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22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83604.X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确操控和配对单微粒的微流控芯片。所述芯片,包括通道层和控制层。所述的通道层包括多个捕获和转移单微粒的单元,每个单元由捕获流道,捕获腔室,捕获缝隙,转移流道,配对腔室,配对缝隙组成。所述的控制层位于捕获流道和配对流道的下方,与捕获流道和配对流道垂直并由隔膜隔离开。本芯片可高效率,精确操控单微粒的捕获和转移,并且经过不同轮数的单微粒捕获和转移后,可实现高通量,高效率的单微粒配对,且配对微粒的数量和种类可控。可广泛应用于单细胞的隔离与培养,单细胞异质性分析,多细胞共培养,多细胞相互作用及潜在机理的揭示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070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03290.X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准组装单微粒的微流控芯片及单微粒组装方法。所述微流控芯片结构包括通道层和封闭层。其中通道层结构包含两条并行独立的通道,分别含有捕获通道、环形旁路、组装腔室。其操作步骤包括:(1)进行单微粒的捕获(2)通过反向通溶液,转移单微粒到组装腔体(3)经过多次的捕获和转移,实现多细胞的组装。该芯片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可以实现高效的单细胞捕获,通过流体流向的控制,操纵单微粒的组装,经过多次重复捕获和组装,即可实现精准的单微粒组装。该发明可应用于单细胞RNA测序、单细胞共培养、细胞分泌蛋白检测、单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等研究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0701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203290.X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准组装单微粒的微流控芯片及单微粒组装方法。所述微流控芯片结构包括通道层和封闭层。其中通道层结构包含两条并行独立的通道,分别含有捕获通道、环形旁路、组装腔室。其操作步骤包括:(1)进行单微粒的捕获(2)通过反向通溶液,转移单微粒到组装腔体(3)经过多次的捕获和转移,实现多细胞的组装。该芯片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可以实现高效的单细胞捕获,通过流体流向的控制,操纵单微粒的组装,经过多次重复捕获和组装,即可实现精准的单微粒组装。该发明可应用于单细胞RNA测序、单细胞共培养、细胞分泌蛋白检测、单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等研究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789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30927.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通量的单细胞分泌物测序技术的解码分析方法,可将单细胞水平的下机测序数据转化细胞分泌物表达矩阵以供下游进一步生信解析。测序结果解码流程本质上分为条码提取、比对校准、质控定量、种群分离计算和分泌物谱图构建。条码提取步骤用于配对序列合并以及提取对应位置的条码。比对校准用于将提取的序列实际条码逐个匹配条码库已知参考序列并进行修剪校正。质控步骤中输出测序质量评估指标文件,定量步骤用于统计生成细胞分泌物表达矩阵。种群分离计算和分泌物谱图则用于测序技术可行性验证和应用解析。该分析方法适用于基于SCS‑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下的单细胞分泌物表达图谱解析,在单细胞分泌组学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2238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083604.X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操控和配对单微粒的微流控芯片。所述芯片,包括通道层和控制层。所述的通道层包括多个捕获和转移单微粒的单元,每个单元由捕获流道,捕获腔室,捕获缝隙,转移流道,配对腔室,配对缝隙组成。所述的控制层位于捕获流道和配对流道的下方,与捕获流道和配对流道垂直并由隔膜隔离开。本芯片可高效率,精确操控单微粒的捕获和转移,并且经过不同轮数的单微粒捕获和转移后,可实现高通量,高效率的单微粒配对,且配对微粒的数量和种类可控。可广泛应用于单细胞的隔离与培养,单细胞异质性分析,多细胞共培养,多细胞相互作用及潜在机理的揭示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