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声层析技术的温流实时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11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14221.7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层析技术的温流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集成于高频声层析监测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高频声层析温流监测系统实时连续采集流域温流数据,并持续输入一训练好的LSTM时序预测模型;该温流观测数据采集频次为30s‑3min/次;LSTM时序预测模型依据实时输入的温流观测数据,持续输出下一时刻或时段流域温流变化预测结果。本发明针对于水文预测过程中观测数据匮乏、过程复杂,可移植性差、实时性低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高频声层析技术的温流预测方法,该方法中数据量大且准确性高,过程简单,性能稳定,普遍适用,计算量小且实时性高。

    一种基于水下声层析系统的测量及通信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98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77342.1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下声层析系统的测量及通信一体化方法,该方法包括:通信发送端获取通信内容以及流速监测信号,对该通信内容进行编码和载波调制,生成通信信号;将该通信信号与流速监测信号组合生成一体化信号。水下声层析技术在国内外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将水下声层析系统同时用于流速监测和通信的方法很少。本发明在水下声层析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新的信号处理方法,使水下声层析系统不影响原有流速监测功能的同时兼具通信功能,充分利用系统硬件资源,同时也提高频带利用率。本发明能够使水下声层析系统在执行测量任务的同时,兼具水声通信功能,节约系统硬件空间,充分利用系统硬件资源与带宽资源,使水下声层析系统更加智能化。

    一种沿海声层析测流方法和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59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14955.3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海声层析测流方法和系统;包括:沿海域依次设置n个数据采集点;n个数据采集点两两之间互收发声信号采集互相关数据;通过采集的流域数据以及声波的互易传输、声学多普勒效应建立两点间的流场,通过采集的互相关数据以及NRLⅡ声速经验公式建立两点间的温度场;通过两点间的二维流场和温度场数据建立海域整体的二维流场和温度场。本发明基于声波的互易传输理论和声学多普勒效应,在沿海海域放置n个数据采集点,每一数据采集点都有接收和发射宽带声信号的功能,两两之间通过海洋声传播信道进行声波通信,通过测量顺流和逆流的声信号传播时间,反演海域温度场和流场信息达到对测量区域及其相关区域的水文信息实时监测的功能。

    一种入海口水位自适应流量监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58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16120.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海口水位自适应流量监测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S1、待测入海口河道两岸各设置一个声信号收发点;S2、根据声信号收发点位置进行实时水位安全性检测;S3、基于互相关方法获取两声信号收发点之间声信号互易收发的传播时间;S4、基于梯形累加法和实时水位信息计算施测断面实时截面积;S5、基于传播时间计算施测断面实时平均流速;S6、基于断面实时截面积和实施平均流速计算入海口实时流量。本发明能够实现水深较浅且水位变化大的感潮区域的水流量实时监测,为海陆交界水文监测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海洋环境监管。

    一种水下弱信号到达时间预测方法、模型训练方法及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9880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7159.5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弱信号到达时间预测方法、模型训练方法及模型。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接收到的声信号数据序列,以及,与该序列对应的原始发射信号序列;针对该声信号数据序列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原始信号特征;针对该声信号数据序列,与发射信号序列进行互相关计算,获得互相关参数;针对该特征参数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互相关特征;针对该第一互相关特征进行特征掩码提取,获得互相关特征掩码;利用互相关特征掩码与第一互相关特征相乘,调整第一互相关特征权重,输出第二互相关特征;针对第二互相关特征与原始信号特征,进行特征提炼,输出关键特征;基于该关键特征,预测水下弱信号到达时间。本发明能够解决低信噪比条件下传统的匹配滤波法无法准确检测声信号到达时间的问题。

    一种复合电源中超级电容的功率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10502296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425372.3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电源中超级电容的功率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副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电路、第一CAN通信模块、第一电源电路,副主控模块包括副主控芯片电路、第二CAN通信模块、超级电容充放电电路、第二电源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电路还通过第一CAN通信模块控制负载电机的运行,所述超级电容充放电电路还与负载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判断负载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功率,在负载正常工作时将稳压电源中多余的功率为超级电容充电,而在负载需要超负荷工作时,稳压电源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功率,则超级电容关闭充电,打开放电开关,为负载提供电能。

    一种智能配送小车储藏加热仓

    公开(公告)号:CN212787883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1312307.2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配送小车储藏加热仓,包括储藏加热仓体和配送小车框体,所述储藏加热仓体的内部设置有顶板,顶板底端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储藏加热仓体的内壁安装有导热板,储藏加热仓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与导热板之间通过隔板插槽连接,隔板上开设有通孔,储藏加热仓体的底端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内部位于导热板的底端安装有电加热板,配送小车框体的顶端设置有顶层,顶层的底端设置有空心光轴,空心光轴底部连接有置物层,储藏加热仓体的底端与置物层之间通过安装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储藏加热仓体内部的温度,便于维持餐品的口感,以及方便安装,便于保证储藏加热仓体的稳定性。

    一种智能挂载式摄像机移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979107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1282801.6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挂载式摄像机移动装置,包括行走装置与云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底板,行走底板四周竖直安装有左、右、前、后四个行走侧板,云台包括旋转支撑架、安装在旋转支撑架底部上表面的摄像机,旋转支撑架上中部固定安装有同步大带轮,同步大带轮与行走底板之间安装有平面轴承,旋转支撑架包括旋转支撑固定板,与旋转支撑固定板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的左、右旋转支撑件,左、右旋转支撑件之间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悬挂底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设备体积小,拆装携带方便,可360°持续旋转,无死角拍摄。

    一种餐饮智能配送小车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0008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312294.9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饮智能配送小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四周均固定有空心光轴,所述空心光轴的中部安装有置物板,所述空心光轴的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激光雷达,所述顶板的底部一侧安装有信息显示屏,所述顶板的底部另一侧安装有工业摄像机,所述置物板的下方位于空心光轴上固定有电池组,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微型计算机,所述底板的底部四周通过支架固定有灰度传感器,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灰度传感器可用于进行磁导航,与工业摄像机和激光雷达组成的视觉导航配合使用,可对配送路径进行现场规划,双重保障小车运输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