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90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160246.1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PI控制器调谐方法,属于电机控制领域。本发明将传统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频域模型中的推力(转矩)系数和质量(惯量)合并为一个增益,并辨识该增益,然后利用辨识结果进行控制器调谐。本算法通过给定周期性速度指令,利用周期性变化的速度与速度微分之间的关系,实现增益辨识;以开环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为指标进行控制器调谐,实现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提出的算法兼顾了高性能,可靠性以及简易性。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上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60246.1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PI控制器调谐方法,属于电机控制领域。本发明将传统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频域模型中的推力(转矩)系数和质量(惯量)合并为一个增益,并辨识该增益,然后利用辨识结果进行控制器调谐。本算法通过给定周期性速度指令,利用周期性变化的速度与速度微分之间的关系,实现增益辨识;以开环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为指标进行控制器调谐,实现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提出的算法兼顾了高性能,可靠性以及简易性。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上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9553.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K1/18 , H02K1/12 , H02K1/20 , H02K1/2798 , H02K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冷却一体化增材电枢绕组的定子和轴向磁通同步电机,包括若干定子铁心齿和电枢绕组;相邻定子铁心齿之间形成定子槽,电枢绕组位于定子槽部分为槽内导体、位于定子铁心齿端部部分为端部导体,电枢绕组采用增材制造工艺打印而成,电枢绕组设有若干层绕组单元,若干层绕组单元的槽内导体错层内缩,内缩部分形成槽内油路,对应于槽内油路的上下两层绕组单元的端部导体向外延伸,该两层绕组单元的延伸部分之间形成端部油路,同层的槽内和端部油路互相连通构成一层绕组油路单元,多层绕组油路单元互相并联;该定子和电机由于电枢绕组的端部导体和槽内导体采用错层延伸和内缩设计,形成多层并联的绕组油路,因此起到了增强散热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7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71088.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无铁心直线电机线圈及绕组和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该线圈由增材制造的导线制成,所述导线由若干个左、右导线依次连接而成,左、右导线结构相同,均呈条状结构;导线上、下端部与有效边夹角均为α;左、右导线的有效边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左导线各有效边和右导线各有效边的总宽度均为τ/3,两者的之间距离为τ,τ为电机极距。本发明提高了线圈磁通、改善了绕组因数、减小端部体积,从而增大了电机的推力密度;同时,采用多层条状导体排列,减小了涡流损耗,降低了涡流制动力,提高电机动态性能与输出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736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158896.5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间接复合水冷锥形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及冷却方法,包括相互配合的初级结构和次级结构,所述初级结构包括:初级铁芯,呈“V”型设置,初级铁芯上设有齿槽,绕组线圈,嵌套在齿槽中,外壳,呈半包覆结构,外壳中开有若干个直通水道,直通水道沿外壳的侧壁、内壁设置,所述次级结构包括:支撑结构,作为基准,支撑结构面向初级结构的一侧呈“V”型凹陷,与初级结构的“V”型凸起相适配,次级铁芯,位于支撑结构的斜面上,永磁体,位于次级铁芯靠近初级结构的一侧,与绕组线圈贴近。本发明增大了气隙面积,提高电机磁负荷;同时采用包覆冷却方式,增强散热和隔热能力,从而增大电机的推力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10028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577977.9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K4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独立绕组双边平板型永磁直线电机,包括初级、次级和气隙。初级包括电枢绕组、初级导磁铁心和永磁体阵列。次级两边有两个初级组件,形成双边结构。初级导磁铁心形成一个大开口槽结构,槽口设置永磁体阵列。初级导磁铁心相对开口槽的一边设置电枢绕组,次级两边两个初级的电枢绕组为同一相绕组,但电角度相差180°。次级为具有凸极结构的导磁铁心及间隙组成。两个初级和次级之间形成两个气隙。电机为单相电机或者多相电机,多相电机为单相电机的模块化组合。本发明永磁直线电机的永磁体和电枢绕组均位于初级,且采用大齿槽设计,利于实现绕组散热及采用大的电负荷设计,以提高推力,同时次级结构简单质量轻。
-
公开(公告)号:CN104455141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656379.1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联磁路混合励磁直线电磁阻尼器,属电机技术领域,它包括初级和次级,初级和次级之间为气隙。所述初级由导磁的铁心、永磁体和励磁线圈组成。永磁体表贴在初级铁心表面,或内置在铁心表面开的浅槽内。励磁线圈绕制在初级铁心的齿或轭上。永磁体与励磁线圈与铁心形成串联的磁路。所述次级由导磁且高导电的板结构,或者由高导电材料和高导磁基板形成的复合结构。初级永磁体、励磁绕组和铁心上串联磁路的磁力线穿过次级,形成闭合磁回路。当初级和次级相对运动时,次级上磁通发生变化,感应产生电涡流,从而产生涡流阻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阻尼器控制性差,力密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597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149553.3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K4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气隙独立绕组结构的三维磁通永磁直线电机,属电机技术领域,它包括初级组件、次级组件和多个气隙。初级组件包括n个初级单元和电枢绕组,初级单元沿垂直水平方向排列,每个初级单元上极性交错排列的(2m+1)个永磁体组成阵列,每块永磁体的宽度为τ/2(τ为极距),永磁阵列两端设有的环形导磁铁心与永磁阵列形成两个矩形槽,上下两个槽内设有同相位电枢绕组。次级组件由与初级单元在垂直水平方向上交替排列的(n-1)个次级单元组成,次级单元铁心上周期性设置非导磁槽或者隔磁桥,相邻次级单元的非导磁槽沿水平方向错开距离τ/2。电机共有(2n-2)个气隙。该电机采用三维磁路,能有效实现高电磁负荷,具有高推力密度及高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73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58896.5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间接复合水冷锥形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及冷却方法,包括相互配合的初级结构和次级结构,所述初级结构包括:初级铁芯,呈“V”型设置,初级铁芯上设有齿槽,绕组线圈,嵌套在齿槽中,外壳,呈半包覆结构,外壳中开有若干个直通水道,直通水道沿外壳的侧壁、内壁设置,所述次级结构包括:支撑结构,作为基准,支撑结构面向初级结构的一侧呈“V”型凹陷,与初级结构的“V”型凸起相适配,次级铁芯,位于支撑结构的斜面上,永磁体,位于次级铁芯靠近初级结构的一侧,与绕组线圈贴近。本发明增大了气隙面积,提高电机磁负荷;同时采用包覆冷却方式,增强散热和隔热能力,从而增大电机的推力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1400534.5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对称磁障永磁辅助磁阻同步直线电机,属电机技术领域。它包括初级组件和次级组件;初级组件包括初级铁心和电枢绕组;初级铁心上开槽,分别形成初级铁心轭、初级铁心齿和槽;槽内设置电枢绕组,绕组采用集中绕组结构,次级组件包括次级铁心和永磁体;初级组件和次级组件之间为气隙结构,次级铁心开km+1个槽,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为相数,包括km‑1个中间槽和两个端部槽,其中两个端部槽为半槽;该结构利用磁阻推力部分代替永磁推力,有利于降低成本,不对称磁障结构利于降低电机的齿槽力,提高推力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