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式浮动活塞减振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5891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022654.4

    申请日:2014-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式浮动活塞减振器,包括导向套及密封、工作缸、活塞杆、活塞、蓄能器、储油室和底阀,活塞上下分别形成上腔和下腔;所述的活塞杆具有空心腔,活塞具有滑动切换通道,对上腔、下腔与空心腔的通路进行切换,具体为压缩行程时下腔与空心腔油液连通,复原行程时上腔与空心腔油液连通;活塞杆的空心腔下端出口密封,上端出口通过活塞杆回油管与储油室油液连通,储油室通过上腔补油单向阀、上腔补油管与上腔油液单向连通;储油室通过底阀上安装的下腔补油单向阀与下腔油液单向连通。由于油液始终单向流动,而且总是流经外部管路,使得散热效果显著提升;本发明可实现减振器的多种结构布置形式,适应于不同应用场合的车辆。

    泵式馈能交联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54165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10377383.4

    申请日:2014-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式馈能交联悬架系统,包括结构相同的四支泵式馈能减振器,其均具有液压发电模块,悬架系统在路面激励下产生油液单向流动,进而驱动液压发电模块进行发电;本发明还可以通过改变交联形式,实现不同的油液流动模式,例如“左右交联、前后连通”、“对角交联”或“单轮自连通”;通过增加控制阀块,还可在上述交联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达到不同的车身控制性能。本发明产生的电能可以通过充电管理电路对车载蓄电池进行充电,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此外,通过发电机外接负载控制,可实现悬架半主动控制,同时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泵式减振器及交联馈能主动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7067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441367.2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式减振器及交联馈能主动悬架系统,包括两个活塞设有可向上单向开启活塞阀的泵式减振器,即左泵式减振器和右泵式减振器,左泵式减振器出油口处的单向阀G与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相连,液压马达的出油口通过油管E与右泵式减振器进油口处的单向阀J连接,右泵式减振器出油口处的单向阀I通过油管F与左泵式减振器进油口处的单向阀H连接;蓄能器与油管F连接;液压马达的转轴与发电机的转轴固连,发电机对蓄电池进行蓄电,并且由控制器控制发电机的工作状态。本发明通过巧妙的泵式减振器实现油液单向流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其循环油液流量大,能量回收效率高,且通过左右交联的悬架形式,提高了车辆抗侧倾能力。

    泵式馈能交联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54165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77383.4

    申请日:2014-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式馈能交联悬架系统,包括结构相同的四支泵式馈能减振器,其均具有液压发电模块,悬架系统在路面激励下产生油液单向流动,进而驱动液压发电模块进行发电;本发明还可以通过改变交联形式,实现不同的油液流动模式,例如“左右交联、前后连通”、“对角交联”或“单轮自连通”;通过增加控制阀块,还可在上述交联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达到不同的车身控制性能。本发明产生的电能可以通过充电管理电路对车载蓄电池进行充电,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此外,通过发电机外接负载控制,可实现悬架半主动控制,同时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泵式馈能交联悬架系统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79260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433332.4

    申请日:2014-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式馈能交联悬架系统,包括结构相同的四支泵式馈能减振器,均具有液压发电模块,悬架系统在路面激励下产生油液单向流动,进而驱动液压发电模块进行发电;其中,左前泵式馈能减振器出油口、右前泵式馈能减振器进油口、左后泵式馈能减振器出油口和右后泵式馈能减振器进油口通过油管相连;左前泵式馈能减振器进油口、右前泵式馈能减振器出油口、左后泵式馈能减振器进油口和右后泵式馈能减振器出油口通过油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电能可以通过充电管理电路对车载蓄电池进行充电,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此外,通过发电机外接负载控制,可实现悬架半主动控制,同时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