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01219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745326.7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机的功率分流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是由发动机、一号液压泵/马达、二号液压泵/马达、液压工作系统、行星排、传动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一锁止器、第二锁止器、高压蓄能器、低压蓄能器以及液控单向阀组成。本发明采用了结构紧凑的行星轮系作为动力耦合元件,实现了装载机的功率分流式传动;本发明的传动系统采用了复合行星轮系换向机构,并且只有两个锁止器,易于实现自动控制,集成化程度高;本发明取消了液力变矩器,提高了传动系统效率,降低了装载机油耗;本发明可以实现液压无级变速,使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降低油耗。
-
公开(公告)号:CN10380710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093613.4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轮在集风罩内位置可调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其是由集风罩、风轮、第一传动轴、风轮位置调整装置、机舱、尾舵、推力滑动轴承和塔杆组成;风轮滑动套设在第一传动轴上,风轮位于集风罩中,风轮位置调整装置与风轮联接,可以带动风轮在集风罩中左右移动。本发明风轮位于集风罩最小过流断面时,风轮启动风速可降低一倍以上;在自然风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风轮在变过流断面的集风罩内位置调整,风轮能长时间在额定风速附近工作,风轮桨叶的气动效率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能够长时间稳定在额定功率附近,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76049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745266.9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双行星排式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是由发动机、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复合双行星排、输出齿轮、第一锁止器、第二锁止器、逆变器以及超级电容组成,本发明结构紧凑,所需安装空间较小,只有两个锁止器,易于控制;本发明在纯电动模式下,设于输入轴上的第一锁止器将行星架与发动机一并锁止,可以避免发动机曲轴的倒转,简化系统控制;本发明的两个电机安装在远离发动机的一端,并集成为一体,可以避免发动机散热对电机的影响,简化电机冷却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于一号电机转轴的第二锁止器将一号电机锁止,从而避免了一号电机工作在零转速附近,提高了电机效率。本发明使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元件,提高整车动力性,并且能更有效地回收制动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07105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93613.4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轮在集风罩内位置可调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其是由集风罩、风轮、第一传动轴、风轮位置调整装置、机舱、尾舵、推力滑动轴承和塔杆组成;风轮滑动套设在第一传动轴上,风轮位于集风罩中,风轮位置调整装置与风轮联接,可以带动风轮在集风罩中左右移动。本发明风轮位于集风罩最小过流断面时,风轮启动风速可降低一倍以上;在自然风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风轮在变过流断面的集风罩内位置调整,风轮能长时间在额定风速附近工作,风轮桨叶的气动效率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能够长时间稳定在额定功率附近,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44234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23654.7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K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双行星排式液驱混合动力系统,本发明包括有发动机、一号液压泵/马达、二号液压泵/马达、双行星排、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锁止器、第二锁止器、高压蓄能器、低压蓄能器以及液控单向阀,本发明选用峰值转矩、峰值转速较小的二号液压泵/马达,降低了系统对液压泵/马达的要求;本发明通过设置于一号液压泵/马达转轴的第二锁止器将一号液压泵/马达锁止,避免了一号液压泵/马达的低效工作,提高了系统效率。本发明取消了液力变矩器,通过液压泵/马达实现液压无级变速,提高了传动系统效率;本发明可以避免发动机曲轴倒转;采用液压蓄能器作为储能元件,相比于蓄电池提供更大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整车动力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60495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745266.9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双行星排式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是由发动机、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复合双行星排、输出齿轮、第一锁止器、第二锁止器、逆变器以及超级电容组成,本发明结构紧凑,所需安装空间较小,只有两个锁止器,易于控制;本发明在纯电动模式下,设于输入轴上的第一锁止器将行星架与发动机一并锁止,可以避免发动机曲轴的倒转,简化系统控制;本发明的两个电机安装在远离发动机的一端,并集成为一体,可以避免发动机散热对电机的影响,简化电机冷却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于一号电机转轴的第二锁止器将一号电机锁止,从而避免了一号电机工作在零转速附近,提高了电机效率。本发明使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元件,提高整车动力性,并且能更有效地回收制动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8682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49461.X
申请日:2015-04-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K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复合功率分流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是由发动机、输入轴、行星齿轮系、一号电机、二号电机、逆变器、动力电池、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输出齿轮组成。所述行星齿轮系包括前排太阳轮、前排行星轮、前排齿圈、后排齿圈、后排行星轮和行星架。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控制两个离合器的工作状态即可完成模式切换,易实现控制;本发明在低速功率分流模式下为三个节点的输入式功率分流系统,在高速功率分流模式下为四个节点的复合式功率分流系统,在全车速范围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且可降低对二号电机的装机功率需求,有利于二号电机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442340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723654.7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K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双行星排式液驱混合动力系统,本发明包括有发动机、一号液压泵/马达、二号液压泵/马达、双行星排、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锁止器、第二锁止器、高压蓄能器、低压蓄能器以及液控单向阀,本发明选用峰值转矩、峰值转速较小的二号液压泵/马达,降低了系统对液压泵/马达的要求;本发明通过设置于一号液压泵/马达转轴的第二锁止器将一号液压泵/马达锁止,避免了一号液压泵/马达的低效工作,提高了系统效率。本发明取消了液力变矩器,通过液压泵/马达实现液压无级变速,提高了传动系统效率;本发明可以避免发动机曲轴倒转;采用液压蓄能器作为储能元件,相比于蓄电池提供更大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整车动力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0121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45326.7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机的功率分流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是由发动机、一号液压泵/马达、二号液压泵/马达、液压工作系统、行星排、传动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一锁止器、第二锁止器、高压蓄能器、低压蓄能器以及液控单向阀组成。本发明采用了结构紧凑的行星轮系作为动力耦合元件,实现了装载机的功率分流式传动;本发明的传动系统采用了复合行星轮系换向机构,并且只有两个锁止器,易于实现自动控制,集成化程度高;本发明取消了液力变矩器,提高了传动系统效率,降低了装载机油耗;本发明可以实现液压无级变速,使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降低油耗。
-
公开(公告)号:CN204506521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20191957.9
申请日:2015-04-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K6/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模复合功率分流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是由发动机、输入轴、行星齿轮系、一号电机、二号电机、逆变器、动力电池、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输出齿轮组成。所述行星齿轮系包括前排太阳轮、前排行星轮、前排齿圈、后排齿圈、后排行星轮和行星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控制两个离合器的工作状态即可完成模式切换,易实现控制;本实用新型在低速功率分流模式下为三个节点的输入式功率分流系统,在高速功率分流模式下为四个节点的复合式功率分流系统,在全车速范围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且可降低对二号电机的装机功率需求,有利于二号电机的小型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