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3937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1165944.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方差的多端直流系统单端量保护方法及系统,针对多端直流系统,以保护方法灵敏度尽可能高和暂态方差电流误差尽可能小为原则,根据系统参数确定保护方法的采样窗;以保证选择性为依据,根据系统参数与采样窗长度整定保护阈值;基于暂态方差提取电流信号的高频能量,若大于保护阈值,则判为区内故障,执行保护动作,若小于阈值,则不执行保护动作。这种方法可以不依赖于仿真,利用更简单的计算提取电量的高频分量,可以理论计算出保护阈值的解析解,确保了保护方法的选择性,抗外界噪声能力强,具有高灵敏度与良好的耐过渡电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6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15179.2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间电网互联用VSC虚拟同步方法及其系统,在受端换流器控制中,构造VSC直流电压与受端系统频率间的下垂特性,当受端电网受扰后,受端换流器为控制系统提供惯量支撑;在送端换流器控制中,通过测量送端电压波动与直流电流的波动计算受端交流系统的频率波动;通过模拟同步机的一次调频特性计算受端系统频率偏差调整送端换流器有功功率参考值,在受端电网受扰时,送端电网不依赖通讯为受端电网提供频率支撑,实现VSC虚拟同步。本发明通过送端换流器和受端换流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可有效模拟同步机,在系统受扰时,利用电容储能及送端电网的调频能力为其提供惯量和频率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83937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65944.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方差的多端直流系统单端量保护方法及系统,针对多端直流系统,以保护方法灵敏度尽可能高和暂态方差电流误差尽可能小为原则,根据系统参数确定保护方法的采样窗;以保证选择性为依据,根据系统参数与采样窗长度整定保护阈值;基于暂态方差提取电流信号的高频能量,若大于保护阈值,则判为区内故障,执行保护动作,若小于阈值,则不执行保护动作。这种方法可以不依赖于仿真,利用更简单的计算提取电量的高频分量,可以理论计算出保护阈值的解析解,确保了保护方法的选择性,抗外界噪声能力强,具有高灵敏度与良好的耐过渡电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77342.8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28 , H02J3/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新能源基地的电力系统建模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新能源基地中各个新能源机组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新能源机组的类型分为至少一个新能源场站集合;对于每一个新能源场站集合,若新能源场站集合中至少两个集电线连接的新能源机组的结构及参数相同,选取其中一根集电线连接的新能源机组建立发电单元仿真模型,其他集电线连接的新能源场站建立新能源集电线的等值模型,所述发电单元仿真模型与等值模型通过集电线与第一级别汇集母线连接,得到新能源基地的电力系统模型。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建立一个标准电力系统模型,使模型同时具有单台新能源机组的电磁暂态特征仿真能力和新能源场站的仿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34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060685.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孤岛电网交流故障下送端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当检测到送端发生交流故障后,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机组的控制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逻辑,柔性直流将闭环控制的d轴和q轴控制器的积分环节清零,根据负序交流电压情况降低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交流电压参考值,并对d轴和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限幅,同时,对送端新能源机组双闭环控制的d轴电流参考值和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限幅,在交流电压恢复时通过协调控制实际交流电压恢复的速度和新能源机组的d轴电流值,解决了新能源孤岛电网送出系统在送端交流故障情况下,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与新能源机组的协调控制能力差和送端交流故障清除后恢复特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1406.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36 , H02J3/16 , H02J3/50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变流器的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通过将GFM MMC‑HVDC系统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结合换流器的运行特性和调制比约束,推导出了整个系统的系统微分、代数方程和相量建模方法,在保证GFM MMC‑HVDC机电仿真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保留GFM下垂控制器的运行控制特征,可用于交流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无功动态响应特性分析,以及GFM MMC‑HVDC的最优无功功率管理和分配研究。从而解决了传统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在大规模MMC‑HVDC系统中仿真时间过长、对仿真平台性能要求较高,以及机电暂态仿真无法充分反映GFM动态响应能力和控制特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4676.1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接地极埋设方法和系统,利用土壤分层结构布置深层土壤接地极,将接地极馈电棒布置在水平分层的深层土壤中,采用水平布置方式,选择深层土壤电阻率不高于500Ω·m的水平土壤层,将接地极馈电棒射线状布置在深层土壤中,类似于将常规浅埋接地极垂直平移至地下深处。深层土壤接地极有效解决了常规浅埋接地极存在表层土壤布置,占地面积大,地表电势高,以及垂直接地极和深井接地极存在穿越多层土壤导致馈电棒纵向散流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438766.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量自平衡柔性直流换流阀、控制方法及直流系统,换流阀包括三个相单元,相单元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和下桥臂均包含若干全桥能量自平衡子模块和若干半桥能量自平衡子模块;全/半桥能量自平衡子模块均为包括能量自平衡电路的优化MMC子模块;能量自平衡电路由电力电子开关和泄能电阻串联构成,用于在子模块中的电容电压发生过压预警时进行盈余能量消散。本申请能在不影响传统换流阀运行逻辑的基础上,以极小的成本代价,解决新能源孤岛超远距离直流送出场景中,直流输电系统因发生故障导致盈余功率无法及时消散的技术难题;同时能充分利用优化MMC子模块中的电容暂存能量,减少盈余功率以热量耗散产生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06260.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储耗一体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储耗一体化装置包括储耗一体模块、变流器和交流系统,储耗一体模块包括N个串联连接的全控子模块,全控子模块包括第一全控型开关器件、第一半导体器件、第二全控型开关器件、第二半导体器件、储能元件、旁路开关和耗能元件;控制每个全控子模块的第一全控型开关器件导通、第二全控型开关器件和旁路开关均关断,则对应全控子模块按储能模式运行;控制每个全控子模块的第二全控型开关器件导通、第一全控型开关器件和旁路开关均关断,则对应全控子模块按耗能模式运行。该装置通过全控子模块能够实现储能模式和耗能模式的运行,使得该装置具有无功支撑、电压稳定、能量平衡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25643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710874565.6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抗震试验装置,包括支架;穿墙套管,穿墙套管和支架之间设有阻尼装置;振动发生器;加速度测量组件,加速度测量组件包括第一加速度计、第二加速度计和第三加速度计,第一加速度计用于测量穿墙套管的加速度数据,第二加速度计用于测量支架的加速度数据,第三加速度计用于测量阻尼装置的加速度数据。通过加速度测量组件的设置,当启动振动发生器模拟地震情形时,加速度测量组件分别测得穿墙套管、支架和阻尼装置的加速度数据,对加速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的抗震性能,对阻尼装置的加速度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阻尼装置对抗震可靠性的影响,以全面获取抗震试验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