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辨识及噪声编码的火电厂重放攻击检测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4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10901.2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系统辨识及噪声编码的火电厂重放攻击检测算法,通过系统辨识原理,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残差卡方检验法和噪声编码方法应用于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网络攻击检测中;通过设置合适的告警阈值和高斯噪声方差,可以满足实际的网络攻击误报率和检测率,实现对重放攻击的检测,同时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一种协调控制系统受到网络攻击的检测手段,为识别针对传感器重放攻击提供一定依据。本发明可实现在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传感器受到重放攻击时,检测出残差分布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受到重放攻击。实现了在不影响协调控制系统正常运行,不依赖网络流量分析手段的网络攻击检测。

    一种考虑惯性分布的孤岛微电网低频减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6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69490.6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惯性分布的孤岛微电网低频减载方法,包括:建立自适应计算微电网内功率缺额的功率缺额计算模型;将考虑微电网内所有惯性组成的广义惯性时间常数与上述模型相结合,得到新的功率缺额计算模型;通过对微电网中不同节点的惯性时间常数进行排序,建立考虑惯性分布作为选址定容的依据的低频减载模型;建立含多种新能源的孤岛微电网稳态模型,对低频减载模型进行有效性仿真验证。该方法通过对微电网惯性这一参数以及惯性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实现了微电网低频减载过程中切负荷量与频率恢复速度的优化,使得微网系统在受到较大扰动时频率能够更快的恢复稳定,提高了微网孤岛运行时的频率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考虑多时步耦合的电动汽车可调潜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4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62328.X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时步耦合的电动汽车可调潜力评估方法。考虑到电动汽车可调潜力在各时步间存在耦合关系,结合各类电动汽车的客观响应能力和主观响应意愿,分析各时步间耦合关系对电动汽车调节能力的影响,建立电动汽车可调潜力评估双层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该方法具体包括:基于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型,建立电动汽车客观响应能力评估模型;基于消费者心理学模型,建立电动汽车主观响应意愿模型;结合电动汽车的客观响应能力和主观响应意愿,分析各时步间耦合关系对电动汽车调节能力的影响,建立考虑多时步耦合的电动汽车可调潜力评估双层优化模型。该方法考虑了电动汽车的调节潜力在各时步间的耦合关系,结合客观响应能力和主观响应意愿对电动汽车可调能力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更为准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基于双侧特征的双向生成对抗网络汽轮机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06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23386.1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侧特征的双向生成对抗网络汽轮机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将汽轮机物理侧和网络侧数据结合,采用双向生成对抗网络算法,判断汽轮机系统中是否存在网络入侵行为。该方法包括:采用数据分析方法筛选和提取物理侧和网络层特征构造入侵检测特征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滑动指数平均的双向生成对抗网络;基于入侵检测特征集训练双向生成对抗网络;基于训练后的双向生成对抗网络对汽轮机网络入侵行为进行检测。该方法得到的汽轮机网络入侵检测准确率较高,可以检测出汽轮机系统中潜在的网络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面向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气体检测与预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825899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21836377.5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向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气体检测与预警装置,包括降压斩波buck电路、信号采集电路、电压调理电路、中心处理器和蜂鸣器报警电路,降压斩波buck电路与信号采集电路连接,信号采集电路与电压调理电路连接,电压调理电路与中心处理器连接,中心处理器分别与降压斩波buck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降压斩波buck电路调理传感器预热过程,确保传感器稳定进入工作状态;通过阈值比较,与蜂鸣器报警电路配合,能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等危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