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788296.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马志超 , 熊俊名 , 沈郭祥 , 武子沂 , 佟帅 , 郭子馨 , 张微 , 解鸿偲 , 孙嘉政 , 赵文洋 , 杨在正 , 李超凡 , 李沂澄 , 寇博艺 , 李傢楷 , 刘一帆 , 赵宏伟 , 任露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点阵式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系统,涉及材料微观力学测试技术领域。包括三维电动定位模块,三维电动定位模块包括XY平移台和Z轴升降台;点阵式冲击压入模块,点阵式冲击压入模块包括设于Z轴升降台上的三自由度压电平台,三自由度压电平台的一个表面设有压电陶瓷促动器,压电陶瓷促动器一端连接有压头;夹具,夹具夹持有待测试件,待测试件正对压头;成像模块,成像模块包括显微镜头,显微镜头用于观察拍摄待测试件。本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原位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同时其能够实现快速点阵式压入,且压入的精度较高;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直驱式结构驱动压头,冲击响应时间更短,速度更快,能够实现更高应变条件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9612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1802.3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仪运行监测系统,适用于精密仪器维护领域。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微纳米压入测试中的多物理场耦合建模,能够实时高精度监测仪器状态、预测故障并进行动态优化。系统集成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微小力、极高温度和纳米尺度位移等数据,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并映射仪器运行状态。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能准确预测潜在故障并提供维护建议,确保仪器在材料服役工况下的精度保持性和测试稳定性。交互中心提供可视化界面,支持实时监测、动态调整及预警功能,显著提升仪器的智能维护水平。本发明适用于材料科学、微纳米力学测试等领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精密仪器智能管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8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866866.4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马志超 , 郭子馨 , 沈郭祥 , 孙嘉政 , 张微 , 解鸿偲 , 佟帅 , 熊俊名 , 赵文洋 , 李沂澄 , 寇博艺 , 杨在正 , 李超凡 , 李傢楷 , 赵宏伟 , 任露泉
IPC: G01N3/18
Abstract: 一种基于循环制冷的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用于低温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的压杆和载物台,以及对压杆和载物台和进行制冷降温的制冷装置,其中,制冷装置采用内嵌流道的方式分别对压杆和载物台进行制冷,压杆和载物台之间设置有相连的导冷线,以及与导冷线接触的制冷平衡器,由导冷线和制冷平衡器共同将压杆和载物台的温度稳定在共同的温度点上;本发明在进行低温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时,能够快速平衡样品和测试头之间因为制冷程度差异而存在的温差,消除了温度漂移对测试精度的影响,保证了低温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3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82839.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马志超 , 佟帅 , 沈郭祥 , 张微 , 解鸿偲 , 熊俊名 , 郭子馨 , 李沂澄 , 孙嘉政 , 赵文洋 , 寇博艺 , 杨在正 , 李傢楷 , 李超凡 , 赵宏伟 , 任露泉 , 闫楚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仪的对偶式协同感应温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本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分别内置于压杆、载物台内的第一、第二腔体,两个腔体中均放置相变蓄热材料,相变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为试样测试的目标温度;分别对压杆、载物台进行非接触式加热的第一、第二电磁感应加热器;用于分别检测试样和压头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器。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将电磁感应加热与相变蓄热组合起来,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对相变蓄热材料进行加热,使其通过相变蓄积热量,然后在测试过程中,通过相变放热来为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仪的压头、载物台提供热量,具有不干扰精密仪器测试和温度稳定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2447.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原位检测的电磁强化方法,属于材料处理技术领域,涉及原位检测技术。本发明将电磁强化技术与原位检测技术相融合,通过高能量的脉冲电磁场促进金属材料金相组织转变、内部位错运动以及原子扩散,实现对金属材料内部微观裂纹的修复和残余应力的调控,并同步获取强化后试件服役过程中的微观组织结构演化与缺陷形成过程,并以此作为反馈信息优化电磁强化参数,为进一步定向提升金属抗拉强度、断裂韧性和疲劳强度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9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766113.6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磁轨道发射装置动态声发射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电磁轨道发射技术领域,包括电枢、导轨、支撑座,其中,支撑座包括正对竖直设置的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能够通过螺栓调整间距,导轨竖直设置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导轨中夹设有电枢,沿导轨设置有多组静态声发射传感器,电枢上设置有动态声发射传感器,导轨外部设置有拍摄导轨和电枢所在区域的光学成像模块和红外成像模块;本发明能够采集载流摩擦过程中的声学信号,进一步获得枢轨界面摩擦磨损的声学响应特征,并对枢轨接触界面微区进行“表面形貌‑温度分布‑频率匹配”多模态同步表征,能够全方位地揭示枢轨界面在变磁场强度条件下的载流摩擦损伤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8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04490.2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1N3/22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原位压痕位移和载荷响应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原位压痕仪测试不同合金获取了不同压深的位移云图和载荷,基于静力学仿真获取了仿真数据,接着基于扩散模型对试验和仿真数据的位移云图数据增广,然后建立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从应变云图,压深和载荷到力学性能的映射,模型先后在仿真数据增广数据集,仿真数据集和试验数据增加广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然后在实验数据集上进行微调,训练好多组不同的模型,组成集成学习模型,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回归精度,最后使用DQN强化学习算法对各个模型的权重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该策略可降低了建立模型所需的实验数据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66113.6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磁轨道发射装置动态声发射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电磁轨道发射技术领域,包括电枢、导轨、支撑座,其中,支撑座包括正对竖直设置的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能够通过螺栓调整间距,导轨竖直设置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导轨中夹设有电枢,沿导轨设置有多组静态声发射传感器,电枢上设置有动态声发射传感器,导轨外部设置有拍摄导轨和电枢所在区域的光学成像模块和红外成像模块;本发明能够采集载流摩擦过程中的声学信号,进一步获得枢轨界面摩擦磨损的声学响应特征,并对枢轨接触界面微区进行“表面形貌‑温度分布‑频率匹配”多模态同步表征,能够全方位地揭示枢轨界面在变磁场强度条件下的载流摩擦损伤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79109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24213.1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3/203 , G01N23/207 , G01N23/20008 , G01N23/2251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揭示多相高熵合金的微纳米尺度界面机制的方法,属于力学测试领域。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在双相高熵合金Fe24Co25Ni24Cr23Al4(at.%)的FCC,BCC内部和FCC/BCC的界面处切割微柱,在配备纳米压痕设备的扫描电镜中进行微柱压缩试验。结合微柱压缩后的应力应变响应,可同步获取多相高熵合金中单个相内的力学性能,通过力‑形变(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此外还可获得材料塑性形变机制和强化机制的实时观测信息。为多相高熵合金的界面效应评价提供新颖的评估与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0439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87520.8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力热电耦合多功能原位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材料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伺服电机、底板、位移检测组件、套筒、应变式力传感器、夹具,其中,底板上可移动设置有套筒,套筒为不相接触的两部分组成,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套筒的两部分能够相向或远离移动,套筒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夹持试件的夹具,夹具由两部分组成,以一一对应的形式分别设置在套筒的的两部分上,夹具上分别设置加热片槽用于容纳陶瓷加热之间设置有陶瓷加热片;本发明中热加载组件采用高温陶瓷加热片发热构建温度场,能够对试件进行均匀加热,实现了在力‑热‑电耦合条件下对试件微观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过程的实时原位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