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81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72864.1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混阵列分布式控制的纯氢燃料喷注掺混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由多个微混阵列单元按一定排布方式形成微混喷注掺混阵列,每一个阵列单元喷注掺混结构均包括一个空气通道及1‑2个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的氢气喷注孔。燃料喷注管路与喷孔区域一体化设计,形成一个多级燃料供给系统,用于分布式供给微混阵列单元,达到微混阵列单元单独工作喷注燃烧或多个成组工作。启动时先点燃中心单元燃烧并视作值班火焰,降低点火难度;减少微混阵列单元运行数量,不影响其他微混阵列单元燃烧,还可保持在极低功率状态下运行,且确保低功率下不回火,从而拓宽燃烧室的整体功率包线。解决氢气燃烧过程中的不稳定、回火和NOx排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07672.0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16H55/17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槽腔组合式的斜齿轮辐板,其用于连接斜齿轮的轴部和齿部,其包括内环体、承托体、第一辐板、第二辐板、第三辐板、第四辐板和第五辐板,其中内环体和第一辐板、第二辐板围合形成第一腔室,内环体、第二辐板、第三辐板和第四辐板围合形成第二腔室,第四辐板、第五辐板和承托体之间形成带有开口的槽室。采用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斜齿轮辐板可以在符合形变应力要求的情况下,大幅降低斜齿轮的整体重量,从而提升直升机的总体性能,同时也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1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33876.1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交替主动相法进行结构多材料拓扑优化的方法,其在通过高斯‑赛德尔迭代策略将多材料拓扑优化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双材料拓扑优化子问题后,对每个子问题求解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等比例Heaviside映射函数和SIMESF插值模型,能够改善优化结果中灰度单元的占比,得到轮廓较为清晰且柔度值较小的结构,并且优化收敛速度较快。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96480.9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固有频率的斜齿轮,该斜齿轮的辐板部包括内环体、承托体和辐板体,辐板体内缘连接内环体,外缘连接承托体,并沿周向均布有若干通孔;该斜齿轮还在辐板部下方设置有沿周向均布的若干加强梁,加强梁内端连接内环体,外端连接承托体,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柱与辐板体的下表面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满足对齿轮应力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固有频率以降低共振现象的发生。
-
-
公开(公告)号:CN115681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33894.4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斜齿轮的辐板,其包括第一辐板、第二辐板和若干连接柱;第一辐板和第二辐板沿斜齿轮的转动轴线方向布设;第一辐板更靠近齿部的齿顶并设有两个均垂直于转动轴线且彼此背离的第一表面;第二辐板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内环体和外环体;内环体呈圆环形并设有两个均垂直于转动轴线且彼此背离的第二表面;外环体的内缘连接内环体的外缘,外环体设有两个彼此背离的第三表面,两个第三表面在过转动轴线的截面上形成的两条线段彼此平行且均相对转动轴线倾斜,倾斜方向为沿径向向外靠近第一表面;连接柱沿转动轴线方向延伸,用于连接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述辐板具有创新构型并在保证满足应力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0129.5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3/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迭代算法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栅格填充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叶片模型提取叶片的壳体,从而实现针对复杂模型进行壳体提取,以便进行栅格结构的填充设计;基于迭代算法对壳体的空腔进行栅格填充,能够实现对任何复杂模型结构的填充,为叶片轻量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实现了对复杂载荷的承载能力,降低了成本,有助于提升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效率。对栅格填充完成的壳体进行可视化,以确保打印质量和效率,并导出3D打印文件;对3D打印文件进行处理以使各三角面片法向一致,并输出处理后的文件。如果模型文件的法向不一致,可能导致支撑结构和填充结构放置错误,从而影响整体的打印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656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377739.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惩罚的涡轮转子叶片气动激振力优化方法,其用于在工程约束条件下使与所述涡轮转子叶片的工程参数具有函数关系的性能参数最优。本方法提供了新的采集函数,该采集函数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针对采集函数的惩罚,在迭代过程中,根据约束函数对应的高斯过程模型预测值来判断是否满足约束,并在违反约束时对采集函数施加惩罚,保证新增样本点在可行区域内选取,避免陷入过度开发或过度探索的情况,阻止对不可行域进行进一步探索,可改善现有的贝叶斯优化算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217767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028677.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01D5/02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域扩展的带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涡轮盘原始模型进行区域扩展并进行扇区模型切分提取;2)根据应力场分布选取合理的模型分块尺寸;3)设置材料属性并对模型进行分块处理和网格划分处理,对模型设置相应载荷条件和应力模拟仿真计算;4)设置相应拓扑优化约束条件与优化目标进行拓扑优化;5)基于拓扑优化结果,进行模型重构,选取结构去除部分关键尺寸作为设计变量;6)对重构后模型进行尺寸优化,并进行静力学分析;7)将分析结果与涡轮盘材料的屈服极限值进行对比,验证尺寸优化后模型应力是否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如未达到要求,重复步骤6)至满足要求,即设计得到域扩展的带内环空腔的涡轮盘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597708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487219.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考虑转捩扰动因素的γ‑Reθt转捩模型标定方法,涉及边界层流动转捩领域。提出一种可实现考虑粗糙颗粒、横流、尾迹等扰动因素γ‑Reθt转捩模型的通用标定方法,通过分析扰动因素的相关特征,引入转捩判据的通用形式通过建立转捩判据系数α与扰动因素特征参数关系数据库来拟合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转捩预测对象可基于扰动因素特征参数匹配出与之相适应的转捩判据。提高了γ‑Reθt转捩模型预测扰动因素影响下边界层转捩位置的精度,同时也扩展模型在不同扰动因素特征下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