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1926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136902.9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凝胶太阳能蒸发器净水效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底座,底座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上端设有储水盒,底座上端设有透明壳体,透明壳体顶端密封有透明顶盖,透明壳体内部位于底座上端设有带导流坡的安装座,安装座上端设有反应筒,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反应筒内部,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透明壳体内壁,电推杆的固定端通过连接件与透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调节架末端与电推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调节架首端延伸至反应筒内部,调节架首端设有爪具,水凝胶太阳能蒸发器放置在爪具上,该装置用于确定不同材料水凝胶太阳能蒸发器在不同的水接触环境下的最优反应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37910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098243.X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氰基苯乙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合物检测探针及荧光检测方法,属于聚合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氰基苯乙烯衍生物为典型的D‑π‑A结构,在二氰基苯乙烯单侧或两侧通过双键连接引入甲氧基或三苯胺等强电子给体的同时,增加了共轭链的长度,有利于获得具有大双光子吸收截面积,是优质的双光子成像探针。本发明提供的氰基苯乙烯衍生物在不同聚合物相中的分散性不同,使得在不同聚合物中掺杂的荧光分子具有不同的荧光强度,能够利用荧光方法进行高对比度成像和直接区分聚合物共混物中的相分离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50070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00515.X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节小型岩样切割磨片一体装置,包括钢底板,钢底板顶端设置有安装部、切割打磨部、防护罩,安装部和切割打磨部均位于防护罩内,安装部与钢底板转动连接,切割打磨部与钢底板固接,防护罩通过伸缩支座与钢底板固接;安装部包括与钢底板转动连接的钢柱,钢柱顶端固接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岩样的夹持件,工作台和夹持件均位于防护罩内,钢底板顶端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与钢柱可拆卸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具有切割和打磨的功能,在进行岩样切割或者打磨时,可以有效的避免产生的粉尘或者碎屑危害人体健康,且提高岩样的切割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80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902305.4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D491/107 , C09K11/06 , C08L33/12 , C08K5/3415 , C08J5/18 , D01F6/54 , D01F1/10 , D04H1/43 , D04H1/728
Abstract: 一种光可逆刺激响应荧光材料及其在应用,属于光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分子结构为以四苯基乙烯、三苯胺和螺吡喃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的一类不对称光致变色材料。在固体状态下经过365nm的紫外灯照射前后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或)荧光发射光谱的双重颜色变化。在经过可见光长时间照射之后,发生变化的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或)荧光发射光谱会可逆复原为初始的颜色及状态,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稳定性和可逆性。该材料可以单独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涂抹使用,可以掺杂进聚合物中通过静电纺丝和铺膜等方式做成复合材料,作为光可逆材料应用在防伪、颜色可逆聚合物薄膜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084873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416587.3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大斯托克斯(stoke)位移的高效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在生物成像和荧光标记等领域的应用,属于有机荧光染料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分子结构以富马酸腈为基本受体结构单元,通过双键在一侧或两侧共轭连接具有推电子能力的给体单元,其结构式如下所示,是通过Heck反应合成的一类新型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其中R代表给体基团。研究发现这种染料在紫外光激发下会发出很亮的近红外荧光,且该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光漂白性和高固态量子效率。同时这些材料也有很大斯托克斯位移,因此其作为近红外荧光材料,可应用于生物成像和荧光标记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08487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16587.3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B23/14 , C09B23/141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29 , G01N21/6486
Abstract: 一种具有大斯托克斯(stoke)位移的高效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在生物成像和荧光标记等领域的应用,属于有机荧光染料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分子结构以富马酸腈为基本受体结构单元,通过双键在一侧或两侧共轭连接具有推电子能力的给体单元,其结构式如下所示,是通过Heck反应合成的一类新型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其中R代表给体基团。研究发现这种染料在紫外光激发下会发出很亮的近红外荧光,且该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光漂白性和高固态量子效率。同时这些材料也有很大斯托克斯位移,因此其作为近红外荧光材料,可应用于生物成像和荧光标记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62380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79284.4
申请日:2010-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D405/04 , C07D409/14 , C07D417/14 , C07D405/14 , H01L5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5-(2,6-二甲基-4H-吡喃-4-亚基)-1,3-二乙基-2-硫酮基-二氢嘧啶-4,6(1H,5H)-二酮为受体的给受体型有机共轭分子及该有机共轭分子在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给体单元与5-(2,6-二甲基-4H-吡喃-4-亚基)-1,3-二乙基-2-硫酮基-二氢嘧啶-4,6(1H,5H)-二酮偶联,从而实现低HOMO能级(高开路电压和高稳定性)、窄带隙、宽吸收的给受体型有机共轭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并将此类有机共轭分子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可以获得较高开路电压和光电转换效率的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665563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067596.6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2-吡喃-4-亚基丙二氰为受体的给受体共轭聚合物及该共轭聚合物在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给体单元与2-吡喃-4-亚基丙二氰(受体)共聚,同时在共聚的给受体单元之间引入高共平面性的受体基团(如苯并噻二唑)对带隙及迁移率进一步调节,从而实现低HOMO能级(高开路电压和高稳定性)、窄带隙、宽吸收、高迁移率的给受体共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并将此类共轭聚合物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可以获得较高开路电压和光电转换效率的器件,并且器件制备工艺简单,容易重复,有利于器件工业化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279888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810050722.2
申请日:2008-05-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C15/60 , C07C1/34 , C07C43/215 , C07C211/54 , C07C205/06 , C07C255/51 , C07C69/78 , C07D209/86 , C07D279/22 , C07D333/18 , C09K11/06 , H01L51/5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9,10-二乙烯蒽衍生物及其在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方面的应用。9,10-二乙烯蒽衍生物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R代表苯基、取代苯基、9-正烷基(C2-C12)咔唑、10-正烷基(C2-C12)酚噻嗪、三苯胺、噻吩、齐聚噻吩(2T、3T)、齐聚咔唑(2C、3C)、齐聚酚噻嗪(2P、3P)或一至三代树枝状三苯胺。本发明所述的9,10-二乙烯蒽衍生物具有较多的取代基团,同时9,10-二乙烯蒽衍生物具有高的固态荧光量子效率,是一种很好的发光材料。该系列化合物适用于制备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尤其可用于电致发光器件的活性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68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3831.3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9/00 , A61K41/00 , A61K47/32 , A61P31/04 , A61P17/00 , A61M37/00 , B29C33/38 , B29C33/40 , B29C3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光敏剂的可溶性抗菌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微针由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可溶性聚合物针尖组成,针尖内载有光敏剂,且衬底与针尖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光敏剂为5,5‑二氟‑2,8‑二碘‑1,3,7,9‑四甲基‑10‑苯基‑5H‑二吡咯并[1,2‑C:2',1'‑F][1,3,2]二氮杂硼烷‑4‑鎓‑5‑脲;所述可溶性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本发明通过使用绿光激发的光敏剂I‑BDP,由于绿光的穿透深度较浅,相对较少影响周围正常组织,因此在治疗表层皮肤感染时,具有较好的组织保护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