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51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7231.0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新能源重卡后背式电池包检测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包括:获取待检测的重卡后背式电池包包顶部图像;构建基于改进的YOLOv5网络的重卡后背式电池包检测模型并训练,得到经训练的重卡后背式电池包检测模型,重卡后背式电池包检测模型为在标准YOLOv5网络模型中的头部结构的第一个卷积层和第一个上采样层之间增加一个双层路由注意力模块后所形成的网络结构;将重卡后背式电池包顶部图像输入经训练的重卡后背式电池包检测模型,识别出重卡后背式电池包顶部图像中的目标特征物的位置和类别信息。本发明能够解决因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目标特征物识别不到的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目标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871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72265.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液芯表面微结构测量方法和系统,包括:选取多组加工工艺相同且加工参数不同的吸液芯样品,获取每组吸液芯样品表面的包含微结构的局部图像;将每组吸液芯样品的局部图像导入统计分析软件,设置标尺、标记线与颗粒序号,在局部图像上对同一类的所述微结构进行标记统计,得到所有标记的所述微结构的尺寸数据和尺寸分布图;将所有标记的微结构的尺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相同加工工艺下的不同工艺参数对所述微结构成形质量的影响,本发明提高吸液芯表面微结构尺寸分布测量的精确性和效率,为热管的设计和制造提供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34364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234213.7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系统,其方法部分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心电信号,并在采集过程中控制采样频率并输出放大;S2、心电信号预处理,增大心电信号的波形幅值;S3、利用可自适应变化的双阀值机制对预处理后的心电信号进行R波峰值的解析;S4、提取疲劳驾驶特征,并利用该特征构成心率变异性指标特征矩阵;S5、建立疲劳驾驶数据集并贴上相应的标签;S6、利用所述心率变异性指标特征矩阵和疲劳驾驶数据集训练得出疲劳驾驶检测模型;S7、将检测数据实时输入疲劳驾驶检测模型进行疲劳驾驶的检测,本发明仅仅利用心率变异性这一特征指标来进行判断,较其他技术而言,抗干扰性更好且能够及时的预警驾驶员的疲劳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934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94049.3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IPC: F16D55/226 , F16D65/18 , B60T1/06 , B60T17/22 , F16D121/24 , F16D125/40 , F16D125/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电子机械制动器,包括驱动器、行星齿轮组件、制动卡钳;所述制动卡钳内部开设轴向的第一通道、垂直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内沿着轴向安装有行星滚柱丝杠副,所述行星滚柱丝杠副的外周面套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通道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通道内安装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与活塞之间设置活动摩擦片,所述制动盘背离第一通道一侧设置固定摩擦片;所述行星滚柱丝杠副与所述行星齿轮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行星齿轮组件转动,行星滚柱丝杠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轴向方向的直线运动,推动活动摩擦片与固定摩擦片夹紧制动盘。还提供一种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6696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51756.X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18/20 , B23Q17/09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6F123/02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切削刀具磨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重自注意力机制的铣削加工刀具磨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传感器布置与实验参数设置、信号采集样本选取、模型训练、铣削刀具磨损检测、铣削刀具磨损检测。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对刀具加工过程中的各类传感器信号进行有效的特征提取和数据降维,更好的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的信息提取能力实现更高精度的刀具磨损预测,并通过更精妙的模型优化设计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使得模型对适配的硬件的要求降低,让真正实现对刀具磨损的成为可能,从而有效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事故发生风险,从而保障机床的安全运行;不仅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还为铣削加工行业带来更高效的监测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429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72381.8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极防叠压的卷带装置,包括:卷带机构、定位机构及张力调节系统;所述卷带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电机支架及卷带轮,所述步进电机驱动两卷带轮同步旋转,以使带状电极进行无叠压的卷绕及匀速运动,带状电极的运动速度为0‑100mm/s;所述张力调节系统包括固定张力臂、旋转张力臂、张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导向轮及滑轮;所述旋转张力臂上集成张力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带状电极的张力值及运动稳定性,所述张力值在1‑20N范围内可调;所述固定张力臂与旋转张力臂通过开合角度调整带状电极的张力,滑轮与带状电极直接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3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81136.7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3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线控车辆的整车制动稳定性仿真方法和电子设备,包括建立Trucksim整车被控对象模型,并选定联合仿真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建立simulink控制模型,simulink控制模型根据部分输入参数实时计算质心侧偏角期望值与横摆角速度期望值,再结合二次规划算法设计最佳附加横摆力矩;simulink控制模型根据其余的输入参数实时计算轮胎垂向载荷,再利用最优分配算法结合最佳附加横摆力矩设计制最优制动力分配值,通过最优制动力分配值计算得到输出参数以控制Trucksim整车被控对象模型中车辆的姿态,从而形成控制闭环。本发明能为分布式线控车辆整车制动稳定性性能分析、控制策略优化等提供仿真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4820.3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弹性复合膜的柔性热管,包括高弹性复合膜外壳、吸液芯和液体工质;外壳围成封闭的腔体,吸液芯和液体工质设于腔体内;其中高弹性复合膜包括聚合物基底和设于聚合物基底中的至少一波纹金属层,波纹金属层具有沿柔性热管轴向方向延伸的波纹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高弹性复合膜作为柔性热管的外壳,在满足柔性热管弯折性能的前提下,具有突出的密封性能,能实现柔性热管大角度范围弯折,并且在弯折一定次数内仍能保持良好密封性。本发明可解决传统聚合物膜材料的高分子渗透问题,以及聚合物‑金属箔复合膜材料弯折性能不足的问题,保证柔性热管的弯折和传热性能,为高热流密度柔性电子器件的散热提供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4694.1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液芯及环路热管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所述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的初始孔径逐渐增大,且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的初始孔隙密度逐渐减小,使得该吸液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密度,可以增大工作流体与吸液芯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热传导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