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SGA-II的电容模块组件配置多目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470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010911920.4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容模块组件领域的一种基于NSGA‑II的电容模块组件配置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以各电容组件构成的电容模块的输出压降最低、成本最低、尺寸最小作为目标,根据功能指标要求的电容模块的容量值和质量值确定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对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本发明使用NSGA‑II多目标遗传算法解决电容模块组件配置问题,得到一组满足要求的非劣解集,为应用实现提供了指导,保证了整体上获得较好的性能。同时在约束处理中引入了约束违反值的方法,在方案搜索过程中除了包括可行解,也保留了一些优良的近似解,在方案搜索中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方案决策支持,符合实际工程设计需要。

    一种基于NSGA-II的电容模块组件配置多目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470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11920.4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容模块组件领域的一种基于NSGA‑II的电容模块组件配置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以各电容组件构成的电容模块的输出压降最低、成本最低、尺寸最小作为目标,根据功能指标要求的电容模块的容量值和质量值确定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对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本发明使用NSGA‑II多目标遗传算法解决电容模块组件配置问题,得到一组满足要求的非劣解集,为应用实现提供了指导,保证了整体上获得较好的性能。同时在约束处理中引入了约束违反值的方法,在方案搜索过程中除了包括可行解,也保留了一些优良的近似解,在方案搜索中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方案决策支持,符合实际工程设计需要。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锂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6485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53922.5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锂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双闭环控制,在SOC处于正常范围时实现锂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分析双向DC/DC变换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锂电池的充放电状态、系统能量的流动方向;通过改进的双向DC/DC变换器电路,在SOC处于异常范围时进行锂电池的过充过放保护控制。本发明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对锂电池各种工作模式进行仿真验证,结果验证了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光伏组件和锂电池组件可以合理协调的为负载供电,确保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本发明提出的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结构相对简单,技术实现容易,为进一步推广光伏发电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模块化多端口变换器的两级式能源路由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71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645122.0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模块化多端口变换器的两级式能源路由器系统,包括前级模块电气拓扑,其输出端通过前级测量电路与前级主控芯片的输入端相连,前级主控芯片与后级主控芯片之间通过RS485串口通讯,后级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与后级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后级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后级模块电气拓扑的输入端相连,后级模块电气拓扑的输出端与后级测量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后级测量电路的输出端与后级主控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端口变换器的两级式能源路由器系统的的协同控制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直流三端口变换器转换级的减少,提高了系统的效率,通过控制少数开关管就可以实现电气拓扑工作时的模态切换。

    基于RAdam优化宽度学习的谐波参数检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62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78084.6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Adam优化宽度学习的谐波参数检测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谐波信号及其谐波参数并构建原始谐波信号数据集,再按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训练出谐波参数检测模型;其中,包括初始化设置各项参数,后续再利用RAdam优化器自适应更新宽度学习系统的各项参数直至满足迭代终止条件;最后再输入测试集数据,并利用训练好的谐波参数检测模型估计谐波参数并计算估计误差。通过上述构建的谐波参数检测模型可以估算出电力系统中待检测谐波信号的谐波参数。综上,本发明所述方法应用在由于大量非线性设备的接入而使电流信号产生畸变的电力系统中,可以高效以及准确的估算出谐波信号的谐波参数。

    基于模块化多端口变换器的两级式能源路由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71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45122.0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模块化多端口变换器的两级式能源路由器系统,包括前级模块电气拓扑,其输出端通过前级测量电路与前级主控芯片的输入端相连,前级主控芯片与后级主控芯片之间通过RS485串口通讯,后级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与后级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后级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后级模块电气拓扑的输入端相连,后级模块电气拓扑的输出端与后级测量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后级测量电路的输出端与后级主控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端口变换器的两级式能源路由器系统的的协同控制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直流三端口变换器转换级的减少,提高了系统的效率,通过控制少数开关管就可以实现电气拓扑工作时的模态切换。

    基于RAdam优化宽度学习的谐波参数检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6266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778084.6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Adam优化宽度学习的谐波参数检测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谐波信号及其谐波参数并构建原始谐波信号数据集,再按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训练出谐波参数检测模型;其中,包括初始化设置各项参数,后续再利用RAdam优化器自适应更新宽度学习系统的各项参数直至满足迭代终止条件;最后再输入测试集数据,并利用训练好的谐波参数检测模型估计谐波参数并计算估计误差。通过上述构建的谐波参数检测模型可以估算出电力系统中待检测谐波信号的谐波参数。综上,本发明所述方法应用在由于大量非线性设备的接入而使电流信号产生畸变的电力系统中,可以高效以及准确的估算出谐波信号的谐波参数。

    一种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7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59327.1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的识别方法,首先采集双绕组变压器差流I(t),并通过小波变换进行n次分解;计算差电流分量每个周期的励磁饱和波形段与非饱和波形段的面积以及其均值、方差和相对方差,以此得出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判据R。本发明通过采集双绕组变压器差流并进行n层分解,丰富了差流的特征信息,计算差流分量每个周期前后波形段之间的的差异,实现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的识别。

    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有源滤波器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48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188158.8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有源滤波器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应用背景初始化有源滤波器的模型;初始化QPSO参数以及粒子群,在设定位置范围内给粒子群随机赋值;利用量子粒子群算法迭代寻优确定该应用背景下滤波效果最好的有源滤波器参数;获得有源滤波器最优设计参数。本发明使用多种先进技术提升有源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同时对有源滤波器的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在不同的工作背景下获得最优参数,最大程度的滤除电网中存在的谐波分量,使得并网电流接近标准的正弦电流,保障其它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该方法迭代收敛速度快,滤波效果好,适用于实际的工程应用中。

    基于磁补偿机制的混合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6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83758.8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磁补偿机制的混合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电力变压器、背靠背变换器和辅助绕组,所述背靠背变换器与辅助绕组连接,所述电力变压器的顶部设有分别连接有低压绕组、高压绕组的低压接线端子和高压接线端子,所述低压绕组、高压绕组及辅助绕组分别缠绕设置在铁芯上;背靠背变换器包括串联连接的变换器A和变换器B,所述变换器A和变换器B之间设有直流端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次提出基于磁补偿机制通过辅助绕组连接背靠背变换器实现对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的治理;运用正向、反向充磁的原理产生的补偿磁通实现对偏磁磁通的完全消除和补偿;设置直流端口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效并网运行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