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6587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183177.8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频率控制模型的源荷协同调频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微型燃气轮机组、小规模水电机组、飞轮储能系统作为调频机组;2、建立所述微型燃气轮机组、小规模水电机组、飞轮储能系统、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用户负荷相应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3、针对所述孤岛两区域多源微电网中任意区域建立微电网的MDP数学模型;4、获取所述孤岛两区域微网的源荷协同调频所需数据;5、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的Q学习理论算法对所述MDP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源荷协同方法和基于学习优化方法的AGC控制器稳定孤岛两区域微网系统频率,从而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28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07659.7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DDQN算法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协同调度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协同能量调度优化模型;步骤2:构建DDQN算法所需神经网络;步骤3:根据步骤1建立的模型,利用EMC与系统交互数据产生学习所需样本并存入样本池,同时利用DDQN算法实现网络1和网络2的优化;步骤4:根据步骤3所得优化网络1控制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本发明方法有利于经济合理地安排综合能源系统中能量分配,进一步提高能量调度灵活性和优化空间,从而维持系统经济性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80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87523.3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区互联电网发输电系统动态调度优化方法,首先确立包含常规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风电机组、刚性负荷、柔性负荷以及直流联络线多个单元在内的多区域互联电网架构,建立各个单元的物理模型;然后将跨区互联电网动态调度问题建立成相应的MDP数学模型;最后采用深度Q学习算法对MDP数学模型进行策略求解。在所得策略下,调度机构可根据调度时刻电网实际运行状态选取合理的行动方案,实现对跨区互联电网发输电系统动态调度。本发明可有效应对跨区互联电网中新能源与负荷需求的随机性,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有利于跨区互联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80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0787523.3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区互联电网发输电系统动态调度优化方法,首先确立包含常规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风电机组、刚性负荷、柔性负荷以及直流联络线多个单元在内的多区域互联电网架构,建立各个单元的物理模型;然后将跨区互联电网动态调度问题建立成相应的MDP数学模型;最后采用深度Q学习算法对MDP数学模型进行策略求解。在所得策略下,调度机构可根据调度时刻电网实际运行状态选取合理的行动方案,实现对跨区互联电网发输电系统动态调度。本发明可有效应对跨区互联电网中新能源与负荷需求的随机性,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有利于跨区互联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6587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183177.8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频率控制模型的源荷协同调频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微型燃气轮机组、小规模水电机组、飞轮储能系统作为调频机组;2、建立所述微型燃气轮机组、小规模水电机组、飞轮储能系统、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用户负荷相应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3、针对所述孤岛两区域多源微电网中任意区域建立微电网的MDP数学模型;4、获取所述孤岛两区域微网的源荷协同调频所需数据;5、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的Q学习理论算法对所述MDP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源荷协同方法和基于学习优化方法的AGC控制器稳定孤岛两区域微网系统频率,从而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5603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111854.6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孤岛微电网频率控制的仿真建模方法,包括步骤:S1,将孤岛微电网根据不同分布式电源划分为通过联络线连接的第一控制区域和第二控制区域;S2,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第一控制区域和第二控制区域中的各个分布式电源建立仿真模型;S3,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连接第一控制区域和第二控制区域的联络线建模;第一控制区域包括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和负荷;第二控制区域包括飞轮储能、燃气轮机组以及光伏发电。本发明建立孤岛微电网为两区域互联的仿真模型,通过控制算法设计互联电网的自动发电控制器对整个孤岛微电网系统进行实时仿真,检测和调节控制,实现对孤岛微电网频率的长期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97774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711191360.4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能量调度优化方法,包括:1根据测量数据与预测结果,得到系统在当前决策时刻的状态向量;2将所有决策周期分成优化非学习周期和学习周期,在非学习周期内根据电价确定以热定电或以电定热原则控制系统运行,并计算该段时间内运行的平均代价;在学习周期内通过强化学习算法和非学习周期的平均代价得到最优Q值表,进而得到优化策略。本发明能充分考虑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和不确定特性,从而提高系统实际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7774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91360.4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能量调度优化方法,包括:1根据测量数据与预测结果,得到系统在当前决策时刻的状态向量;2将所有决策周期分成优化非学习周期和学习周期,在非学习周期内根据电价确定以热定电或以电定热原则控制系统运行,并计算该段时间内运行的平均代价;在学习周期内通过强化学习算法和非学习周期的平均代价得到最优Q值表,进而得到优化策略。本发明能充分考虑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和不确定特性,从而提高系统实际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28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107659.7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DDQN算法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协同调度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协同能量调度优化模型;步骤2:构建DDQN算法所需神经网络;步骤3:根据步骤1建立的模型,利用EMC与系统交互数据产生学习所需样本并存入样本池,同时利用DDQN算法实现网络1和网络2的优化;步骤4:根据步骤3所得优化网络1控制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本发明方法有利于经济合理地安排综合能源系统中能量分配,进一步提高能量调度灵活性和优化空间,从而维持系统经济性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65603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11854.6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G06F17/5036 , H02J3/30 , H02J3/381 , H02J3/383 , H02J3/386 , H02J2003/007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孤岛微电网频率控制的仿真建模方法,包括步骤:S1,将孤岛微电网根据不同分布式电源划分为通过联络线连接的第一控制区域和第二控制区域;S2,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第一控制区域和第二控制区域中的各个分布式电源建立仿真模型;S3,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连接第一控制区域和第二控制区域的联络线建模;第一控制区域包括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和负荷;第二控制区域包括飞轮储能、燃气轮机组以及光伏发电。本发明建立孤岛微电网为两区域互联的仿真模型,通过控制算法设计互联电网的自动发电控制器对整个孤岛微电网系统进行实时仿真,检测和调节控制,实现对孤岛微电网频率的长期稳定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