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3546.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F30/1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单元交流侧阻抗建模方法和系统,对光伏发电单元的并网变流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得到变流器小信号模型,对并网变流器小信号模型进行化简操作,构建不同模式下的交直流端口导纳模型,对不同模式下的交直流端口导纳模型进行负向量表征,生成三端口导纳模型,建立直流外网导纳模型,并将其与三端口导纳模型进行联立,构建光伏发电单元的交流侧等价降维阻抗模型;解决了现有的仿真技术难以准确地刻画发电单元在暂态大扰动下的动态行为,导致构建的模型仿真结果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84992.3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系统的频域阻抗网络构建方法,用于解决当前所采用的新能源场站等值方法无法实现大规模风电场频域网络模型的构建,导致无法满足大规模新能源入网时稳定性分析的问题。获取并网系统的网络拓扑及各个网络元件的模块化表征;根据网络拓扑构建并网系统的支路导纳矩阵;根据预设的频域网络构建原则,将各个网络元件的模块化表征进行互联,构建交直流关联矩阵;根据支路导纳矩阵及交直流关联矩阵,构建并网系统的频域阻抗网络。从而基于并网系统的网络拓扑及网络元件的模块化表征,结合矩阵关联推导运算,能够实现实际工程中所需大规模风电场的频域网络模型的构建,构建的频域网络模型可以准确分析大规模新能源入网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3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677471.X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评估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类指数变换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建立了用于评估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线性化数学模型。接下来,采用类指数变换将系统的全部不稳定特征值映射为主导特征值,且其与不稳定特征值映射成的非主导特征值较好地分离。然后,采用带双重步位移QR分解的隐式重启动Arnoldi算法求解得到全部主导特征值。最后,采用逆类指数变换将得到的全部主导特征值反变换为系统的不稳定特征值。本方法能够准确评估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8759.8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厂站的出力预测数据以及固定区域内电网的负荷预测数据;根据新能源厂站的出力预测数据以及固定区域内电网的负荷预测数据计算储能系统充放电乘数因子,并获取储能系统充放电数据,且生成储能系统实时充放电曲线表达式;当储能系统实时充放电曲线为正,则此时控制储能系统以第一功率进行充电;当储能系统实时充放电曲线为负,则此时控制储能系统以第二功率进行放电。本发明能够根据新能源的出力和电网负荷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提高储能系统的利用率,避免出现过度充电或放电的情况,从而对储能系统的寿命和安全性进行有效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488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172174.5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考虑电网结构参数的电力系统节点惯量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结构参数,设电力系统包括m个发电机,n个节点;基于所述电力系统的结构参数,生成电力系统n×n阶节点导纳矩阵Y'nn;将电网负荷等值接地导纳以及发电机暂态电纳部分补充至所述节点导纳矩阵Y'nn中,从而完成所述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节点导纳矩阵Ynn;基于修正后的节点导纳矩阵Ynn,生成增广导纳矩阵;将节点功率变化以同步功率系数形式与同步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建立联系,利用惯量计算模型与所述增广导纳矩阵计算电力系统各个节点惯量值。本发明可以在节点层面揭示扰动后系统惯量水平与惯量分布特性,且在使用时仅需知道系统线路参数,无需安装PMU,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2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23771.5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电及调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全负荷过程脱硝的烟气旁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机组并网前锅炉烟气通过未经脱硝装置直接从烟气直通管排出,防止脱硝装置堵塞。低负荷功率工况下烟气温度低达不到脱硝装置投运条件时,可开启烟气旁路阀提升进入脱硝装置的烟气温度,从而使脱硝装置正常投入运行。机组冷态启动时烟气温度极低或机组运行工况突变导致烟气温度过高时可关闭烟气旁路阀、烟气切向阀脱和硝装置隔离阀,将烟气绕过脱硝装置直接通过烟气输出管、烟气直通管进入空气预热器,实现快速切出脱硝装置,从而保护脱硝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2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11138.0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10/633 , H01M10/6572 , H01M10/613 , H01M10/653 , H01M10/6555 , H01M10/617 , H01M10/48 , H01M10/6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冷却器的新型智能电池热管理系统,涉及新能源与电子工程技术领域,包括,TEC优化布局模块,负责优化热电冷却器TEC位置与接触面积,分析电池单元内部温度分布,确定热累积区域,通过将TEC布置在电池顶部附近,在电池单元间嵌入导热金属板,利用其冷却能力促进内部热量均衡;微通道散热模块,负责建立微通道散热器,通过采用微通道技术,达成结构紧凑与高效散热的双重目标,使电池处于理想温区;探测器制备模块,负责镍/氧化镓/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探测器的制备工艺,实时监控电池温度;NMPC控制模块,负责通过高级算法预测与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能量消耗,根据当前电池工况及未来预测,动态调整TEC操作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78964.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06 , H01M5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蓄电池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自修复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该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自修复装置,包括S1:在蓄电池上方开孔,预备安装生物大分子添加剂装置;S2:安装铅酸蓄电池自修复装置,并加注生物大分子添加剂;S3:开启设备,对设备进行通电,铅酸蓄电池自修复装置首先采集铅酸蓄电池电压与内阻,并且与阈值进行比较,做出判断信号;S4:判断是否加注生物大分子添加剂,若需要加注则开启加注模式,直至铅酸蓄电池电压与内阻达到阈值,若不需要加注则不开启加注模式,持续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1011.5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H02J3/38 , H02J3/06 , G06F17/1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接入的模态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接入后的电网系统参数,并根据电网系统参数进行潮流计算,根据潮流计算结果,生成并修正雅可比矩阵等步骤,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考虑了新能源接入后的电网非线性特性,通过增加新能源调节策略来调整修正后的雅可比矩阵,以更精确地反映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这种考虑新能源接入的模态分析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电网中存在的问题,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0610.5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8/23211 , G06Q50/06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密度聚类的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自适应密度聚类的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充分考虑了风电场内风电机组的保护配置、运行状态等因素,提高了建模的准确性。采用自适应密度聚类算法,能够根据数据特点自动确定聚类个数和聚类中心,得到合理的聚类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贡献率选择主导变量,有效降低了数据维度,提高了建模效率。得到的动态等值模型参数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为风电场的运行优化、故障诊断和稳定性分析提供有力支持。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普适性,可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风电场等值建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