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体视觉的焊接执行参数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660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67047.0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0004 G06T2207/10012 G06T2207/301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焊接执行参数在线检测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准确预判焊接程序是否可达到理想焊接效果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基于立体视觉的焊接路径检测系统;2、进行摄像机标定;3、利用摄像机获取焊点图像;4、预处理焊点图像;5、获取焊点空间坐标;6、将焊点空间坐标拟合成图像并分析图像;本发明准确获得焊接轨迹、焊接方向、各方向焊接进量和焊接速度参数,获取以上参数不受焊接人员经验水平主观因素限制,提高了准确率;在结构上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提高了焊接执行参数的检测效率;本发明所获取的实验曲线直观准确,便于分析得出是否可达到理想焊接效果的结论。

    基于PSI方法的多材料车身选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581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03810.0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95 G06F17/5036 G06F2217/42 G06F22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SI方法的多材料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身部件备选材料的确定;车身部件生命周期评价:利用GaBi软件对所述步骤一中确定的每种材料的车身部件在制造、使用以及回收阶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实现量化,量化之后的数据将作为环境评价指标列入选材决策矩阵中;步骤三、基于PSI方法的多材料车身选材:将备选材料的评价指标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的各项指标等列入选材决策矩阵,并利用PSI方法实现决策矩阵的标准化,利用MATLAB编程实现PSI方法具体的运算流程,根据求得的最终偏好指数对各备选材料进行排序,确定选材结果。本发明基于车身轻量化和可持续性绿色设计要求,确定了较为全面的多材料车身选材评价标准。

    基于PSI方法的多材料车身选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581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403810.0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SI方法的多材料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身部件备选材料的确定;车身部件生命周期评价:利用GaBi软件对所述步骤一中确定的每种材料的车身部件在制造、使用以及回收阶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实现量化,量化之后的数据将作为环境评价指标列入选材决策矩阵中;步骤三、基于PSI方法的多材料车身选材:将备选材料的评价指标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的各项指标等列入选材决策矩阵,并利用PSI方法实现决策矩阵的标准化,利用MATLAB编程实现PSI方法具体的运算流程,根据求得的最终偏好指数对各备选材料进行排序,确定选材结果。本发明基于车身轻量化和可持续性绿色设计要求,确定了较为全面的多材料车身选材评价标准。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身漆膜缺陷检测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4000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422636.4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0008 G06T2207/30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车身漆膜缺陷的检测识别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身漆膜缺陷检测识别方法。该检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图像;使用激光发射器垂直照射待测件表面获得图像;步骤二、图像预处理;采集车身漆膜缺陷图像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步骤三、提取车身漆膜缺陷特征参数;选取车身漆膜的几何特征、灰度特征值以及水平方向主要投影特征值作为缺陷特征参数;步骤四、降低特征参数维度;步骤五、通过支持向量机对漆膜缺陷进行判别;本发明通过改善图像质量获取大量缺陷特征参数,实现对较小漆膜缺陷的检测,提高车身漆膜检测的精度,进而改善车身漆膜质量,降低汽车生产成本。

    基于回收再利用的多材料车门选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479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89536.4

    申请日:2015-05-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材料车门选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回收再利用的多材料车门选材方法;克服了现有车身选材不合理、可回收性差的问题;包括步骤1:利用Catia软件建立车门的模型图;步骤2:对车门部件回收再利用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分类;步骤3:对车门部件回收再利用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步骤4:确定量化评价指标;步骤5:建立多材料车门选择优化模型;步骤6:求解多材料车门选择优化模型;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种类、连接类型、材料分离、回收再利用基础和回收再利用利润;量化评价指标是指车门部件回收再利用值、车门部件回收再利用值利润;利用NSGA-Ⅱ方法求解;将得到的优化结果分析比较,获得最佳的车门内外板材料组合方案。

    基于立体视觉的车门点焊机器人路径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633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87628.1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车门点焊机器人路径校正方法,使焊接机器人在焊点位置进行智能化的精确焊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摄像机标定:搭建好基于立体视觉的车门焊接补偿量获取系统后,在实际采集待测车门表面图像之前,首先利用张正友标定方法对两台摄像机进行标定,获取摄像机的内外参数;步骤二、焊接机器人补偿量获取:通过翻边线上的点拟合出冲压板件的实际翻边线,车门实际翻边线与理论翻边线之间的差值即等效于车门实际焊点线与理论焊点线之间的差值;步骤三、模拟焊接机器人补偿量实现:在获取焊接机器人补偿量后,利用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理论,求取焊接机器人步进电机的实际变化量。

    车载多功能折叠桌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73700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354731.0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多功能折叠桌,其使用方便、节省空间、满足在车内办公娱乐等需要。本实用新型由收纳箱、转动机构和桌板组成,桌板通过转动机构与收纳箱转动连接;所述收纳箱包括用于容置桌板的收纳箱箱体,收纳箱箱体前端设有水杯槽,水杯槽内壁设有加热板,收纳箱箱体内部设有弹簧板,弹簧板上方设有支撑柱;桌板包括折叠桌面板、固定桌面板、照明灯、板翼,折叠桌面板通过合页与固定桌面板转动连接,板翼固定在固定桌面板后端,照明灯嵌装在固定桌面板上。

    汽车座椅扶手箱内置折叠写字桌

    公开(公告)号:CN205468688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310598.9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扶手箱内置折叠写字桌,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汽车内办公娱乐不方便,汽车中配置小桌操作麻烦、过多占用汽车内空间且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扶手箱、旋转机构和桌板组成;扶手箱包括扶手箱体和铰轴,扶手箱体上方设有开口,扶手箱体侧面设有定位槽,铰轴固定在扶手箱体内腔中,旋转机构一端与铰轴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桌板铰接,使桌板可容置于扶手箱体内腔中或从开口拉出并放置在扶手箱体侧上方。不使用时,可将桌板放置在扶手箱体的空腔内,使用时,桌板可轻易从扶手箱上方开口拉出并供乘客使用,使用完成后桌板可按原路线返回。

    汽车车身外覆盖件自动视觉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535661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266080.5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车身外覆盖件自动视觉检测装置,旨在解决汽车外覆盖件表面偏差质量检测工业生产中传统人工检测速度慢、精度低、检测范围窄的问题;由基座、动力轨道装置、图像采集系统、激光发射器总成组成,基座包括基架、定位装置和图像采集系统支架,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基架稳定杆、门形框架,图像采集系统支架垂直固定在矩形框架另一端,定位装置安装在矩形框架上,动力轨道装置垂直安装于基座上,其上下端分别与基架稳定杆和图像采集系统支架固定连接,图像采集系统包含两个相同的图像采集装置,两个图像采集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图像采集系统支架的两根立柱上,激光发射器总成安装在动力轨道装置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