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93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1279035.X
申请日:2021-10-3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T7/521 , G06T7/55 , G06T7/30 , G06T7/13 , G06T5/70 , G06T5/40 , G06T5/5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传感器融合深度重建数据驱动方法。该方法针对分辨率为32×32的SPAD阵列探测器,设计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在强度图的引导下,将低分辨率TCSPC直方图映射至高分辨率深度图。该网络采用多尺度方法提取输入特征,并基于注意力模型融合深度数据和强度数据。另外,设计了一个损失函数组合,适用于处理TCSPC直方图数据的网络。本发明能成功将深度原始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提升4倍,在仿真数据和采集数据上验证了本发明的深度重构效果,在质量和数据指标上都优于其他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2664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576661.3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帧移位累加的低信噪比小目标检测方法,对输入的多帧图像序列,根据不同的假设速度进行移位累加,获得多个拖尾目标图像;通过模板匹配提取出图像中的拖尾目标,得到拖尾目标的长度与角度信息;由提取出的拖尾目标的长度与角度信息进行反推得到目标的真实运动速度;根据目标的真实运动速度对原始低信噪比序列进行多帧移位对齐累加,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从原始的低信噪比图像中提取出能量增强后的目标;通过航迹关联抑制移位对齐累加后的图像序列中的虚警。本发明不仅适用于静止目标,还适用于运动的目标,大大增加了不同场景的适用性;同时在低信噪比场景下探测率高,能够有效抑制目标检测中可能出现的虚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5216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11516187.7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理工晟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环境下红外热像仪参数测试系统,包括红外光源辐射模块、靶标、红外光学准直模块、真空仓、图像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控制红外光源辐射模块的辐射温度,移动导轨改变辐射光源,调整位移台改变红外热像仪的角度。红外准直光学模块主要由离轴平行光管构成,产生准直光束提供给被测红外热像仪。离轴平行光管放在真空仓中,模拟空间环境。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待测热像仪成的图像,并显示出来,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完成对相对光谱响应、噪声等效温差NETD、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测试。本发明提供了单色光源模块和差分黑体,利用双导轨移动进行切换,可以使用不同辐射源测量光谱参数和成像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183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89122.9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焦平面偏振图像传感器偏振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驱动偏振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在无光条件下多次采集图像数据,在光功率恒定的光源照明下、旋转布儒斯特起偏器并在每一个旋转角度下多次采集图像数据,接着在均值化处理后选定所采集图像中间的目标像素区域、根据最小二乘准则可由所测数据计算得到偏振调制参数,最后根据偏振调制参数得到偏振主轴偏移量和偏振效率。本发明考虑到了暗信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用偏振调制参数、偏振主轴偏移量、偏振效率三个参数表征偏振性能,测试结果精度高,且测试系统模块化的设计适用于多种分焦平面偏振图像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71557.4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低照度视频增强硬件实现方法,包括:RGB和HSV空间相互转换;对于V通道,得到输入这一帧图像的像素个数和总灰度值;亮度评价模块,依据图像的平均亮度值对图像的低照度情况定量评价并划分层级,并加入阻尼系数防止参数突变;根据低照度的评价确定合适的限幅值,对一帧图像的直方图信息统计和存储;对统计结果归一化得到映射表;双线性插值,消除分块直方图均衡的块效应;判断像素点运动强度,区分前景和背景;对背景用双边滤波算法空域去噪;对前景时域去噪。本发明利用CLAHE算法保持颜色不失真的同时提高低照度图像亮度和对比度,并且能根据场景实时变化增强程度,再通过视频3D去噪算法提升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62327.4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1S17/894 , G01S7/48 , G06T17/00 ,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距离复杂场景的激光雷达深度估计方法,包括:在数据预处理中充分利用回波信号的时域相关性,对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时域上的全局多深度开窗;利用空间相关性进行空像素的填补;采用优化框架,基于预处理后的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数据的泊松分布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求解成本函数的最小值,以得到准确的深度估计。本发明针对远距离复杂场景下激光雷达得到的三维点云情况复杂的问题,有效改善了深度图像的质量,提升了对低光子水平的鲁棒性,提高了三维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2187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810463293.5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T7/246 , G06V10/764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长程跟踪的鲁棒性视觉目标跟踪方法,首先根据视频序列的初始帧图像与目标在初始帧中的位置信息提取正负样本,对样本图像块作特征提取得到低维特征向量,使用线性支持向量机技术初始化目标外观模型;然后对得到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逻辑斯蒂回归,对目标外观模型在粒子滤波框架下估计目标位置;随后,将中值流跟踪算法与当前的粒子滤波算法结合协同跟踪,在跟踪过程中采用增量减量技术在线更新外观模型,将原始的外观模型与新样本结合在线更新外观模型,直到最后一帧结束更新,从而实现了鲁棒性的视觉目标跟踪。本发明实现了机制迥异的两路跟踪方法的并行互补,解决了跟踪进程中不断产生新信息而造成空间冗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80120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710792936.6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nventor: 任侃 , 张晓敏 , 顾国华 , 钱惟贤 , 陈钱 , 路东明 , 顾烨怡 , 朱宇遥 , 万敏杰 , 隋修宝 , 何伟基 , 孟思岐 , 王佳佳 , 王佳节 , 过玲钰 , 杨诗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和转移受限粒子滤波的红外小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引入一个表征正常目标区域和表征噪声背景离群区域的遮挡二值指示向量,结合目标字典模板,建立红外小目标的稀疏表示模型;然后,通过显著性检测提取红外图像高频区域,作为粒子滤波模型状态转移过程中的先验信息,在此限制下进行目标状态预测和粒子采样;最后,建立了基于目标样本粒子稀疏重构误差差异性的粒子滤波观测模型,并结合在线模板更新策略实现对目标状态的估计与跟踪。本发明增强了随机粒子的状态估计能力,提升了粒子稀疏表征对小弱运动目标的适应能力和跟踪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5121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1292427.8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包括EMCCD芯片、EMCCD驱动电路、FPGA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系统供电电路、成像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所需系统供电电路分别与EMCCD芯片、EMCCD驱动电路、FPGA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连接,并提供稳定电压;FPGA电路分别与EMCCD驱动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成像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所需时序;EMCCD芯片分别与EMCCD驱动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系统供电电路和镜头连接,本发明使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最后实现微光下较好的成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05552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1337314.0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nventor: 何伟基 , 曾超林 , 顾国华 , 陈钱 , 邹燕 , 夏一凡 , 张闻文 , 隋修宝 , 钱惟贤 , 路东明 , 于雪莲 , 许航 , 陈宁琨 , 边子萱 , 杨文青 , 杨存龙
IPC: H04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EMCCD测试系统,包括NI主机、EMCCD器件底座、串口转接板、差分信号转接板、VPC系列连接器、低电压差分电平转换电路、正弦波驱动电路、可编程电源电路、背板、相关双采样电路以及供电电源。本发明采用集成电源芯片进行电压转换,集成电源芯片具有效率高、功耗低、噪声低,集成度高、不需要额外滤波电容和电感等优点,满足工业级别测试系统的需求,针对不同型号的EMCCD,只需要设计不同的EMCCD底座即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