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基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50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37624.2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基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探测方法,涉及基岩裂隙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氯化钠溶液的相对高导电性及其趋于沿基岩内裂隙优势通道流动的自然特性,通过高密度电法仪在监测周期内多次监测基岩内各点的瞬时岩体电阻率,计算得到基岩内各点的岩体电阻率变化率,并通过岩体电阻率变化率的峰值点对应的距离、深度信息确定裂隙优势通道的分布点,最终将各分布点连线得到准确的裂隙优势通道形态和空间位置信息。本发明填补了野外裂隙优势通道形态探测的技术空白,并于观测井内设置分布式电导率仪,通过流体电导率变化率的峰值点对应的深度对裂隙优势通道空间位置信息进行校正,保证了裂隙优势通道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用于研究滨海地下水库污染物运移的实验装置和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03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0831431.1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保证测量精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究滨海地下水库污染物运移的实验装置和模拟方法,解决传统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装置,由于缺乏形成地下水库水动力条件的关键设施,无法刻画地下水库中污染物运移动力学过程的问题。既可以直观观测污染物含量的时空分布、富集效应,又能测试不同位置处污染物运移的轨迹和停留时间,建立地下水库结构、水动力条件与污染物运移的作用关系。本装置中截渗墙结构、污染源强度均可调节,可以探究不同地下水库空间、水动力条件、污染(56)对比文件Fang Yunhai.Combined effects ofaquifer heterogeneity and subsurface damon nitrate contamination in coastalaquifer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23,第1-13页.Fang Yunhai.Submarine groundwaterdischarge in response to the constructionof subsurface physical barriers incoastal aquofers《.Journal of Hydrology》.2022,第1-14页.

    用于研究滨海地下水库污染物运移的实验装置和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0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31431.1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究滨海地下水库污染物运移的实验装置和模拟方法,解决传统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装置,由于缺乏形成地下水库水动力条件的关键设施,无法刻画地下水库中污染物运移动力学过程的问题。既可以直观观测污染物含量的时空分布、富集效应,又能测试不同位置处污染物运移的轨迹和停留时间,建立地下水库结构、水动力条件与污染物运移的作用关系。本装置中截渗墙结构、污染源强度均可调节,可以探究不同地下水库空间、水动力条件、污染源强作用下目标污染物迁移‑富集过程。污染物浓度测定以间接方法(拍照、转化、提取)为主,并结合直接方法(采样、化学分析)进行验证,既能保证测量精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基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502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337624.2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基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探测方法,涉及基岩裂隙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氯化钠溶液的相对高导电性及其趋于沿基岩内裂隙优势通道流动的自然特性,通过高密度电法仪在监测周期内多次监测基岩内各点的瞬时岩体电阻率,计算得到基岩内各点的岩体电阻率变化率,并通过岩体电阻率变化率的峰值点对应的距离、深度信息确定裂隙优势通道的分布点,最终将各分布点连线得到准确的裂隙优势通道形态和空间位置信息。本发明填补了野外裂隙优势通道形态探测的技术空白,并于观测井内设置分布式电导率仪,通过流体电导率变化率的峰值点对应的深度对裂隙优势通道空间位置信息进行校正,保证了裂隙优势通道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裂隙非线性渗流参数的特征长度判别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9053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1013418.7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裂隙非线性渗流参数的特征长度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提供的裂隙非线性渗流参数的特征长度判别方法中,通过构建裂隙装置,在不同的改变所述基准进水压力Pinlet下计算裂隙取样点的非线性渗流比例系数变化率δn。若存在非线性渗流比例系数变化率δn小于预设值,那么就认定此裂隙取样点对应的裂隙长度为该裂隙的非线性渗流参数的特征长度。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裂隙非线性渗流参数的特征长度判别方法有利于现场尺度非线性渗流预测和非线性渗流尺度效应机理的研究;且试验过程简单易懂,容易操作;能够获得精准地判别单裂隙非线性渗流参数的特征长度,从而有效预测地下水资源情况预防地质灾害。

    一种多尺度裂隙基质系统中地下水耦合模拟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6559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438438.4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尺度裂隙基质系统中地下水耦合模拟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在待模拟区域内岩体的多尺度裂隙的统计数据;基于所述多尺度裂隙的统计数据,生成多尺度裂隙系统;分别对所述多尺度裂隙系统中的小尺度离散裂隙模型、中尺度离散裂隙模型和大尺度离散裂隙模型进行转化,得到多尺度裂隙基质连续介质模型;通过多尺度裂隙基质连续介质模型对所述岩体的水流运移和溶质运移进行模拟,得到所述岩体的水头分布模拟图和浓度分布模拟图。通过所述方法和装置,可以对岩体中的多种尺度的裂隙进行模拟,可以提高对岩体水流运移和溶质运移模拟的准确性,进而,更加准确地模拟出岩体内部地下水的真实状态。

    一种含水层中苯污染原位化学修复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64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09837.3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水层苯污染原位化学修复模拟方法,属于地下水污染修复领域。该模拟方法包括构建含水层中臭氧、过氧化氢降解苯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Fortran语言将反应动力学模型编写为动态链接库并嵌入到RT3D用户自定义模块中,利用RT3D用户自定义模块建立反应性溶质运移模型,运行RT3D用户自定义模块运行RT3D自定义模块进行模拟修复。该模拟方法模拟臭氧和过氧化氢联合使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处理苯污染的地下水的过程,可以为需求者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一种含水层中氯代烃污染原位生物修复方案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97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61500.4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水层氯代烃污染原位生物修复方案优化方法,属于地下水污染修复领域。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氯代烃修复区及污染区的界定、构建含水层中氯代烃污染原位生物修复模拟模型、构建含水层中氯代烃污染原位生物修复方案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含水层中氯代烃污染修复模拟‑优化模型、基于NSGA‑II算法对模拟‑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修复方案集。本发明的优化方法提高了氯代烃原位生物修复过程的模拟精度,权衡了修复成本和修复效果的矛盾关系,并通过最优修复方案集为需求者进行最终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

    一种二维非均质含水介质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6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044192.7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非均质含水介质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地下水流和污染物运移规律物理模拟领域。该方法包括现场采样非均质含水介质污染区中的土样,测量其渗透系数,并计算其均值和方差;采用直接傅里叶变换方法生成网格化的渗透系数场;在一个模拟装置中,按照该网格化的渗透系数场进行石英砂的填充,构建完成二维非均质含水介质物理模型,再现野外含水介质的非均质性。本发明方法能真实模拟野外条件含水介质空间变异程度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为地下水污染修复室内试验提供更为准确的物理模型,相较于以往用简单透镜体来刻画含水介质的非均质性更切合实际地下含水介质的空间变异性。

    一种多尺度裂隙基质系统中地下水耦合模拟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65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38438.4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尺度裂隙基质系统中地下水耦合模拟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在待模拟区域内岩体的多尺度裂隙的统计数据;基于所述多尺度裂隙的统计数据,生成多尺度裂隙系统;分别对所述多尺度裂隙系统中的小尺度离散裂隙模型、中尺度离散裂隙模型和大尺度离散裂隙模型进行转化,得到多尺度裂隙基质连续介质模型;通过多尺度裂隙基质连续介质模型对所述岩体的水流运移和溶质运移进行模拟,得到所述岩体的水头分布模拟图和浓度分布模拟图。通过所述方法和装置,可以对岩体中的多种尺度的裂隙进行模拟,可以提高对岩体水流运移和溶质运移模拟的准确性,进而,更加准确地模拟出岩体内部地下水的真实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