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熔盐传热导热实现汽车尾气余热回收的热池及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35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56294.8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熔盐传热导热实现汽车尾气余热回收的热池及热管理系统。该热池包括尾气流动管、导热油流动管和热池壳体;热池壳体中盛有相变材料熔盐。热池在两介质的基础上用高沸点的导热油替换低沸点的制冷剂,添加熔盐介质,实现三介质互相热交换,采用波纹管代替普通钢管,克服了因汽车尾气排放间接性、随机性带来的换热介质循环中断的问题,实现了传热储热一体化,传热储热能力强。该系统包括空调回路模块、发动机回路模块、热池放热回路模块、电池回路模块和两个五通阀。该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尾气直接与热池换热器中的导热油换热实现直接放热,通过将将尾气中的热量储存在相变材料中,需要使用时实现储热换热。

    基于BP的车载空调制氧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和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9913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78385.8

    申请日:2024-09-12

    Inventor: 朱波 潘禹宏

    Abstract: 一种基于BP的车载空调制氧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和产品。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影响汽车座舱内温度变化和氧气浓度变化的多种因素,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获取汽车座舱内的温度传感数据和氧浓度传感数据,并依此作为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采集影响汽车座舱内温度变化和氧气浓度变化的多种因素的对应数据,将对应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出汽车座舱内的当前温度数据和当前氧浓度数据;根据当前温度数据和当前氧浓度数据,控制车载空调和制氧工作。本发明不仅能够使制氧过程与空调过程协同进行,相互配合,还能将车载空调与车载制氧机一体化设计,占用空间更少,更加能够进一步基于神经网络节省座舱能耗,提升车辆在高低温环境下的续驶里程,保障乘坐人员的驾驶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