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冷冻除颤仪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118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1911118777.7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心脏外科冷冻除颤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击治疗方法存在的容易烧伤组织、致残以及导致血栓风险问题。本发明的包括:冷冻气流导管,冷冻气流导管为筒状结构,所述冷冻气流导管一端端部开口作为出流口;和所述冷冻气流导管另一端连接的进流调整结构,所述进流调整结构通过导流管和外部冷冻气供给设备连接,通过进流调整结构调整流入冷冻气流导管中的冷冻气的量;同轴设置在所述冷冻气流导管外的回流体;以及和所述回流体靠近冷冻气流导管的出流口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的冷冻帽,所述冷冻帽内部通过冷冻气流导管的出流口和冷冻气流导管内部连通,所述冷冻帽内的冷冻气通过回流体由靠近冷冻帽一端传输至远离冷冻帽一端。

    一种多自由度操纵的无人潜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1679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1198248.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自由度操纵的无人潜水器属于水下无人潜水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转向半径大、反向推进能力不足以及存在水下监测死角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主壳体;设置在主壳体上的操作机械手;设置在主壳体上的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包括交错设置在主壳体上表面的上照明灯和上半球摄像头以及交错设置在主壳体下表面的下照明灯和下摄像头;以及推进单元,所述推进单元包括多组圆周均布在主壳体侧壁的螺旋推进体;每组所述螺旋推进体包括通过连接体和主壳体连接的螺旋桨推进器以及带动所述螺旋桨推进器绕连接体所在轴线转动的动力及传递单元,所述螺旋桨推进器的轴线和所述连接体的轴线垂直。

    一种直升机及弹射逃生缓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5874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1119861.0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直升机及弹射逃生缓冲装置属于直升机逃生装置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直升机在遇到坠毁时弹射过程复杂、安全系数低以及防护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直升机包括:机体;和所述机体可拆卸连接的驾驶舱;设置在所述机体和驾驶舱的连接处实现机体和驾驶舱连接或脱离的连接保护装置;以及设置在驾驶舱上靠近机体和驾驶舱的连接处一端的分离缓冲装置,通过所述分离缓冲装置的火箭弹射器和降落伞的作用降低驾驶舱降落以及着陆的速度。

    一种可重构空潜两栖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861454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98789.5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重构空潜两栖机器人属于空间两栖航行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实现矢量推进及重构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电控模块,电控模块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外轮廓为方体的电控单元,四个电控单元两排两列排列,相邻两个电控单元可拆卸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控单元作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电控单元靠近四组电控单元中心线的一侧边通过一组机器人关节连接并绕该侧边转动配合;以及四组空潜两栖矢量推进器单元,每组空潜两栖矢量推进器单元分别通过一组机器人关节和一个电控单元转动配合,和同一组的两个电控单元配合的两组空潜两栖矢量推进器单元绕外侧相邻的两个侧边转动;通过四组空潜两栖矢量推进器单元提供空中飞及水下动力。

    一种可矢量推进的水空两栖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81683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98624.8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矢量推进的水空两栖机器人属于水空两栖航行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实现机器人矢量推进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可矢量推进的水空两栖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采用NACA翼型主体;通过推进固定装置对称固定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端两侧的两组水空两栖矢量推进器,通过所述水空两栖矢量推进器提供机器人本体水上和空中的矢量推进力;固定在所述机器人本体前端的摄像装置;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下端面的两个油囊单元,通过油囊单元的体积变化调整水空两栖机器人所受浮力。本发明具有水下及空中两种运动模式,采用矢量推进提高了机器人灵活性,且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维护,降低了技术成本。

    高压无脉动液压泵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2177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1121389.4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高压无脉动液压泵属于高压液压泵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柱塞缸和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多个柱塞缸的柱塞杆往复运动;柱塞缸的数量为2n+m+p个;每个柱塞缸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2n+m+p个柱塞缸的出油管路流量叠加;每个柱塞缸包括压油工作段和吸油工作段,其中压油工作段包括匀加速压油段、匀速压油段和匀减速压油段;2n+m+p个柱塞缸中,每一时刻有n个处于加速压油段,m个处于匀速压油段,n个处于匀减速压油段,p个处于吸油工作段,并且,n个处于加速压油段的柱塞缸和n个处于匀减速压油段的柱塞缸一一对应为n组,每组中,每一时刻的两个柱塞缸的压油流量的和等于一个匀速压油段的柱塞缸的压油流量。

    一种可重构空潜两栖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86145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1198789.5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重构空潜两栖机器人属于空间两栖航行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实现矢量推进及重构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电控模块,电控模块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外轮廓为方体的电控单元,四个电控单元两排两列排列,相邻两个电控单元可拆卸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控单元作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电控单元靠近四组电控单元中心线的一侧边通过一组机器人关节连接并绕该侧边转动配合;以及四组空潜两栖矢量推进器单元,每组空潜两栖矢量推进器单元分别通过一组机器人关节和一个电控单元转动配合,和同一组的两个电控单元配合的两组空潜两栖矢量推进器单元绕外侧相邻的两个侧边转动;通过四组空潜两栖矢量推进器单元提供空中飞及水下动力。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紧急坠毁弹射式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7528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1118072.5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紧急坠毁弹射式保护装置属于无人机保护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坠毁保护装置导致无人机发生坠毁后经济损失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弹射部分以及n组反冲部分;所述弹射部分包括:一端通过固定环座固定在多旋翼无人机上的弹射滑行筒;固定在所述固定环座上的舵机组;设置在所述弹射滑行筒内的弹射器,所述弹射器通过舵机组控制限位在弹射滑行筒内靠近固定环座一端或向另一端弹射;以及安装在所述弹射器上的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通过弹射器带动收回或弹出弹射滑行筒;每组反冲部分包括对称安装在多旋翼无人机的两个旋翼上的两对反冲结构,每对反冲结构包括安装在一个旋翼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牵引腿部,每个牵引腿部设置有反冲器。

    一种仿生血管测试系统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4312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1236259.6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仿生血管测试系统属于仿生液压管路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功能单一、传输稳定性差、输送效率低以及管路柔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仿生血管测试系统包括:仿生管路,所述仿生管路包括以褶皱形式分布的管路内壁和管路外壁;设置在所述仿生管路外的人造肌肉部分,所述人在肌肉部分包括以褶皱形式分布的肌肉内壁和肌肉外壁,所述肌肉内壁通过与管壁材料相同的弹性材料和所述管路外壁柔性连接;设置在所述仿生管路端口处的管路连接部分,实现相邻两个管路之间的连接;以及传动介质测试部分,通过所述传动介质测试部分测量仿生管路内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一种用于AUV回收的动态基站

    公开(公告)号:CN11084402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99091.5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AUV回收的动态基站属于水下机器人回收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对接回收不稳定、操作困难、拖拽阻力大以及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回收基站主体;对称设置在回收基站主体上的两个姿态调整器;固定在回收基站主体上的连接环;一端和连接环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的导向罩,导向罩另一端为开口可调的自由端;一端和连接环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锁紧装置,通过锁紧装置夹持或松开回收进入到动态基站内的水下机器人;和锁紧装置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到位检测器;以及设置在回收基站主体内的主控制器,通过主控制器控制两个姿态调整器转速,主控制器接收到位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锁紧装置夹持或释放水下机器人。

Patent Agency Ranking