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3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5278.7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02 , A61K35/744 , A61K45/06 , A61P35/00 , C12R1/46 , A61K35/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唾液链球菌,菌株名为Streptococcus salivariusA2,已于2023年10月23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是CCTCC NO:M20231986。本发明筛选得到的新型唾液链球菌在与目前唾液链球菌模式菌株进行了基因组比对,与模式菌株基因组平均相似性(ANIb)为94.14%‑95.86%,与其他株相比,至少有4%以上的差异,最大达到了将近6%的差异。本发明唾液链球菌具在结直肠炎、结直肠癌的治疗上具有显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6484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79974.1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35/741 , A61P31/20 , A61P1/16 , A61P37/02 , A23L33/135 , A61K31/522
Abstract: 粪便菌群在制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涉及肠道微生态技术领域。所述粪便菌群的移植方法:1)分离纯化健康供体粪便中的粪便菌群;2)将粪便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肠道内,重塑患者失衡的肠道菌群至平衡状态。所述粪便菌群可在制备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药物中的应用。可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联合使用,只要它们不产生其他不利的作用,例如过敏反应。可在制备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反应的药物、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含量的药物、调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药物、缓解或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保健食品、饮品、肠内营养制剂或者膳食补充剂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27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82269.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35/744 , A61K35/745 , A61K36/064 , A61K35/741 , A61K45/06 , A61P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A2在制备治疗结直肠癌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所述的唾液链球菌A2在CRC的治疗上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积极的作用,这与现有验证的唾液链球菌效果完全不同,突破了已有唾液链球菌的已知用途,在CRC治疗方向,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4477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11952.3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窥成像系统,应用于生物医学影像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内窥镜子系统、与其光纤束相连的多模态成像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分别与内窥镜子系统和数据采集子系统相连的控制子系统以及图像重建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基于预设出光时序脉冲的触发多模态成像子系统按照顺序依次产生OCT激发光、光声激发光、荧光激发光、Raman激发光,通过光纤束进入内窥镜子系统;并基于该时序脉冲同步触发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各激发光对应的电信号,以使图像重建子系统基于各电信号分别重建OCT图像、光声图像、荧光图像及Raman图像,有利于精准获取成像组织的有效生物特征信息,满足用户对内窥成像系统的高分辨率成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5286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903985.1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唾液链球菌及其在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1802,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251。唾液链球菌的筛选方法:将健康人粪便,使用无菌水重悬后,稀释至10^6倍,用平板划线法在脑心浸出液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获得所述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1802。所述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1802可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可在缓解炎症性肠病的炎症反应的药物中应用。可在缓解炎症性肠病结肠黏膜损伤的药物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45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563343.2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H50/30 , G16H50/20 , G16H30/00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慢性胃炎相关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数字病理图像进行前景分割预处理;图像质检模块,用于配置黏膜肌层识别模型,完成对胃黏膜活检深度的自动质检,输出相应质检结果;第一胃炎分类模块,用于配置胃窦及胃角部位胃炎分类模型,分别得到胃窦及胃角部位的组织学分类结果;第二胃炎分类模块,用于配置胃体部位胃炎分类模型,得到胃体部位的组织学分类结果;胃癌风险评分模块,用于依据慢性胃炎分级评估系统OLGA和慢性胃炎肠化分级评估系统OLGIM,根据集成第一胃炎分类模块和第二胃炎分类模块输出的组织学分类结果,得出胃癌风险评分。
-
公开(公告)号:CN118267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75530.5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肠内容物采集和/或药物输送的胶囊机器人,包括胶囊壳体,所述的胶囊壳体一端具有排液孔,另外一端具有进液孔,所述的进液孔内设有单向阀或是堵头;或所述的胶囊壳体一端具有排液孔,另外一端封闭;还包括一活塞、一肠溶性顶杆和一复位弹簧;所述的活塞和进液孔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活塞和排液孔之间形成第二空间;所述肠溶性顶杆的一端堵于排液孔中,另一端设于活塞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设于活塞上或抵靠于活塞上。本发明胶囊机器人可以非侵入性地进入小肠部位采集小肠内容物,并在撤出肠道过程中不受结肠内容物污染,成功获取具有空间特异性的小肠微生物群样本,这对肠道疾病的诊断、预后和治疗干预等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200006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58678.0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5/15 , A61P1/04 , A61P1/00 , A61P37/00 , C12N5/07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β‑glucan诱导的训练性免疫细胞在制备治疗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β‑glucan诱导的训练性免疫细胞通过利用葡聚糖训练供体,从供体中获得骨髓细胞;进一步流式分选获得。本发明通过注射β‑葡聚糖训练后的单核细胞达到治疗肠炎的效果,为研发新型高效的IBD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43805.7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释放激素预防食管狭窄的卷曲微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卷曲微针包括基底和针尖;所述基底为温度响应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基底的温度小于响应温度时,基底暂时硬化定型,基底的温度大于响应温度时,基底展开贴合于食管内腔;所述基底包括底层和多个微针芯;所述微针芯间隔固定于底层靠近食管一侧;所述针尖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微针芯紧密嵌入安装孔内,将针尖安装在基底上;所述针尖的材质为溶胀可降解材料,针尖上负载有治疗性药物,通过针尖在食管内壁逐渐释放治疗性药物;该基座初始形态为卷曲状,便于通过胃镜将卷曲微针送达创面,给予响应温度条件后,卷曲微针展开使针尖定植于食管壁,并缓慢地释放其上搭载的曲安奈德。
-
公开(公告)号:CN117653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75259.4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35/744 , A61K31/43 , A61K31/496 , A61K31/5383 , A61K31/606 , A61K31/7052 , A61K31/439 , A61K31/422 , A61K31/546 , A61K31/7048 , A61K31/4184 , A61K38/14 , A61K31/65 , A61K31/4164 , A61K31/522 , A61K36/064 , A61K35/742 , A61K35/747 , A61K35/745 , A61K45/06 , A61P1/04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A2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用途。特别是在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积极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