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1943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064408.6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G01N21/17 , G01N21/3504 , G01N21/39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声光谱的气体检测装置,设置有激光发射组件、第一光声池、声信号检测组件、信号放大组件、相位检测组件和可见光发射组件;激光发射组件的输出端对准第一光声池的入射端;声信号检测组件容置于第一光声池中,且其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组件的输出端与相位检测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相位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激光发射组件连接;可见光发射组件用于向第一光声池的出射端发射可见光。可见光发射组件向第一光声池的出射端发射可见光,可见光透过第一光声池后向激光发射组件传播,形成校准光路,根据校准光路调整激光发射组件和第一光声池的位置,实现检测光路的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465998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82472.X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声光谱的椭球形共振光声池。本发明的光声池包括进气口、出气口、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谐振腔、声音传感器和第一透光窗口,其中进气口与第一缓冲腔相连,出气口与第二缓冲腔相连,所述声音传感器连接谐振腔,第一透光窗口设置于光声池的端部的外侧,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对称地设置于光声池的纵向对称轴的两侧,两缓冲腔之间连接谐振腔,所述谐振腔的形状呈椭球形。本发明在圆柱形共振光声池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出椭球形共振光声池,经实验测试,本发明的光声池在信噪比方面要高于圆柱形共振光声池,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共振光声池存在信噪比低的缺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2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99659.5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01 , G01N21/03 , G01N21/17 ,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声光谱检测的光声池,共振腔横向设置在垂直平行设置的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的顶部,且共振腔、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的内部贯通,因而共振腔与两个缓冲腔形成了Π形结构,当红外光经过第一光学窗片和第二光学窗片时,第一光学窗片和第二光学窗片会发生光散射现象引起噪声,由于第一光学窗片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第二光学窗片与水平方向呈135°夹角,可以使得反射光尽可能与共振腔垂直,进入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窗口噪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解决了现有的光声池窗口处噪声信号较大,导致痕量气体光声光谱检测灵敏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938123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2319507.6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G01N21/17 , G01N21/3504 , G01N21/39 , G01N2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声光谱的气体检测装置,设置有激光发射组件、第一光声池、声信号检测组件、信号放大组件、相位检测组件和可见光发射组件;激光发射组件的输出端对准第一光声池的入射端;声信号检测组件容置于第一光声池中,且其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组件的输出端与相位检测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相位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激光发射组件连接;可见光发射组件用于向第一光声池的出射端发射可见光。可见光发射组件向第一光声池的出射端发射可见光,可见光透过第一光声池后向激光发射组件传播,形成校准光路,根据校准光路调整激光发射组件和第一光声池的位置,实现检测光路的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217586879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1543965.1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01 , G01N21/03 , G01N21/17 ,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声光谱检测的光声池,共振腔横向设置在垂直平行设置的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的顶部,且共振腔、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的内部贯通,因而共振腔与两个缓冲腔形成了Π形结构,当红外光经过第一光学窗片和第二光学窗片时,第一光学窗片和第二光学窗片会发生光散射现象引起噪声,由于第一光学窗片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第二光学窗片与水平方向呈135°夹角,可以使得反射光尽可能与共振腔垂直,进入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窗口噪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解决了现有的光声池窗口处噪声信号较大,导致痕量气体光声光谱检测灵敏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586890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1071103.3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声光谱的椭球形共振光声池。本实用新型的光声池包括进气口、出气口、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谐振腔、声音传感器和第一透光窗口,其中进气口与第一缓冲腔相连,出气口与第二缓冲腔相连,所述声音传感器连接谐振腔,第一透光窗口设置于光声池的端部的外侧,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对称地设置于光声池的纵向对称轴的两侧,两缓冲腔之间连接谐振腔,谐振腔的形状呈椭球形。本实用新型在圆柱形共振光声池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出椭球形共振光声池,经实验测试,本实用新型的光声池在信噪比方面要高于圆柱形共振光声池,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共振光声池存在信噪比低的缺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1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08798.1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陈秋霖 , 许永鹏 , 赵思诚 , 孙炜昊 , 杨伟鸿 , 李卓潇 , 高萌 , 臧奕茗 , 范才进 , 严英杰 , 成传晖 , 刘亚东 , 黄之明 , 江秀臣 , 罗颜 , 卓然 , 王国利
IPC: G01R35/00 , G01R31/12 , G01R15/20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MR传感器的灵敏度补偿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温度补偿电路引入负温度系数温敏电阻与TMR电流传感器串联;使用拟合补偿技术,通过精确测量温度与传感器灵敏度的对应关系,并利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温度和灵敏度的映射曲线;构建并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学习并模拟空间地磁场、温度的环境因素与TMR电流传感器测量输出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上位机实时获取的环境温度信息以及模型预测的校正因子,对TMR电流传感器的原始输出信号进行实时校正补偿。本申请通过独特的补偿机制和优化算法,显著提高了电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环境因素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5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74228.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汪万伟 , 罗颜 , 钟荣富 , 卓然 , 张承周 , 成传晖 , 杜启业 , 高萌 , 许家凤 , 陈秋霖 , 王植 , 赵思诚 , 刘贯科 , 阙韵锋 , 李元佳 , 周雄 , 陈继师
IPC: G01R31/327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断路器开断风险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评估高压断路器的开断失败风险,降低高压断路器开断失败概率。本发明包括:获取所述高压断路器在当前谐波分量作用下,发生近区故障时的过零点电流变化率;根据所述过零点电流变化率计算所述高压断路器的总体恢复电压上升时间;根据所述总体恢复电压上升时间计算所述高压断路器两端的瞬态恢复电压在线路侧振荡电压消失之前达到的第一峰值电压;采用所述总体恢复电压上升时间和所述第一峰值电压计算所述高压断路器的初始恢复电压上升率;判断所述初始恢复电压上升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判定所述高压断路器存在开断失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704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65313.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芳纶绝缘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芳纶绝缘纸,以石墨烯改性的芳纶纳米纤维和二氧化硅包覆的碳纳米管作为复合填料,通过真空抽滤手段填充在芳纶纤维纸基材料中,使得纳米填料的平行排列可以提供更多的导热通道,增强热传导路径,在赋予了芳纶复合纸高导热的同时,通过真空退火处理,减少了复合纸内部的残余应力,均匀化材料的晶粒结构,提高了复合纸的强度、韧性和塑性,能够作为耐热绝缘材料保障电力设备中变压器或电机的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790142.8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26 , G06F18/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压器生产阶段碳足迹评价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敏感性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变压器生产阶段的能量消耗清单和废物排放清单;建立变压器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根据能量消耗清单和废物排放清单收集变压器的碳排放数据,根据碳排放数据计算变压器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确定影响变压器碳足迹的敏感因素,确定各敏感因素的参数波动范围及概率分布;对各敏感因素进行抽样产生数据样本;把数据样本输入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得到各数据样本对应的变压器生产阶段碳排放结果;把数据样本及其对应的碳排放结果输入MARS模型,计算各敏感因素对变压器生产阶段碳足迹波动的贡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