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茶的杀青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9996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56859.9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茶的杀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摘挑选好的桑叶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边煮边搅拌除去桑叶上的污垢和草腥味,然后将煮后的桑叶捞出放入冷水中定色,定色后的桑叶再经脱水、揉捻、干燥、提香成为桑叶茶。所说的边煮边搅拌桑叶的时间为90-180秒。所说的冷水定色,其水温为10-20℃。本发明的杀青时间短,温度也不是很高,有利于保持桑叶中的有用物质,同时还保持了桑叶的清香和颜色,完全达到了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桑叶茶的杀青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9996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56859.9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茶的杀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摘挑选好的桑叶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边煮边搅拌除去桑叶上的污垢和草腥味,然后将煮后的桑叶捞出放入冷水中定色,定色后的桑叶再经脱水、揉捻、干燥、提香成为桑叶茶。所说的边煮边搅拌桑叶的时间为90-180秒。所说的冷水定色,其水温为10-20℃。本发明的杀青时间短,温度也不是很高,有利于保持桑叶中的有用物质,同时还保持了桑叶的清香和颜色,完全达到了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一种稻果菇套作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993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04050.X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果菇套作方法,包括对田土进行改造布局:对田土挖沟起垅,田土的四周设置地埂,垅的一端与地埂联结,方便从地埂到垅上管理果树及采果运输;垅的另一端距对面地埂的距离为一条沟宽度,便于整块地的沟与沟全部贯通,方便灌水和机械耕作;相邻垅的布局可相同,也可变换沟的位置;在田土正中或某一侧或某一角设置池塘或/和深水沟,便于种菇期田土中鱼能生存;5月至9月向沟中加水种植水稻;10月至次年4月放干沟中的水,放干水的沟中种菌菇;在垅和地埂上种果树。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新农田的水旱套种轮作,还能对原已种植果树、桑树的田土改造,在对已种植经济作物影响不大的同时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增加茶用桑芽尖、芽叶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276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911020840.3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桑茶原料生产采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加茶用桑芽尖、芽叶产量的方法,通过摘取桑树嫩枝条顶芽作茶,摘取嫩枝条上长大叶片用于生产片叶茶或桑叶粉;随后叶柄基部长出腋芽,腋芽长到2~3cm时齐桩剪下新枝条,集中抹芽收集腋芽,得到嫩尖、芽叶。本发明中顶端优势去除后的嫩枝条的叶片及腋芽数量增加,提高芽叶产量;腋芽采用集中抹芽,速度比在桑园中逐个掐芽快,从而大大提高采芽速度;同时可对整个桑园进行多批次批剪伐,年内桑树生长期中比较均衡地不间断地有新芽叶供生产,规避了常规方法只能集中在一季有芽尖采收的问题;而对一株桑树一年内剪4‑6次,发芽数增加4‑6倍,尤其较单季采枝条顶端芽尖则增加数十、上百倍。

    一种增加茶用桑芽尖、芽叶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2764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20840.3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桑茶原料生产采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加茶用桑芽尖、芽叶产量的方法,通过摘取桑树嫩枝条顶芽作茶,摘取嫩枝条上长大叶片用于生产片叶茶或桑叶粉;随后叶柄基部长出腋芽,腋芽长到2~3cm时齐桩剪下新枝条,集中抹芽收集腋芽,得到嫩尖、芽叶。本发明中顶端优势去除后的嫩枝条的叶片及腋芽数量增加,提高芽叶产量;腋芽采用集中抹芽,速度比在桑园中逐个掐芽快,从而大大提高采芽速度;同时可对整个桑园进行多批次批剪伐,年内桑树生长期中比较均衡地不间断地有新芽叶供生产,规避了常规方法只能集中在一季有芽尖采收的问题;而对一株桑树一年内剪4-6次,发芽数增加4-6倍,尤其较单季采枝条顶端芽尖则增加数十、上百倍。

    一种桑叶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833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02767.0

    申请日:2018-03-13

    Inventor: 刘露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该茶由3~5份的桑叶、2~3份的玉米须、3~4份的鲜荷叶、1~2份的牛蒡子、1~2份的玉竹叶和2~3份的麦冬,经干燥、混合、粉碎、过筛后制得。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质量份数计,取3~5份的桑叶、2~3份的玉米须、3~4份的鲜荷叶、1~2份的牛蒡子、1~2份的玉竹叶和2~3份的麦冬;2)将步骤1)中所取各组分干燥后混合,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过50目筛,再包装成袋,灭菌,制得桑叶降糖茶。该降糖茶以桑叶佐以玉米须、鲜荷叶、牛蒡子、玉竹叶和麦冬,具有利尿、解热、利胆作用及鲜荷叶清热、降脂、抗氧化作用,不仅能够降低餐后血糖值,还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对机体的损害。

    一种桑叶清肠茶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52274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02742.0

    申请日:2018-03-13

    Inventor: 刘露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叶清肠茶及其制备工艺,涉及茶品生成技术领域,该桑叶清肠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物质组成:富硒桑叶粉末40~50%、绞股蓝粉末10~20%、茶树根粉末5~10%、猪红粉末20~45%;所述的桑叶清肠茶制备工艺为:将富硒桑叶粉末、绞股蓝粉末、茶树根粉末和猪红粉末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即得桑叶清肠茶。本发明科学配伍,将富硒桑叶与绞股蓝、茶树根和猪红进行复方调配,使其功能互补,功效所长,扬其利,避其短,将“泻火”缓解为“清热”、将“通便”调理成“润肠”,达到可长期饮用、保健强身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