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606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90974.8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网二次设备接线端子排的隔离装置,涉及隔离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隔离组件、绝缘支撑组件、驱动组件、防护组件、导向组件和防拆卸组件;隔离组件设有夹持范围可调的夹持腔;绝缘支撑组件可与接线端子排可拆卸连接;驱动组件用于使得绝缘支撑组件在与接线端子排解除锁定连接的解锁状态以及与接线端子排锁定连接的锁定状态之间切换;防护组件具有两组,导向组件为两组与防护组件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提供导向组件与接线端子排侧面接触的弹性作用力;防拆卸组件用于对驱动组件形成罩盖。该设计具有安全高,隔离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7946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90963.X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线缆电磁防舞器,涉及低压电缆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箍、支撑组件、风速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固定箍的侧面安装有侧架;侧架上固定有盘座;支撑组件安装于盘座上,包括夹管组件以及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连接于夹管组件与盘座之间,用于调节夹管组件与盘座之间的距离;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管、第一电磁件以及第二电磁件;第一电磁件与第二电磁件活动设置在固定管中,且之间相斥配合;第一电磁件与盘座连接;第二电磁件与夹管组件连接;控制器与风速传感器、第一电磁件以及第二电磁件电连接。能够在风力变大时自动扩大线缆之间的间距的效果,防止两相短路跳闸。
-
公开(公告)号:CN119557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129578.7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985 , G01D21/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实时健康监测方法包括,采集第一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实时监测数据,对所述实时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健康数据;构建初始健康监测模型,使用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所述实时健康监测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获得实时健康监测模型;将所述实时健康监测模型部署到嵌入式系统中,获得实时采样数据,根据所述实时采样数据对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进行健康评级,获得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对应的健康等级;对所述第二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进行维护。本方法实现了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精准的实时监控检测,保障导线的正常工作,满足供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8926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672268.9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纤维芯导线压接部位漏磁检测用磁性喷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剥离碳纤维芯导线表面的铝线,并清理碳纤维芯表面;S2、将混有磁性粉末的溶液均匀喷涂到碳纤维芯上并形成磁粉层;S3、在溶液磁粉层保持湿润的情况下,套上铝衬管和金具并压接,以在压接操作后保持磁粉层与碳纤维芯的状态较好的跟随性。本发明能够保证磁性溶液完整、紧密且均匀地分布在碳芯压接部位的表面,使得碳纤维芯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磁粉层,保证磁粉层与碳纤维芯的状态保持较好的跟随性,当碳纤维芯产生缺陷时,磁粉层也产生缺陷,助于实现碳纤维芯压接部位的漏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693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5175.6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电磁脉冲的电缆,包括:传导组件、第二屏蔽层、护套层与缓冲绳;传导组件包括第一屏蔽层和套接在第一屏蔽层内的多根导线;第二屏蔽层套接于传导组件外;护套层套设于第二屏蔽层的外部,且护套层与第二屏蔽层之间围成缓冲层;缓冲绳设置于缓冲层内,且环绕第二屏蔽层;缓冲绳上包括多个缓冲段和多个连接段;缓冲段抵接护套层与第二屏蔽层;连接段与护套层以及第二屏蔽层均间隔设置。本方案提供的抗电磁脉冲的电缆中,缓冲层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在电缆受到外力作用时,如弯折、震动等,缓冲层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缓冲电缆受到的冲击,提高电缆的机械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8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5179.4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测试装置,涉及电磁干扰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缓冲结构、角度调节架和电磁干扰测试仪;支架的高度能够调节;缓冲结构设置在支架上,包括缓冲结构包括支撑板、若干缓冲杆以及弹性件;角度调节架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上设置有球头结构或球座结构;支架上设置有球座结构或球头结构;球头结构与球座结构能够相对滑动;缓冲杆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支架滑动连接;弹性件连接于支撑板与支架之间;电磁干扰测试仪设置在角度调节架上,并能够实现角度调节;电磁干扰测试仪的外壁设置有散热件。能够对不同高度的测点进行测量,同时角度可调节,还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8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20748.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脉冲模拟器延长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水平极化电磁脉冲模拟器的延长锥结构,包括安装部件,包括模拟器本体,设置在模拟器本体上的延长组件、设置在延长组件上的拉绳组件、设置在延长组件上的收紧组件;以及,连接部件,连接部件设置在安装部件上,包括设置在安装部件上的卡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模拟器本体上的对接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延长组件、拉绳组件和收紧组件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延长椎结构的快速组装与拆卸,解决了传统延长椎结构不便于拆卸安装的问题,通过设置卡接组件和对组件的配合使用,可方便安装部件轻松地安装在模拟器本体,解决了不便于操作安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73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22738.8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16C60/00 , G01N5/04 ,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热分解机制模型的确定方法,包括:对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进行热失重测试,得到所述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失重数据;根据所述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失重数据得到不同反应转化率下的活化能;根据所述活化能、热力学常数和热力学温度得到温度积分,并根据温度积分与反应转化率的拟合曲线得到热分解机制模型的反应级数;根据所述反应级数得到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热分解机制的模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热分解机制模型,并且得到的热分解机制模型的精确度较高,更好地反应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遵循的热分解动力学。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6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00623.3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磁脉冲模拟器高压充电电源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高频脉冲电流信号约束库确定模拟高频电流生成电路;基于时间序列获取模拟高频电流生成电路的回路输出电流信号;基于模拟高频电流生成电路的回路输出电流信号,确定模拟高频电流生成电路的滤波组件;基于时间序列获取设有滤波组件的模拟高频电流生成电路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判断滤波组件对模拟高频电流生成电路是否造成干扰;实现了通过设置滤波组件,防止通过高压线路耦合而来的干扰进入高压源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5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02114.4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电容分压促使预电离间隙放电的自触发开关,包括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阴极电极盘上,且呈圆形分布,另一端均固定在阳极电极盘上,支撑杆内部设置有同轴空心柱形绝缘子,且同轴空心柱形绝缘子两端固定在阴极电极盘或阳极电极盘上,同轴空心柱形绝缘子内部设置有阴极端和阳极端,阴极端与阳极端直接设有空隙。本发明利用对开关电极设计通槽形成预电离间隙,并且中心预触发电极部分比电极高出0.1mm,使得预电离电子易成为有效的初始电子。预电离间隙两侧利用电容装配分压形成电压差,使得开关放电得以促进,从而在不外加触发设备的条件下改善开关的工作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