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合肼联合处理废雷尼镍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61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9222.5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合肼联合处理废雷尼镍的装置和方法。一种废水合肼联合处理废雷尼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雷尼镍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液一和氢气。再向混合液一中依次双氧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值在3‑7,得到悬浮液一并过滤,过滤后的滤液一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其pH值为8‑9后加热至85℃。再加入废水合肼,搅拌3h后得到悬浮液二,再过滤得到滤液二和滤渣,得到的滤渣为镍单质。通过上述处理方法对废雷尼镍和废水合肼进行联合处理,能够实现对这两种活性较高的危险废物进行安全无害的处理,且处理后还能得到纯度95%以上的镍单质以及氢气,实现镍和氢的资源循环综合利用。

    一种用于检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0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08251.3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一种用于检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样品HA加入到MB‑Au‑Apt1分散液得到混合液一。将混合液一中的固体悬浮在PBS缓冲液中。再加入AuPtNFs‑Apt2分散液得到混合液二。将混合液二中的固体重悬在1/4SSC缓冲液中。再加入AuPtNFs‑Probe分散液得到混合液三。将混合液三中的固体重悬在PBS缓冲液中,得到样品处理液。将样品处理液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在电化学平台检测HA,就能得到待检测样品HA的浓度。本发明通过AuPtNFs的催化性质实现检测信号的放大,并利用适配体为核酸的属性和碱基互补配体原理,实现AuPt纳米花数量的扩增和检测信号的再次放大,最终实现对H1N1流感病毒中的HA蛋白的灵敏检测。

    一种使用固体废物制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94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4921.8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固体废物制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催化剂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金属切削泥依次进行烘干、粉碎过筛,并取筛下物备用。将废IBC桶破碎至粒径小于1mm进行备用。将过筛后的金属切削泥和破碎后的废IBC桶按照比例进行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物。最后将研磨后的混合物加热到600℃并保持20min‑40min,加热过程中需要通入惰性气体,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制得带磁性的催化剂。本发明通过热解法将金属切削泥中的铁负载在IBC桶热解产生的炭黑上,成功制备一种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可活化过硫酸盐催化降解四环素。本发明实现了固体废物高值化利用,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开拓新方向,为有机废水处理提供价格低廉的催化剂。

    基于铝-空气燃料电池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9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0344.5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铝‑空气燃料电池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顺序连通的控制部、燃料电池部、过滤部,过滤部通过循环组件与控制部连通;燃料电池部包括铝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的电解液进水口与控制部连通,铝空气电池的电解液出水口与过滤部连通,铝空气电池内设置有电极板单元,电极板单元电性连接有储能装置;基于芬顿氧化原理以及铝‑空气燃料电池阴极原位产生H2O2的思路,借助高盐废水自身高电导率特性,在芬顿反应下激发产生OH‑,用以高效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在无需脱盐、不使用外部电源、不添加双氧水氧化剂的情况下实现高盐废水的有效处理。

    一种羰基官能化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00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477021.9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羰基官能化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羰基官能化石墨相氮化碳的应用,以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羰基官能化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20g:(5‑5000)mg的质量比准备氮化碳前体和嘧啶类化合物作为原料;将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0‑700℃后恒温热聚合反应1‑5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需的羰基官能化石墨相氮化碳材料。氮化碳前体为单氰胺、硫脲、双氰胺、三聚氰胺和尿素;嘧啶类化合物选自尿嘧啶、胞嘧啶、胸腺嘧啶和硫脲嘧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量子效率低、比表面积较小,且光催化活性不强的问题。

    一种rGO-ZVI纳米复合材料、应用及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70245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995249.0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GO‑ZVI纳米复合材料、应用及检测设备。rGO‑ZV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粉末溶于去离子水中,经过超声分散后得到混合液一;将茶多酚加入到混合液一中并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液二;将硫酸亚铁加入到混合液二中搅拌一定时间后得到混合液三;将茶多酚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均匀搅拌后得到混合液四;最后将混合液四加入到混合液三,搅拌一定时间后得到混合液五,并将混合液五依次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制得rGO‑ZVI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rGO‑ZVI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绿色路线制得,茶多酚同时作为零价铁的还原剂和封闭剂,在还原氧化石墨烯骨架上制备了分散性能良好的纳米零价铁,减少了零价铁的自聚集现象,拓展了其在水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无金属石墨型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污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33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8070.4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金属石墨型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污水处理方法。无金属石墨型氮化碳材料是按照20:(0.1‑2)的质量比准备氮化碳前驱体、苯二甲腈类配体作为原料,将两种原料以500‑700℃的煅烧温度,保温煅烧1‑3h,得到的块状固形煅烧产物。无金属石墨型氮化碳材的性能提升是通过将苯二甲腈类配体中富含碳的苯环引入到庚嗪环中实现的。二者在氮化碳产物高温热聚合过程中,改变了材料的电子排布和电子离域能力,有效发挥出最终产物的非光催化活性。因此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产物作为过氧化物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污染物时的活性催化剂使用时,可以不受光照强度的限制,保持稳定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此外还彻底避免了过渡金属的使用,无任何金属浸出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