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85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523886.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IPC: B32B9/04 , B32B15/00 , B32B3/08 , B32B3/06 , B32B7/12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37/12 , B32B3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素改性碳纤维金属层合板及制备方法,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金属层合板和第二金属层合板,第一金属层合板和第二金属层合板为5层结构;第一金属层合板和第二金属层合板由面板a、夹芯板a面板b、夹芯板b和面板c构成,面板a、面板b和面板c为镁合金板,夹芯板a和夹芯板b为碳纤维板,且面板与夹芯板通过树脂胶粘合组成一个完整结构;夹芯板a和夹芯板b由环氧树脂和碳纤维布热压而成;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制备、S2材料整备、S3板材增铺和S4板材合成;本方法通过天然箬叶提取的纤维素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各层间的性能以一定方式过渡,优化了能量传递在刚度、强度及整体性能方面有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64761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04828.1
申请日:2018-04-28
IPC: G06K9/00 , G06N3/04 , A61B5/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电图心拍分类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S1:对异常心电数据库中的心电图信号进行预处理;步骤S2:从异常心电数据库中选取经过预处理后的心电图信号,然后从选取的经过预处理后的心电图信号中抽取心拍,得到心拍样本集;步骤S3:从心拍样本集中随机选取一部分心拍作为训练样本集,剩余部分的心拍作为测试样本集;步骤S4:将训练样本集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实现心电图信号特征的提取,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空间金字塔池化层;步骤S5:将提取得到的特征信息以及测试样本集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并采用分类器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分类。本发明可以提高心拍分类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99393.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15/00 , B32B15/20 , B32B27/04 , B32B7/12 , B32B37/12 , B32B37/10 , C22C23/00 , C22C21/00 , B22D19/00 , B22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纤维复材夹芯复合板及制备方法,复合板包括上、下层面板和中间芯层板,所述的上、下层面板为纤维增强树脂复材板,中间芯层板为梯度孔结构的泡沫金属板,上、下层面板与中间芯层板通过树脂胶膜粘结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复材板由数层浸渍有树脂的仿生纤维布叠层热压制成,所述的仿生纤维布是基于鸮类羽毛中的夹角编织。本发明从自然界鸮类羽毛的分支复合结构的轻质高强性能获得启发,上、下层采用仿鸮类羽毛编织的纤维增强树脂复材板,可以在材料使用时防止应力过度集中,夹芯层为梯度孔结构的泡沫金属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夹芯复合板的重量,在保证使用质量和性能要求的同时减少了材料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03405.1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F17/00 , C08F10/00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茂锆型烯烃聚合催化剂的连续流动合成方法,属于金属有机和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从市售的3‑溴噻吩出发,在LDA的作用下与碘甲烷反应获得2‑甲基‑3‑溴噻吩。随后进行五步的连续流动合成,涉及酰氯与路易斯酸的傅‑克酰基化反应,固体酸催化剂的纳扎罗夫环化反应,铃木偶联反应,羰基的还原及羟基的消除获得2,5‑二甲基‑3‑苯基‑6‑环戊烯[1,2‑b]噻吩;最后经过硅基化以及锆盐配位反应获得所需要的茂金属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合成工艺条件相对温和,原料成本较低,涉及连续流动技术的反应高效迅速,有助于实现催化剂的工业化生产,为产业提供一个新兴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10895.2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6 , G01N33/00 , G01N15/06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2 , G06F113/08 , G06F119/10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颗粒捕集器碳载量估计方法,属于车辆汽油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分别建立压差法估计和再生模型法估计的局部估计器,分别计算每种方法的局部次优估计值和反映估计精度的协方差矩阵,由此计算全局最优估计碳载量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颗粒捕集器碳载量估计方法。本发明基于联邦卡尔曼滤波的颗粒捕集器碳载量估计器的分布式框架结构,基于车速和排气流量融合尺度的自适应融合系数和信息分配系数的计算方法;将多源信息融合理论应用在碳载量估计研究领域的理念。本发明最大程度上利用了传感器信息,解决单一估计方法在使用中精度不足和工况受限的问题,提升了估计系统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592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77962.8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12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维Mo2CTx MXene纳米片敏感材料的硫化氢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二维材料MXene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由表面带有Au叉指电极的聚酰亚胺衬底及制备在叉指电极和衬底上的二维Mo2CTx MXene纳米片敏感材料组成。本发明的敏感材料具有优越的金属导电性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有利于气体的吸附和检测;通过细胞纳米粉碎机长时间超声处理获取该纳米片,而且在Mo2CTx表面会产生一定Mo原子缺陷,缺陷的出现会提供更强的反应活性位点。表面存在Mo原子缺陷的Mo2CTx比没有缺陷的Mo2CTx对H2S气体有更强吸附能力,大幅提高了气体与敏感材料的反应效率,进而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6818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364170.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吉林重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535 , G01N21/78 , G01N1/06 , G01N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免疫组织化学领域,特别涉及早期癌检测试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组合试剂及其在制备消化道早期癌术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组合试剂及所述产品可将癌组织和黏膜肌层或血管内皮细胞在同一张切片显现,色彩对比清晰、直观,所带来的诊断信息量远比传统试剂高,具有明显诊断优势,有助于病理医生更加方便的观察肿瘤微小浸润情况、肿瘤和黏膜肌的关系情况,精确测量肿瘤浸润深度,为病理医生对消化道早期癌术后精准的预测提供重要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60276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72891.9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涡轮增压柴油机气路显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属于涡轮增压柴油机气路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涡轮增压柴油机气路系统的进气歧管压强与排气歧管压强的跟踪控制问题,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面向控制模型,并基于显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一个线性控制器的涡轮增压柴油机气路显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系统辨识数据采集,系统辨识,设待辨识矩阵,设测量矩阵和输入输出数据矩阵,将控制过程分为离线和在线两部分。本发明精度更高且能更好反应系统的瞬态稳态特性。相较于传统MPC,响应速度更快,占用ECU内存更小,大大减少了计算需求,降低了硬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10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1347035.9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4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造影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尸体的血管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造影剂的成分包括:碘海醇、山梨糖醇和水;其中,所述碘海醇在血管造影剂中的含量为20~60mg/mL,所述山梨糖醇在血管造影剂中的含量为700~800mg/mL。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血管造影剂的成分配方,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由于造影剂的组织外渗而产生的组织水肿或图像伪影,在对病理组织学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显影效果,同时该血管造影剂的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445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77237.2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创伤负压治疗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抽气管,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粘贴座,粘贴座的上端开设有将波纹管的内腔和外界连通的连通孔。本发明通过设置负压安装机构,使得在将粘贴座一侧粘附在创伤一侧后,再将壳体一侧与创伤另一侧进行对位,并在选定位置后,通过负压泵对抽气管进行抽负压,使得负压槽内气体优先向外抽出,进而使负压槽与皮肤紧密贴合,并在逐渐抽气的作用下,使两侧创伤逐渐靠拢,从而使创伤贴合,增加愈合效率,并通过负压泵持续吸气,从而保障伤口贴合,避免了传统纯粘贴式愈合操作繁琐,且容易产生报废的情况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