器与无纸记录仪相连,所述的无纸记录仪由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该称重排液式树干径流测定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采用太阳能,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并设置自动排液装置,使得操作自动化,人性化,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并可以长久的在线测定和记录数据,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75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6345.8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体重量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主要用于用连续测量土壤水的渗流,属于测量领域,它包括物体收集装置,该装置下方连接有一个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还与运算器相互通信,所述运算器还与控制面板显示屏通信,所述的控制面板显示屏还与控制器相连,由控制面板显示屏设定一个参数和阈值,并将该参数和阈值传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来控制物体收集装置所需要承载的重量范围和测量的时间段,所述物体收集装置内设有主收集器和备用收集器。该系统结构简单,可连续进行对土壤水的渗流实时测量,且测量的精度高,同时可大大降低劳动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91105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21452.9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水土壤基质势剖面测量装置,包括无水土壤基质势传感器单元、锥形钻头和冲击柄;所述的锥形钻头、不少于1个无水土壤基质势传感器单元、冲击柄经过连接螺杆依次串联连接后构成圆柱状整体。本发明的无水土壤基质势剖面测量装置,适合于长期土壤基质势研究,与以往的产品相比,可以大大简化安装、使用程序,有效提高我国土壤基质势研究领域的装备水平。有效克服了常规土壤基质势测量仪的操作繁琐、边界影响大、自动化程度低的不利因素。采用无水土壤基质势剖面测量装置可以很好实现低边界效应、剖面一体化的测量,同时还可以实现土壤基质势的自动采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装置的应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