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4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2783.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06 , H02J3/00 , H02J3/32 , H02J3/3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神经网络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组合预测和优化方法,包括S1、搭建CNN‑LSTM‑GWO组合预测模型,将其与单个LSTM神经网络与CNN‑LSTM组合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通过输入相同的训练集进行训练,对比测试集预测效果;S2、将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用于后续新型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工程当中,将权重更新的日内滚动优化方法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过程当中,对比该方法与传统的滚动优化方法新型电力系统的成本大小。本发明通过整合两个特别有效的预测风能和太阳能的神经网络来探索最近的进展。这种组合提高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此外,结合灰狼优化算法加快了训练过程,增强了模型对超短期预测和优化调度任务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98296.5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H02J3/0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28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计及交通网拓扑的电交通耦合协同调度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基于交通系统的当前道路拓扑信息和道路车流量构建交通系统调度模型,同时基于电力系统的发电信息构建电力系统调度模型,通过交通系统调度模型和电力系统调度模型所构建电交通耦合系统调度模型对运行成本进行求解,以得到最优运行成本下的目标道路拓扑信息和发电数据,从而生成协同调度方案。相比于电网和交通网的隔离调度处理,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交通网拓扑结构的灵活性,通过调整交通系统的道路拓扑信息进行拓扑重构,实现交通流量的重新分配,从而引导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同时减少电网的发电成本和交通网的出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98859.5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 , G06N3/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现有短期负荷预测结果精度较低的问题。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历史负荷数据;基于预先构建的负荷预测模型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进行负荷预测操作,得到所述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结果,所述负荷预测模型是由多个负荷预测子模型混合组成的,是依次经过北极熊算法训练阶段、全局优化阶段、线性集成阶段得到的,所述北极熊算法训练阶段用于生成所述负荷预测模型的初始参数组,所述全局优化阶段用于更新所述初始参数组,所述线性集成阶段用于确定各个所述负荷预测子模型的权重。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712935.6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聚风壳的球形风力发电机,包括底座,底座内设置有发电机,底座上设置有固定主轴,固定主轴内套装有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连接;所述固定主轴上部设置有聚风壳,聚风壳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连接底板和顶板的弧形侧板,且在聚风壳的底板和顶板上均设置有进风口;聚风壳的上部设置有出风壳,出风壳为半球形结构,且在出风壳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转动主轴自聚风壳底部的进风口处伸出,且转动主轴的顶部设置有旋转叶片。该种球形发电机的叶片直接安装于转动主轴之上,大大降低了转动过程中的离心力,延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且能将任意方向的来风对正叶片,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33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24307.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级三层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方法,涉及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管理领域。首先建立了计及能源供应商、用户聚合商、能源用户的三级CIES模型,描述了城市级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模式,用数学语言表达了能源生产,分配,使用的过程。然后依据各方需求建立目标函数,形成优化问题,并为其求解做出铺垫。其次在所建立的模型基础上,设计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流程,利用KKT条件将用户层的优化问题转换为约束放置在聚合商层进行优化以降低计算复杂度,通过迭代实现与供应商层的纳什均衡。本发明不仅可以抑制新能源出力的波动,减少其对电网的影响,而且计算时间相较于传统迭代方法大大缩减,计算结果精度也得到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17251.1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重构的韧性调度方法及系统,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以负荷恢复数目最大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并确定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抢修人员抢修顺序、在故障隔离恢复阶段的网络拓扑约束、配电系统运行模型的约束条件以及区域供热系统运行模型的约束条件;在目标函数的基础上,根据抢修人员抢修顺序以及上述约束条件来求解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韧性提升方案。以此方式,通过协同优化损坏管道/线路顺序,挖掘抢修人员的时空灵活性,能够实现配电系统‑区域供热系统的长期协同负荷恢复,通过抢修人员的韧性调度以提升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韧性,并保障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9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996370.4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30/0201 , G06Q10/0639 , G06Q4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电力市场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定义系统约束条件、发电机组约束条件及负荷需求侧响应约束条件;根据系统约束条件、发电机组约束条件及负荷需求侧响应约束条件确定源网荷物理边界约束条件;根据发电权交易行为、直购电交易行为、区域内电量配额、碳排放权交易行为、调峰辅助策略及补贴策略确定市场政策交易约束条件;通过源网荷物理边界约束条件、市场政策交易约束条件生成月度经济调度模型。本发明构建了以新能源消纳为核心的市场机制和电力市场服务新能源利用的量化评估模型,量化分析市场、政策及物理边界要素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完善了电力市场环境下新能源消纳的评估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1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43557.8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多阶段韧性提升方法及终端,以失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结合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在多阶段的网络拓扑约束条件、配电系统运行模型的约束条件,确定区域供热系统运行模型的约束条件,求解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多阶段韧性提升方案,实现了配电系统与区域供热系统的多阶段协同韧性提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孤立的考虑配电网重构,本发明中的协同重构不仅通过在热源之间重新分配热负荷,提升区域供热系统韧性,还通过优化调整区域供热系统供热结构以匹配配电系统网络拓扑变化,有效控制系统间的故障蔓延,提升园区级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韧性,有利于减少系统整体失负荷量,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7006.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多种可控负荷的储能电站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涉及电网储能规划技术领域,所述电网模型包含温控负荷和工业负荷,其中温控负荷模型基于建筑物热工特性,考虑室内外温度、空调功率和墙体热容参数;工业负荷模型基于设备的重要程度及用户意愿,按能耗及可调节性划分负荷等级。本发明通过将可控负荷纳入储能电站模型,通过充分挖掘多种资源的协调能力,提出了基于计及可控负荷灵活性和电网平衡的储能电站模型,在满足用户需求与电网平衡状态的同时,实现了储能系统的高效利用和新能源的就地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2881.3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供热系统与电力系统分层协同调度方法,涉及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调度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建立了电网、一次热网和二次热网协同调度模型CDEPS:综合考虑一次热网与二次热网的运行模式;其次将电网、一次热网、二次热网三层的运行成本求和建立目标函数,并利用传递热量近似、二次热网模型重塑等方法,形成优化问题;最后设计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把优化问题分为内外层迭代分层求解,外层迭代求解EPS与DHS问题,内层迭代求解一次热网PHS与二次热网SHS问题。本发明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供热质量解决了多级协作结构,既能保护多主体之间的隐私问题,又符合实际系统中电网‑一次热网‑二次热网的主从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