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道-半球式复合拓扑结构柔性传热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4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26704.X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槽道‑半球式复合拓扑结构柔性传热装置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间隔排列的槽道拓扑与半球拓扑作为拓扑结构,相邻所述槽道拓扑之间包括多个半球拓扑;步骤2:根据流体流动阻力、弯折最大应力值、截面的有效面积、结构的最大支撑力指标对所述槽道拓扑的设计轮廓曲线、设计高度、设计周期T1和所述半球拓扑的设计半径、相邻槽道拓扑之间多个半球拓扑设计间距T2、相邻两列半球拓扑的设计间距T3进行优化,并选择优化后的槽道拓扑和半球拓扑;步骤3:制作具备步骤2优化后的槽道拓扑和半球拓扑的柔性传热装置。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的拓扑优化设计的柔性传热装置在多次弯折后仍然能保持高效传热性能。

    一种用于病毒灭毒的双气缸空气加热装置及空气灭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3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01436.9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病毒灭毒的双气缸空气加热装置,包括空气加热的加热设备、并排设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进气管道、排气管道、对加热过的空气降温至室温的冷却设备;第一气缸左端面设有一组进气孔和排气孔,右端面设有一组进气孔和排气孔;第二气缸的左端面设有一组进气孔和排气孔,右端面设有一组进气孔和排气孔;左端面的进气孔和右端面的进气孔相互连通,左端面的排气孔和右端面的排气孔互相连通;加热设备通过进气管道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左端面的进气孔连接,冷却设备通过排气管道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右端面的排气孔连接;各个进气孔和排气孔设置阀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内部设有活塞,活塞沿着轴向往复移动控制气体流向。

    一种吸液芯表面微结构测量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871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72265.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液芯表面微结构测量方法和系统,包括:选取多组加工工艺相同且加工参数不同的吸液芯样品,获取每组吸液芯样品表面的包含微结构的局部图像;将每组吸液芯样品的局部图像导入统计分析软件,设置标尺、标记线与颗粒序号,在局部图像上对同一类的所述微结构进行标记统计,得到所有标记的所述微结构的尺寸数据和尺寸分布图;将所有标记的微结构的尺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相同加工工艺下的不同工艺参数对所述微结构成形质量的影响,本发明提高吸液芯表面微结构尺寸分布测量的精确性和效率,为热管的设计和制造提供重要参考。

    温度响应复合折纸结构智能吸液芯及柔性热管和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26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38648.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响应复合折纸结构智能吸液芯及柔性热管和制造方法。该智能吸液芯具有复合折纸结构,包括折叠体骨架和多孔热响应单元;所述折叠体骨架设有固定端,并以所述固定端为起点延伸形成截面具有周期性轮廓曲线的结构;所述多孔热响应单元布置于所述折叠体骨架上,包括若干微孔形成的周期性孔阵列,使其在温度变化时,以固定端为基点进行拉伸或收缩,改变两相邻长方体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微孔间距重合度,实现孔径的智能响应,且基于折纸结构的多孔热响应单元具有全段柔性能力,实现随温度智能调节吸液芯孔径,具有高效散热性能,可大角度、小半径、多次数下弯折,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适合大规模生产制造。

    一种基于热膨胀差异的孔径自适应响应智能多孔吸液芯和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12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96965.6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膨胀差异的孔径自适应响应智能多孔吸液芯和传热装置,孔径自适应响应智能多孔吸液芯的孔径可随温度自适应调整,当温度高时,镀层材料体积膨胀,使吸液芯孔径减小,提高毛细抽吸力;当温度下降时,镀层材料收缩,吸液芯孔径增大,降低液体工质流动阻力。吸液芯的孔径大小随温度智能调控,从而使热管始终工作在最佳的孔径范围内,提高了传热装置的性能。

    一种具有高弹性复合膜的柔性热管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7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4820.3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弹性复合膜的柔性热管,包括高弹性复合膜外壳、吸液芯和液体工质;外壳围成封闭的腔体,吸液芯和液体工质设于腔体内;其中高弹性复合膜包括聚合物基底和设于聚合物基底中的至少一波纹金属层,波纹金属层具有沿柔性热管轴向方向延伸的波纹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高弹性复合膜作为柔性热管的外壳,在满足柔性热管弯折性能的前提下,具有突出的密封性能,能实现柔性热管大角度范围弯折,并且在弯折一定次数内仍能保持良好密封性。本发明可解决传统聚合物膜材料的高分子渗透问题,以及聚合物‑金属箔复合膜材料弯折性能不足的问题,保证柔性热管的弯折和传热性能,为高热流密度柔性电子器件的散热提供解决方案。

    一种吸液芯及环路热管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47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4694.1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液芯及环路热管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所述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的初始孔径逐渐增大,且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的初始孔隙密度逐渐减小,使得该吸液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密度,可以增大工作流体与吸液芯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热传导效率。

    一种孔径自适应调整吸液芯及智能柔性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168783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77390.7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热管传热传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孔径自适应调整吸液芯,包括热响应能力敏感单元、多孔结构和固定端,所述热响应能力敏感单元为记忆合金弹簧、4D打印水凝胶结构、超材料折纸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孔结构为编织金属网、泡沫金属网、3D打印水凝胶多孔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采用柔性薄膜作为热管外壳材料,内部吸液芯的骨架和驱动采用热响应弹簧材料,刚性弹簧提供热管工作所需蒸汽空间的同时具备全段柔性能力,因此在大角度、小半径、多次数下弯折后仍能保持较低热阻和较优传热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