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行星排水陆两栖减速器和水路两栖车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474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67195.3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行星排水陆两栖减速器,包括:动力输入轴;第一太阳轮,其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同轴固定连接;多个第一行星轮,其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啮合传动;第一齿圈,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同心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传动;第一行星架,其周向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的轮轴可旋转连接,且远离所述动力输入轴一侧中心垂直延伸有旋转柱;离合器,其与所述旋转柱同轴固定连接,且外侧周向设置有啮合齿;啮合套,其与所述离合器啮合并同步转动,且能够沿所述离合器轴心运动;陆路输出端和水路输出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路两栖车,其采用上述的双行星排水陆两栖减速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路两栖车的控制方法。

    一种基于串联式双路液压功率流耦合的车辆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268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55764.3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串联式双路液压功率流耦合的车辆驱动系统,包括:电池组,其设置在车辆后部;可逆式电机,其连接电池组;恒压变量泵,其由可逆式电机驱动;第一变量液压马达,其进油口与恒压变量泵出油口连通,出油口与恒压变量泵进油口连通;第二变量液压马达,其与第一变量液压马达并联;其中,在第二变量液压马达与恒压变量泵之间设置有液压蓄能器;机械传动模块,其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变量液压马达及第二变量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端连接两个前轮;电池管理系统,其连接电池组及可逆式电机;控制器,其电联恒压变量泵、第一变量液压马达、第二变量液压马达及电池管理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串联式双路液压功率流耦合的车辆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一种纯电动水陆两栖车用分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2834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649256.8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水陆两栖车用分动装置,包括:输入轴,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其通过第一空心轴空套在输入轴上;第二齿轮,其通过第二空心轴空套在输入轴上;第三齿轮,其通过第三空心轴空套在输入轴上;陆地输出轴,其与第三空心轴同轴固定连接;第四齿轮,其固定安装在中间轴上,并且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五齿轮,其通过第四空心轴空套在中间轴上;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一锥形齿轮,其通过第五空心轴套设在中间轴上;第五空心轴与第四空心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二锥形齿轮,其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传动;水路输出轴,其与第二锥形齿轮固定连接;第六齿轮,其固定安装在中间轴上,并且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

    一种双离合水陆两用减速箱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7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484992.2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离合水陆两用减速箱,包括:箱体,以及输入轴,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且一端连接车辆的动力源;所述输入轴一端同轴固定第一齿轮;中间轴,其与所述输入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中间轴一侧同轴固定第二齿轮,另一侧同轴套设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车轮输出轴,其一端同轴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并且外部同轴固定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陆地离合器,其同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靠近所述第三齿轮;水路离合器,其同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第五齿轮,其同轴套设在中间轴上;水路输出轴,其垂直于所述中间轴设置,一端同轴固定第六齿轮,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

    一种双行星排水陆两栖减速器和水路两栖车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474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910467195.3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行星排水陆两栖减速器,包括:动力输入轴;第一太阳轮,其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同轴固定连接;多个第一行星轮,其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啮合传动;第一齿圈,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同心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传动;第一行星架,其周向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的轮轴可旋转连接,且远离所述动力输入轴一侧中心垂直延伸有旋转柱;离合器,其与所述旋转柱同轴固定连接,且外侧周向设置有啮合齿;啮合套,其与所述离合器啮合并同步转动,且能够沿所述离合器轴心运动;陆路输出端和水路输出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路两栖车,其采用上述的双行星排水陆两栖减速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路两栖车的控制方法。

    一种基于电机驱动模式下的水陆两用车的双离合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462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910126471.X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机驱动模式下的水陆两用车的双离合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箱体,内部设置输入轴;电机,其设置在所述箱体外部,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轴;主动锥齿轮,其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中部;从动轴,其垂直于所述输入轴设置,所述从动轴的一端设置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主动轴,其一端可拆卸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陆地行星排,其中心套设在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水路行星排,其中心套设在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陆地离合器,其一端连接所述陆地行星排输出端,另一端连接车轮;水路离合器,其一端连接所述水路行星排输出端,另一端连接螺旋桨。将水路和陆地动力传输一体化,动力之间切换更加平稳。

    一种车辆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268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055764.3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串联式双路液压功率流耦合的车辆驱动系统,包括:电池组,其设置在车辆后部;可逆式电机,其连接电池组;恒压变量泵,其由可逆式电机驱动;第一变量液压马达,其进油口与恒压变量泵出油口连通,出油口与恒压变量泵进油口连通;第二变量液压马达,其与第一变量液压马达并联;其中,在第二变量液压马达与恒压变量泵之间设置有液压蓄能器;机械传动模块,其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变量液压马达及第二变量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端连接两个前轮;电池管理系统,其连接电池组及可逆式电机;控制器,其电联恒压变量泵、第一变量液压马达、第二变量液压马达及电池管理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串联式双路液压功率流耦合的车辆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一种纯电动水陆两栖车用分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2834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49256.8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水陆两栖车用分动装置,包括:输入轴,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其通过第一空心轴空套在输入轴上;第二齿轮,其通过第二空心轴空套在输入轴上;第三齿轮,其通过第三空心轴空套在输入轴上;陆地输出轴,其与第三空心轴同轴固定连接;第四齿轮,其固定安装在中间轴上,并且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五齿轮,其通过第四空心轴空套在中间轴上;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一锥形齿轮,其通过第五空心轴套设在中间轴上;第五空心轴与第四空心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二锥形齿轮,其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传动;水路输出轴,其与第二锥形齿轮固定连接;第六齿轮,其固定安装在中间轴上,并且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

    一种双离合水陆两用减速箱

    公开(公告)号:CN1101076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84992.2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离合水陆两用减速箱,包括:箱体,以及输入轴,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且一端连接车辆的动力源;所述输入轴一端同轴固定第一齿轮;中间轴,其与所述输入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中间轴一侧同轴固定第二齿轮,另一侧同轴套设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车轮输出轴,其一端同轴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并且外部同轴固定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陆地离合器,其同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靠近所述第三齿轮;水路离合器,其同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第五齿轮,其同轴套设在中间轴上;水路输出轴,其垂直于所述中间轴设置,一端同轴固定第六齿轮,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